- 刘佩;卞莲莲;霍雅倩;陈磊;刘思远;毛群颖;吴星;高帆;梁争论;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C4亚型)的交叉中和特性。方法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我国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C4亚型)免疫血清(46份)对B0~B4、C1、C2、C4和C5亚型的中和效价,计算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及其增长倍数(fold increase in geometric mean titer,GMFI),并评价B0~B4、C1、C2、C5亚型与C4亚型检测结果的相关性(R~2)。结果 46份免疫血清的各亚型EV71中和抗体阳转率均为100%,GMTs范围为288.9~871.3,GMFIs为72.2~217.8。B0~B4、C1、C2和C5亚型与C4亚型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2分别为0.652 8、0.618 4、0.639 1、0.719 5、0.689 1、0.669 3、0.726 4和0.697 4。结论我国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C4亚型)对B0~B4、C1、C2和C5亚型EV71具有良好的交叉中和活性。
2021年06期 v.34 633-636+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3 ] - 陈宗香;张勇侠;高雅丽;康庄;罗心梅;丛聪;李立;刘兰军;
目的建立麻疹疫苗株Schwarz(MV_(SW))反向遗传系统。方法将MV_(SW)全长cDNA分为F1~F7共7个片段,在F1片段的5′端插入T7启动子及锤头核酸酶序列(hammerhead ribozyme,HamRz),F7片段的3′端插入T7终止子及丁型肝炎病毒核酶序列(hepatitis D virus ribozyme,HdvRz),分别将F1~F7片段克隆至pT7-MCS2载体上,7个重组质粒经酶切按顺序拼接MV_(SW)全长cDNA,获得全长质粒pT7MV_(SW)。同时构建表达MV_(SW)核蛋白(N)、磷蛋白(P)、大蛋白(L)的3个辅助质粒。将全长质粒与3个辅助质粒及表达T7RNA聚合酶的质粒(pT7-T7RNAP及pCDIBP-T7RNAP)共同电转染Vero细胞,拯救获得病毒rMV_(SW)。收获的rMV_(SW)在Vero及CEC细胞中进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检测病毒滴度并进行病毒测序,同时免疫小鼠检测抗r MV_(SW)中和抗体。结果经酶切鉴定,全长质粒及辅助质粒均构建正确。拯救病毒rMV_(SW)在Vero及CEC细胞培养的病变典型特征类似;P2代病毒rMV_(SW)扩增片段与疫苗株MV_(SW)理论序列一致;rMV_(SW)经Vero细胞连续培养P2~P10代病毒滴度稳定在5.5~6.5 lgCCID_(50)/mL之间;rMV_(SW)及疫苗株MVS191诱导的抗rMV_(SW)抗体滴度接近。结论成功建立了麻疹疫苗株MV_(SW)的反向遗传系统,获得的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及免疫原性的拯救病毒rMV_(SW)有作为疫苗生产用毒种的潜力。
2021年06期 v.34 637-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37 ] - 赵恒;李娅娴;史磊;王云飞;丁开云;赵勇;范胜涛;易力;
目的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IPV)在生产过程中的灭活效果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分别制备Sabin株Ⅰ、Ⅱ及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连续5批纯化液,加入终浓度为92.5μg/mL的甲醛,37℃灭活12 d。收集灭活前(0 d)及灭活1~6、9和12 d样品,采用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通过细胞病变法检测0~6 d样品的病毒滴度,ELISA法检测不同灭活时间样品的D抗原含量,并验证9及12 d样品的灭活效果。结果 Sabin株Ⅰ、Ⅱ及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均在灭活第3天下降至0.00 lgCCID_(50)/mL,3种型别病毒同日的灭活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灭活动力学曲线显示,0~3 d样品的病毒滴度呈直线下降,病毒灭活效果与灭活时间密切相关(Ⅰ、Ⅱ及Ⅲ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5、-0.976及-0.996,R~2分别为0.991、0.952及0.992)。Ⅰ、Ⅱ及Ⅲ型病毒12 d样品D抗原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85%和83%,抗原有一定的损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灭活9及12 d样品灭活验证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目前的灭活工艺条件下,均可稳定地被灭活,且能收获含量较高的D抗原,保证了sIPV疫苗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2021年06期 v.34 64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7 ] - 段鹏;石玮;周欣;许文婷;柳伟君;杨月莲;王石磊;
目的评价甲型H7N9流感病毒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稳定性。方法将甲型H7N9流感病毒全病毒灭活疫苗分别置(37±2)℃保存0、7、14、21、28、35 d,(25±2)℃保存0、1、2、3、4个月,2~8℃保存0、3、6、9、12、15、18、21、24个月,于各时间点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样品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含量,并进行鉴别试验、外观、装量、pH、铝含量、无菌、异常毒性及细菌内毒素含量检测。结果甲型H7N9流感病毒全病毒灭活疫苗于(37±2)℃存放35 d后,HA含量下降幅度为10%~19%,(25±2)℃存放4个月后,HA含量下降幅度为2%~10%,2~8℃存放24个月后,HA含量下降幅度为5%~15%,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结论甲型H7N9流感病毒全病毒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021年06期 v.34 647-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6 ] - 刘建东;张静飞;徐颖之;刘建凯;郑海发;
目的筛选中国流行B群流脑菌株不同变异群的H因子结合蛋白(factor H binding protein,fHbp)的保护性抗原。方法根据中国流行病学数据选择6条中国流行B群流脑菌株不同变异群的fHbp抗原基因序列,优化合成后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E. 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表达fHbp蛋白,经镍柱亲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诱导产生的结合抗体和杀菌抗体反应。结果成功构建6个fHbp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纯化后的fHbp蛋白纯度均超过85%。6个抗原均可诱导产生平均抗体滴度超过1∶40 000的结合抗体免疫反应,其中fHbp V2.18、fHbp V3.31和fHbp V3.94抗原可诱导针对fHbp V3.94菌株的杀菌抗体反应,fHbp V2.16和fHbp V2.18抗原可诱导产生针对fHbp V2.16菌株的杀菌抗体反应;确证试验显示,fHbp V2.18和fHbp V3.94抗原均可诱导产生针对fHbp V2.16和f Hbp V3.94菌株的杀菌抗体反应,肌肉免疫诱导产生的杀菌抗体反应高于腹腔免疫,其中fHbp V2.18抗原肌肉免疫诱导的针对f Hbp V2.16和fHbp V3.94菌株的平均杀菌抗体滴度分别为1∶134.4和1∶56,fHbp V3.94抗原肌肉免疫诱导的针对f Hbp V2.16和fHbp V3.94菌株的平均杀菌抗体滴度分别为1∶200和1∶1 280。结论通过抗原筛选获得了可诱导杀菌抗体的中国流行B群流脑菌株的fHbp V2和V3抗原各2个,可用于后续B群流脑疫苗的研究。
2021年06期 v.34 652-656+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57 ]
- 邓颖珊;杜晶春;徐霞;谢闺娥;林雪霏;赖斯华;
目的观察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简称为Poly(I∶C)]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活化后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MSCs)对人肺癌H4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抽脂手术遗弃脂肪组织标本制备hADMSCs,并鉴定其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细胞增殖能力和体外分化能力;比较Poly(I∶C)、LPS预活化后的hADMSCs细胞表面标志和体外分化能力;ELISA法测定Poly(I∶C)、LPS预活化后的hADMSCs培养基上清中IFNβ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Poly(I∶C)预活化后的hADMSCs TRAIL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Poly(I∶C)预活化hADMSCs后,与不同比例的H460共培养,分析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光学显微镜下hADMSCs呈纤维样、鱼群样排列;hADMSCs细胞表面标志CD44、CD73、CD90、CD105、HLA-ABC的阳性率均大于95%,造血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34、CD45的阴性率均大于98%;Poly(I∶C)和LPS刺激的hADMSCs其细胞表面标志未受影响。Poly(I∶C)和LPS能促进hADMSCs的成骨分化,对成脂分化能力无明显作用。经Poly(I∶C)诱导的hADMSCs分泌的IFNβ浓度明显高于未经诱导的对照组(P <0.05),低浓度的LPS诱导hADMSCs IFNβ表达量不高。Poly(I∶C)预处理促进了hADMSCs表达TRAIL。体外5和25μg/m L的Poly(I∶C)预活化后的hADMSCs对H460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性,对H460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hADMSCs∶H460比例为1∶2时,对H460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佳。结论成功分离、培养出hADMSCs,其在体外低浓度的Poly(I∶C)诱导下能表达TRAIL,并对H460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2021年06期 v.34 657-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2 ] - 王珊珊;石继春;杜宗利;石刚;龙新星;叶强;徐颖华;
目的对我国右旋糖酐生产用菌种肠膜状明串珠菌CMCC(B)34991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将CMCC(B)34991菌种培养后,依次进行形态观察、生化鉴定、质谱分析及16S rRNA序列测定,同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CMCC(B)34991菌种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CMCC(B)34991菌种与4种肠膜状明串珠菌亚种代表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均大于99.5%。CMCC(B)34991菌种染色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 857 684 bp,平均GC含量为38.2%,共含有2 089个基因,编码基因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88.4%,其中具有直系同源簇(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COG)功能1 621个,参与KEGG代谢通路1 112个。CMCC(B)34991菌种与4种肠膜状明串珠菌亚种代表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很高,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值大于98.5%,DNA-DNA杂交(DDH)值超过89%,它们之间的共有基因1 186个,而CMCC(B)34991菌种基因组特有基因247个。进化树显示,肠膜状明串珠菌与其他明串珠菌的分子进化历程不同。结论首次获得了我国右旋糖酐生产用菌种肠膜状明串珠菌CMCC(B)34991全基因组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右旋糖酐的生产工艺优化和生产用菌种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2021年06期 v.34 666-670+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5 ] - 杨柳;林永润;牟豪;许国洋;余远迪;沈克飞;付利芝;
目的原核表达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衣壳蛋白VP60抗原区,并检测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采用RT-PCR法从感染RHDV死兔肝脏中扩增RHDV VP60基因,克隆基因并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柔性连接肽(Gly4Ser)3串联VP60蛋白两抗原区域,根据E. coli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合成编码串联蛋白的DNA序列,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E. coli BL21(DE3)。挑选阳性克隆菌培养,用终浓度1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Ni~(2+)-NTA金属螯合蛋白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将纯化蛋白经背部皮下免疫家兔,1.0 mg/只,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分别于免疫前、首次免疫后14、28、42 d经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RHDV抗体水平;末次免疫2周,经家兔腿部肌肉注射RHDV SZ/2013强毒株病毒液,2 mL/只,每天观察家兔症状,攻毒后10 d剖解观察脏器病理变化。结果扩增的VP60基因序列与RHDV山东分离株VP60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达95.86%,将该毒株命名为RHDV Chongqing/2016,明确了两抗原区段为VP60氨基酸序列的N-末端L区和C-末端H区。重组表达质粒经菌落PCR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纯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0 000,与兔抗RHDV多克隆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家兔免疫14 d即产生了抗RHDV特异性抗体,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且较稳定;攻毒后10 d内家兔无死亡,采食正常,无病症出现,保护率达100%;剖检可见家兔肝、肺和肾等脏器均正常,未见出血症状。结论原核表达了RHDV衣壳蛋白VP60抗原区,且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本实验为相应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2021年06期 v.34 671-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46 ] - 杨锐;谢青;江华;毛玉娟;王莉;何亚丽;申进增;伊琳;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miR-122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UVECs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给药)、模型组(1×10~(-5)mol/L AngⅡ)、缬沙坦组(1×10~(-5)mol/L AngⅡ+1×10~(-4)mol/L缬沙坦)及藁本内酯低剂量组(1×10~(-5)mol/L AngⅡ+1×10~(-5)mol/L藁本内酯)、中剂量组(1×10~(-5)mol/L AngⅡ+1×10~(-4)mol/L藁本内酯)、高剂量组(1×10~(-5)mol/L AngⅡ+1×10~(-3)mol/L藁本内酯)。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性,NO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NO水平,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22表达及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Slc7a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1(cation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1,CAT-1)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UVECs中miR-12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1),细胞活性、NO、Slc7a1基因mRNA转录及CAT-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及藁本内酯低、中、高剂量组miR-12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1),细胞活性、NO及CAT-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1);缬沙坦组及藁本内酯中、高剂量组Slc7a1基因mRN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 <0.01)。结论藁本内酯可抑制AngⅡ诱导损伤HUVECs中miR-122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iR-122/CAT-1/NO通路相关。
2021年06期 v.34 678-68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00 ] - 张晓敏;李美宁;王文卓;李丹丹;牛玉虎;牛勃;
目的探讨腺苷激酶(adenosine kinase,ADK)抑制剂5-碘代杀结核菌素(5-iodotubercidin,ITU)对小鼠神经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妊娠7.5 d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ITU组(经腹腔分别注射2、3、4、5、6、7 mg/kg的ITU)和对照组(经腹腔注射含2%DMSO的生理盐水),妊娠11.5 d时,取胚胎,观察其发育情况。取对照组及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NTD)组(最佳剂量ITU)胚胎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神经管发育情况;ELISA法检测NTD组孕鼠血清中腺苷、AMP、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水平;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小鼠胚胎脑组织中m6A含量;EdU及TUNEL法分别检测两组小鼠胚胎脑组织中上皮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6A相关酶蛋白(METTL3、FTO、YTHDF2)、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胚胎生长发育良好,未出现NTD;ITU组随着剂量的增加,NTD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剂量为5 mg/kg时,小鼠NTD的发生率最高(32.2%),确定该剂量为建立NTD模型的最佳ITU剂量。对照组胚胎神经管发育良好,管腔规则,神经管闭合完全;NTD组胚胎神经管管壁厚薄不一,管腔不规则,神经管未完全闭合。NTD组孕鼠血清中腺苷、SAM、SAH的含量于注射后8 h显著增加(P <0.01),AMP含量显著下降(P <0.05)。与对照组比较,NTD组小鼠胚胎脑组织m6A含量降低,METTL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 <0.05),FTO、YTHDF2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 0.05);PC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 <0.05),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 <0.05),表明小鼠胚胎脑组织中上皮细胞增殖减弱,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ITU可诱导小鼠NTD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6A含量降低导致神经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紊乱相关。
2021年06期 v.34 682-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60 ] - 曹兰;沈克飞;王瑞生;张邑帆;高丽娇;张祖芸;曹联飞;
目的扩增云南地区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自然感染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SBV)的多聚蛋白(polyprotei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从云南3份感染SBV的西方蜜蜂幼虫样本中扩增SBV的多聚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拼接、序列比对、基因重组及分子进化分析。结果通过序列拼接得到3条云南西方蜜蜂的SBV(AmSBV-YN)序列,占SBV基因组长度的97%,包含完整的多聚蛋白基因。3条AmSBV-YN序列间的同源性大于99%,与GenBank上已知SBV序列的同源性为91%~93%。AmSBV-YN与韩国西方蜜蜂的SBV(AmSBV-Kor)_KP296800可能在5′端发生重组。多聚蛋白基因构建的进化树显示,AmSBV-YN单独构成云南基因型,在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基因进化树中显示,AmSBV-YN与其他感染中国西方蜜蜂的SBV(AmSBV-Chn)聚集成云南基因型。结论成功扩增出SBV云南毒株的多聚蛋白基AmSBV-YN,SBV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mSBV-YN可能是感染我国西方蜜蜂SBV的代表株。
2021年06期 v.34 68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82 ] - 武悦;许会会;徐一鸣;王楠;王泽宇;杨莲花;鲁中爽;蔡维北;吕忠蕾;李霜;
目的构建非洲猪瘟多基因家族MGF-505-3R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方法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MGF-505-3R基因CDS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将目的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MGF-505-3R。对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1 mmol/L IPTG于37℃诱导表达6 h后,超声破碎菌体,获得的上清液经Ni-NTA亲和层析和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BCA法测定蛋白产量。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菌液PCR、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MGF-505-3R蛋白为不稳定的疏水蛋白,为跨膜蛋白,蛋白二级结构由无规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组成为主要结构,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预测相符。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000,BCA法测定重组蛋白产量可达19.8 mg/L。结论成功构建了MGF-505-3R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了重组蛋白,为我国非洲猪瘟免疫血清学诊断试剂的制备及预防控制奠定了基础。
2021年06期 v.34 694-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6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11 ]
- 卢锦标;都伟欣;苏城;沈小兵;陈保文;蒲江;赵爱华;
目的比较重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ESAT6-CFP10(简称EC)和11kDa蛋白对Mtb感染豚鼠的皮试反应差异。方法将Mtb H37Ra和卡介苗(BCG)分别致敏豚鼠5周后,每只豚鼠皮内分别注射0.25、0.5和1μg重组EC、11kDa蛋白及5 IU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比较24和48 h后的皮试反应大小。结果对Mtb致敏豚鼠,0.25、0.5和1μg剂量的重组EC和11kDa在24和48 h均呈强阳性皮试反应,且剂量-效应关系明显;相同剂量的重组EC和11kDa的皮试反应强度相当。对BCG致敏豚鼠,PPD皮试反应为强阳性,而不同剂量EC和11kDa皮试反应均为阴性。结论豚鼠模型上,重组EC和11kDa结合PPD皮试,可区分Mtb感染和BCG接种,且前两者检测效果相当。
2021年06期 v.34 704-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02 ] - 周思彤;王永胜;田卫花;魏曼;李莎莎;窦娇莹;
目的制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室内阳性质控品,探讨自制质控品的可行性,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收集第三方检测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品,用置有正常人鼻咽试子的病毒保存液制成稀释液,倍比稀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RFlab基因的Ct值,取ORFlab基因Ct值约为31、34的稀释浓度分别作为高值质控品(nCov-H)和低值质控品(nCov-L),大量制备。小量分装后于-80℃冻存,评价质控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结果自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室内阳性质控品均一性良好,不同保存温度下稳定性良好,可在-80℃保持稳定至少6个月,反复冻融3次后仍在控。结论自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室内阳性质控品制备过程简单,均一性及稳定性良好,可作为商品质控的替代品用于临床检测。
2021年06期 v.34 709-71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7 ] - 江征;朱文慧;宋彦丽;刘婷;张雪子;英志芳;王剑锋;李长贵;
目的对第1代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prepared with Sabin strain,sIPV)D抗原含量国际标准品进行国际协作标定。方法 13家协作单位分别采用NIBSC提供的统一检测方法及各单位自建方法,对以野毒株生产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conventional inactivated poliolyelitis vaccine,cIPV)D抗原含量国际标准品12/104及其替代参考物质08/143、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两种sIPV候选标准品17/130、17/160及其他3个sIPV样品进行D抗原含量检测,并分析试验有效性和实验室内、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以sIPV候选标准品为参考标准时,有效试验的比例均较以12/104为参考标准时更高,且实验室内的变异度总体较低,D抗原含量几何平均值(geometric mean,GM)在实验室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两种sIPV候选标准品均适合作为国际标准,但17/160在试验有效性及实验室内、实验室间的一致性略好,选定为第1代sIPV D抗原含量检测的国际标准品。
2021年06期 v.34 712-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64 ]
- 李兴航;曹守春;杨晓明;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全球传播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疫苗在全球范围内获批使用,以阻止疫情蔓延。其中重组载体疫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截至2021年5月25日,已有4款载体疫苗在不同国家获批使用,17款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及40余款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本文就目前全球SARS-CoV-2重组载体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2021年06期 v.34 730-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1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55 ] - 孟子延;马丹婧;高雪;李琦涵;
目前,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仍在全球迅速蔓延,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隐患和经济负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mRNA疫苗是将含有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直接进行翻译,形成相应的抗原蛋白,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预防免疫的作用。mRNA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后的第三代疫苗,具有针对病原体变异反应速度快、生产工艺简单、易规模化扩大等特点。本文就mRNA疫苗的免疫学特性、分子设计、递送系统、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应机制作一综述。
2021年06期 v.34 740-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40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322 ] - 姜凤婷;郑眉;周旭;晏子厚;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分离体外,并在其表面表达一个能特异性识别肿瘤表面抗原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区域,实现精准靶向杀伤癌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细胞免疫疗法,CAR-T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由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缺乏与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CAR-T疗法在治疗实体瘤领域仍面临巨大挑战。近年,在CAR-T靶点选取与优化、CAR分子结构设计及打破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等方面摸索出了多种方案,并有部分候选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1年06期 v.34 745-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3 ] - 邓涛;张家友;杨晓明;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WHO统计,每年季节性流感可造成约65万人死亡,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是流感裂解疫苗的主要抗原之一,可够诱导机体产生NA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在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抑制病毒扩散、减轻临床症状及增强疫苗效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A的基因相对保守,且NA特异性抗体具有广泛交叉反应,是通用流感疫苗的理想抗原。基于NA流感疫苗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NA的结构及功能、NA基因的相对保守性、NA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机制、基于NA的流感疫苗、NA流感疫苗面临的挑战等作一综述。
2021年06期 v.34 75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42 ] - 宋军;阮红日;武瑞;
乳房炎是奶牛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生物被膜(biofilm,BF)与奶牛乳房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密切相关。BF是细菌为适应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生活方式,成膜细菌不仅可摆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还能提高其耐药性。近年来,噬菌体疗法作为一种可弥补/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疗法备受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噬菌体及其裂解酶能在环境、食品工业、医疗等方面有效防控细菌BF。本文对噬菌体及其裂解酶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BF防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对噬菌体疗法防控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BF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021年06期 v.34 756-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5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