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疫苗研究

  • 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质量稳定性分析

    易力;邹俊如;乔燕;何云龙;樊会青;李琦涵;王晶晶;

    目的分析在细胞工厂上生产的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质量稳定性。方法将KMB17细胞在细胞工厂中传代,待细胞长为单层时,将腮腺炎病毒SP-A株按MOI 0.02接种于KMB17细胞,在细胞工厂上连续制备6批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对病毒收获液、原液、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病毒滴度检测,其中成品还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及无菌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细菌内毒素、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和抗生素残留量等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正态性检验,并绘制2倍标准差及3倍标准差质量控制图,进一步分析其质量稳定性。结果不同阶段产品的病毒滴度、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抗生素残留量检测值均符合正态分布,且在2倍标准差控制限范围内波动;无菌试验、异常毒性试验、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要求。结论利用细胞工厂在人二倍体细胞基质上制备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工艺,能持续稳定地获得有效性与安全性可靠的疫苗成品,且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要求。本研究为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2021年01期 v.34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组猪胰蛋白酶在制备狂犬病疫苗(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应用

    顾玉林;牛彪;阮俊程;张亚静;解丽霞;陈磊;苏波;田大勇;

    目的探索重组猪胰蛋白酶(简称重组猪胰酶)在制备狂犬病疫苗[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中的应用。方法采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分析鉴定重组猪胰酶及猪胰酶;用1.25 mg/mL猪胰酶及1、0.25、0.062 5、0.015 625 mg/mL重组猪胰酶分别消化制备原代CEF,比较细胞活率、单胚细胞收获量、体外培养48 h的细胞增殖比及培养96 h的细胞形态,筛选最适重组猪胰酶工作浓度;用最适浓度重组猪胰酶及1.25 mg/mL猪胰酶消化后原代CEF对狂犬病病毒滴度的影响。结果重组猪胰酶仅有1条蛋白条带,纯度100%,而猪胰酶有多条蛋白杂带,纯度33%;与1.25 mg/mL猪胰酶比较,0.062 5 mg/m L重组猪胰酶消化的CEF细胞活率、单胚细胞收获量及培养48 h的细胞增殖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其细胞形态相当,其最适工作浓度为0.062 5 mg/mL;2种胰酶制备CEF的狂犬病病毒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猪胰酶可代替猪胰酶用于狂犬病疫苗(CEF细胞)的生产。

    2021年01期 v.3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胆固醇在高脂高胆固醇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作用

    胡鑫丽;张文慧;王瑞君;王博文;陈星旭;宋维芳;

    目的探讨胆固醇在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CON组(正常饮食)、HFC0组(20%脂肪)、HFC1组(20%脂肪+1%胆固醇)、HFC2组(20%脂肪+2%胆固醇)及HFC5组(20%脂肪+5%胆固醇)。饲喂第4、6、8及12周末,采血并取肝脏组织;采用油酸(oleic acid,OA)及O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诱导人肝脏正常细胞(HL-7702)5 d后,构建NASH模型,同时以RPMI1640培养基(含10%FBS)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大鼠血浆及HL-7702细胞培养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含量,大鼠肝脏组织及HL-7702细胞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油红O及菲律宾菌素染色观察HL-7702细胞内脂滴及胆固醇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活性n-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n-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n-SREBP-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s receptors,LDLR)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reductase,HMGC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动物水平:12周末,与CON组比较,HFC2组、HFC5组血浆中ALT、AST及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性及纤维化病变明显,HFC2组、HFC5组大鼠NASH诱导成功;经Western blot分析,4、6及8周末,HFC2组、HFC5组较CON组LDL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12周末,HFC5组较CON组LDL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4、6及8周末,各组n-SREBP-2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12周末,HFC2组、HFC5组较CON组n-SREBP-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4、6及12周末各组HMGCR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末,HFC5组较CON组HMGC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细胞水平:OA+LDL-C组较对照组及OA组细胞内胆固醇含量、n-SREBP-2及HMGC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OA组及OA+LDL-C组较对照组LDL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胆固醇摄入量和摄入时间的长短与NASH肝损伤呈正相关;胆固醇可诱导肝细胞高表达LDLR,促使胆固醇进入肝脏增加,抑制HMGCR调控的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随着肝内胆固醇堆积增多,肝细胞LDLR表达减少,使肝内胆固醇相对不足,反馈性调节n-SREBP-2及HMGCR表达升高,打破肝脏胆固醇代谢稳态,促进了NASH的发生发展。

    2021年01期 v.34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6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亚洲西尼罗河病毒的系统发育及E蛋白分子进化特征分析

    蓝青萍;冯凯;王晓丹;潘玥;陈俊英;孙强明;

    目的分析亚洲区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流行情况,探讨其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特征。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分别获取亚洲区流行的WNV全基因组序列和E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和同源性分析后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来自不同株型病毒的结构蛋白E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突变率,进一步找出氨基酸的替代位点。结果在中国、马来西亚、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等地有血清学感染或回顾性检测阳性报道。将获取的WN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WNV以色列株(HM152773、AF481864)在亲缘关系上与谱系1a株最为接近,而以色列株(AY688948)在亲缘关系上与谱系2株较为接近,印度株(KU978770)与谱系1c接近;将获取的WNV E蛋白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WNV中国株(JX442278,JX42280-JX442282)在亲缘关系上与谱系1a株最为接近。氨基酸序列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不同株型的E蛋白与谱系2相比,表现为碱基和氨基酸的突变率高,与谱系1a相比,印度株(GQ851605、JX041632、GQ851604和KU978770)的第154和第156位氨基酸分别由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和丝氨酸(N154D,N154S),丝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和丙氨酸(S156P,S156A),而中国株(AY490240)、巴基斯坦株(JX070655)和以色列株(HM051416)的第156位氨基酸分别由丝氨酸突变为脯氨酸、苯丙氨酸和脯氨酸(S156P、S156F、S156P)。结论通过谱系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包膜蛋白E氨基酸序列及编码核苷酸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有些位点的改变可能与病毒的毒力、致病性、神经侵袭力、流行等有关,为研究亚洲区不同国家不同株型间WNV的生物学和流行致病性差异提供了参考。

    2021年01期 v.34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同型半胱氨酸致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作用机制

    高亚杰;张建林;张蘋;王振东;李佰一;张晓敏;王文卓;牛勃;

    目的建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致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NTD)的小鼠模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单独使用同型半胱氨酸硫代内酯(homocysteine thiolactone,HTL)及联合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抑制剂氨基氧乙酸(aminooxyacetic acid,AOAA)建立小鼠NTD模型,其中单独使用HTL的剂量为100、300、500、700 mg/(kg·d),联用组中HTL的剂量为400、500、600 mg/(kg·d),AOAA剂量均为30 mg/(kg·d),于小鼠孕6.5~10.5 d连续给药,均经腹腔注射。选择最佳剂量建立NTD小鼠模型(NTD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孕鼠血液中Hcy水平及胚胎脑组织中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和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水平,Click-i T EdU成像试剂盒检测小鼠胚胎神经上皮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胚胎脑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建立NTD的小鼠模型最佳方案为500 mg/(kg·d)HTL+30 mg/(kg·d)AOAA,该条件下NTD发生率最高,死亡率较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TD组Hcy、SAH和SAM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1),SAM/SAH比值明显下降(P <0.01);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 <0.05);PC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联合使用HTL与AOAA成功建立了小鼠的NTD模型,抑制细胞增殖可能是导致NTD发生的重要机制。

    2021年01期 v.34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牛外周血淋巴细胞PD-1胞外区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抗制备

    刘珊珊;吴陈华;刘宇;赵尚琪;赫鸣睿;王丽;王天;何泊宁;张世勋;岳山;黄雯静;朱战波;

    目的原核表达牛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并制备其多抗血清。方法以PBL的cDNA为模板扩增牛PD-1胞外区片段,与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PD-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牛PD-1胞外区重组蛋白(简称牛PD-1蛋白),产物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纯化的目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血清多抗,与CP、NCP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体外孵育牛PBL 72 h,检测BVDV病毒拷贝数。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ET-28a-PD-1构建正确;牛PD-1胞外区基因读码框编码14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 040,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延伸链、无规则卷曲构成,与人及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9%和71%;在37℃,0.8 mmol/L IPTG诱导条件下,牛PD-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9 000,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制备的多抗血清效价最高为1∶102 400,能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显著降低CP、NCP型BVDV病毒拷贝数(P <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D-1,获得了牛PD-1蛋白及其多抗血清,且免疫原性较好,PD-1阻断抑制BVDV在PBL细胞中的复制,为开发具有调节及治疗慢性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品奠定基础。

    2021年01期 v.34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猪圆环病毒2b亚型Ca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李国秀;欧云文;马炳;李茜;代军飞;丁耀忠;刘磊;张杰;

    目的原核表达猪圆环病毒2b亚型(porcine circovirus subtype 2b,PCV2b)Cap融合蛋白,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方法以PCV2毒株(CAU0673)基因组为参考序列,His-Sumo-PCV2b-Cap-pUC57重组质粒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产物克隆至pMAL-C4x载体中,构建pC4x-PCV2b-Cap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直链淀粉树脂纯化。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可溶性,Western blot检测其反应原性;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特异性。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4x-PCV2b-Cap构建正确;融合蛋白MBP-Cap(matlose binding protein Cap)最适诱导条件为1 mmol/L IPTG 37℃诱导6 h,其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1 000,与PCV2b阳性猪血清、兔抗MBPtag多克隆抗体及免疫小鼠抗血清均可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pC4x-PCV2b-Cap重组表达载体,获得了可溶性的MBP-Cap蛋白,其纯化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文为PCV2b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1年01期 v.34 38-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缺陷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的影响

    卢煜;刘卓慧;程肖霞;解军;

    目的观察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单倍体缺陷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ATM单倍体基因缺陷小鼠(ATM+/-)和同窝野生型小鼠(ATM+/+)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术后7 d,对各组小鼠进行心功能超声检测;采用马松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心脏组织中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mRNA水平。结果心肌梗死术后7 d,与ATM+/+小鼠相比,ATM+/-小鼠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缩短分数(fractional shortening,FS)显著降低,心脏组织纤维化水平及CollagenⅠ、CollagenⅢmRNA水平明显增加(P均<0.05),但巨噬细胞浸润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ATM单倍体基因缺陷加重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不良重塑,促进心脏纤维化和胶原沉积。

    2021年01期 v.34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icroRNA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性分析

    谢青;房延兵;伊琳;杨锐;毛玉娟;江华;申进增;何亚丽;顾远晖;

    目的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显著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分析其与PTC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PT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各6份,提取总RNA,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注释及信号通路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qRT-PCR法验证显著差异的miRNA在正常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3-1)及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及k1)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共测得2 036个miRNA,已知1 591个,新发现445个;共发现1 166个miRNA差异表达,表达上调446个,表达下调720个,其中miR-124、mi R-7显著下调,miR-494、miR-106a-3p及novel-miR-26显著上调。经GO及KEGG分析,这5个显著差异miRNA的靶基因参与细胞周期、迁移及凋亡,与AMPK、Axon guidance、氨基酸代谢等信号通路的激活关系密切。novel-miR-26在TPC-1及k1细胞中表达量较在Nthy-ori3-1细胞中相对高表达(P均<0.01);miR-124在TPC-1及K1细胞中的表达量较在Nthyori3-1中相对低表达(P均<0.01)。结论显著差异表达的miR-124、miR-494、miR-106a-3p、miR-7及novel-miR-26可作为PTC潜在的分子标志物;Axon guidance、AMPK及蛋白代谢等信号通路在PTC的调控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021年01期 v.34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治疗制剂

  • 紫杉醇耐药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杨成园;邓青;郭紫婵;魏媛;王雪薇;张震;赵蓉;李孝敏;贺杰峰;王晓霞;

    目的研究紫杉醇(paclitaxel,PTX)耐药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间歇诱导加逐步递增PTX浓度的方法建立PTX耐药细胞系KYSE150/PTX。倒置显微镜下观察PTX耐药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PTX耐药对食管癌细胞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PTX耐药对食管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试验检测PTX耐药对食管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体外小管形成试验检测PTX耐药对食管癌细胞体外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KYSE150细胞最终能在含0.05 mg/L PTX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此细胞即为PTX耐药细胞系KYSE150/PTX。KYSE150细胞对PTX产生稳定耐药后,显微镜下未见细胞形态上的改变;与KYSE150细胞相比,KYSE150/PTX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P <0.05),划痕愈合能力增强(P <0.001),体外小管形成数目增加(P <0.001)。结论经过10个月成功构建了PTX耐药细胞。PTX耐药导致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迁移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增加,可能是PTX耐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此外,耐药模型的建立为深入探讨食管癌化疗耐药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2021年01期 v.34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诊断制剂

  • 鼠抗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单抗及其试剂盒的制备及鉴定

    沈怡;陈坚;袁克湖;陈才伟;马东晖;韦彦余;吴易潘;任琪;刘慧博;金坚;

    目的制备并鉴定鼠抗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单抗及其试剂盒。方法以人ALK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人ALK单抗,ELISA及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cal,ICC)法筛选稳定分泌ALK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SDS-PAGE检测单抗纯度;蛋白定量测试检测单抗浓度;ELISA方法检测单抗效价、亲和力;单抗亚类检测试剂盒鉴定单抗亚型;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法鉴定单抗的特异性。IHC方法筛选ALK单抗检测试剂盒配套的相关试剂,应用制备的ALK单抗试剂盒及抗ALK(D5F3)兔单抗试剂(IHC法)分别检测1 162份临床样本。结果共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ALK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细胞株1A4在IHC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ALK蛋白时表现强阳性。单抗1A4的浓度、效价及亲和常数分别为6.791 mg/mL、1∶51 200和2.75×10~9 L/moL,抗体亚型为IgG2b。在不同肺癌细胞系及过表达ALK和其他基因的细胞裂解液中,单抗1A4仅识别ALK蛋白,在多种NSCLC病理组织样本中可鉴定出ALK阳性的NSCLC,特异性高。选择EDTA修复液(pH 9.0)、DAB染色液(增强聚合物法)及中杉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抗体稀释液作为试剂盒配套试剂。1 162份临床样本经ALK单抗试剂盒与抗ALK(D5F3)兔单抗试剂(IHC法)检测的ALK阳性及阴性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强的鼠抗人ALK单抗(1A4),该ALK单抗试剂盒与抗ALK(D5F3)兔单抗试剂(IHC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可用于NSCLC中ALK蛋白的检测。

    2021年01期 v.34 58-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儿童和成人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评价

    刘雅菲;徐碧丹;王燕亭;张浩;常先芸;张磊;刘建凯;李贵凡;

    目的评价我国儿童和成人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为科学适当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 500名8月龄以上儿童作为儿童组,2 000名18~50岁成人为成人组,分别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分析疫苗接种安全性及免疫前后麻疹及风疹抗体水平。结果儿童组和成人组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7%和0.95%,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73%和0.05%。免疫后两组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均为100%;阳转率儿童组(98.5%)显著高于成人组(16.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间的麻疹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免疫后儿童组和成人组的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4%和100%;阳转率儿童组(94.8%)显著高于成人组(20.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儿童组的风疹抗体GMT显著低于成人组(P <0.001)。结论儿童和成人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2021年01期 v.34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辽宁省2017—2019年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常琳;孙静;王燕;丛博;方兴;

    目的对辽宁省2017—2019年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EV71)灭活疫苗上市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EV71疫苗AEFI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19年,辽宁省共报告EV71疫苗AEFI病例83例,发生时间集中在4—6月(31例,占37.35%,19.71/10万剂次);多数在首剂接种后发生(54例,占65.06%,18.68/10万剂次)。报告发生率为15.13/10万剂次,全省总体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为31.01/10万剂次,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 <0.05)。在所有EV71疫苗AEFI分类中,一般反应74例,占89.16%;异常反应3例,占3.61%;偶合症6例,占7.23%;无严重异常反应和群体性AEFI报告。结论辽宁省EV71疫苗AEFI报告发生时间集中在4—6月,首剂接种;报告发生率低于全省总体水平,以一般反应为主,安全性在预期范围之内。

    2021年01期 v.3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技术方法

  • 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样本盘在其胶体金测试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周志军;谢勇;岳胜兰;冯璐;梅宇;胡勇;李策生;何彦林;李陶敬;周东波;

    目的建立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样本盘,并应用于SARS-CoV-2抗体胶体金测试卡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经病毒灭活的血浆样本建立SARS-CoV-2抗体样本盘,并进行优化。收集国内3个厂家(厂家S、厂家L、厂家H)胶体金测试卡,分别检测样本盘,并提出改进意见,厂家优化改进后,对优化后测试卡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厂家S优化前测试卡的准确度为92.54%,灵敏度为90.78%,特异性为100.00%,约登指数为0.908,但阳性检测线颜色浅,不易辨识;优化后测试卡的灵敏度为95.35%,特异性为98.91%,准确度为97.19%,约登指数为0.943,且显色明显,易于判读。厂家L优化前测试卡检测IgM抗体的灵敏度仅为14.28%,漏检率较高,且显色不明显;优化后测试卡检测IgM抗体的的灵敏度达98.63%,显色明显且快速。厂家H测试卡检测IgG抗体的灵敏度为98.08%,特异性为100.00%,准确度为98.90%,约登指数为0.981;检测IgM抗体的灵敏度为84.50%,特异性为86.49%,准确度为85.71%,约登指数为0.710。结论本实验建立的SARS-CoV-2抗体样本盘可用于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的质量评价。

    2021年01期 v.34 73-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3种不同Protein A亲和层析填料纯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的比较

    南建军;秦海艳;宋宪铭;安晨;宋兰兰;赵晓瑞;陈继军;

    目的比较3种Protein A亲和层析填料MabSelect SuRe、Protein A Diamond及UniMab 50纯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的载量及纯化效果。方法将浓度为1.24 mg/mL的抗CD52单克隆抗体分别流经3种Protein A亲和层析填料,确保保留时间一致,检测流穿液的抗体浓度,以流穿液中抗体浓度达10%上样浓度时的上样量确定填料的最大动态载量。3种填料均按80%最大载量上样,纯化3批抗CD52单克隆抗体培养上清样品,比较洗脱体积、抗体回收率及洗脱收集液中抗体浓度、抗体纯度、电荷异质性、宿主蛋白残余量、宿主DNA残余量、填料配基Protein A脱落量。结果填料MabSelect SuRe与Protein A Diamond在载量、宿主蛋白残余量、填料配基Protein A脱落量方面接近;在抗体纯度、电荷异质性、宿主DNA残余量方面,3种填料表现相当;在抗体回收率、洗脱体积及抗体浓度方面,UniMab 50表现最佳。结论 3种填料亲和纯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的效果各有优劣,但均可满足该纯化步骤的要求,可根据实际工艺状况及质控要求进行选择。

    2021年01期 v.34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8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MRC-5细胞)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残留量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樊雪;王一平;李璇;修雪亮;廖辉;周荔葆;

    目的建立检测甲型肝炎(hepatitis A,HA)灭活疫苗(MRC-5细胞)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残留量的HPLC法,并进行验证。方法色谱条件:选用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水相-有机相,水相为四丁基氢氧化铵的磷酸盐溶液,有机相为乙腈;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7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保留时间为10 min。筛选色谱柱并优化流动相条件(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pH及磷酸盐)。验证方法的适用性、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定量限和检测限。采用该方法检测3批HA灭活疫苗原液供试品中EDTA-2Na残留量。结果最适色谱条件:采用美国Thermo公司的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水相与有机相比例为9∶1,pH为2.4,磷酸盐为0.01 mol/L磷酸二氢铵。EDTA-2Na对照品色谱峰的理论塔板数大于10 000,分离度大于1.5;仅对照品有色谱峰,且无其他色谱峰干扰;对照品在0.2~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0 482.18 X+0.512 6,R~2=0.999 9;准确性验证中,浓度为2、5、10μg/mL的加标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4%、100.6%及100.4%,RSD为1.6%;5μg/mL的加标样品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4%和1.6%;定量限及检测限分别为0.2和0.05μg/mL;不同pH(2.0、2.4、3.0)流动相的色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24%、0.31%及0.18%,相对误差(RE)分别为99.25%、99.12%及99.33%。3批供试品均未检出EDTA-2Na。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HA灭活疫苗中EDTA-2Na残留量的HPLC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及耐用性,为HA灭活疫苗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1年01期 v.34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牛坏死杆菌43K OM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贺显晶;张思瑶;蒋剑成;王丽娜;肖佳薇;汪锋锋;孙东波;郭东华;

    目的制备牛坏死杆菌43K OMP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43K OMP,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43K OMP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对抗43K OMP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亚类、免疫原性及特异性鉴定。结果获得3株稳定表达抗43K OM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取其中效价最高的1株命名为O43,其重链为IgG1,轻链为κ链,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25 600和1∶105;该单克隆抗体可与重组43K OMP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与转染后瞬时表达43K OMP的BHK-21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荧光反应。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43K OMP,制备了牛坏死杆菌43K OMP单克隆抗体,为研究坏死杆菌的感染机制及发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2021年01期 v.3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抗百日咳毒素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张雨笑;谌志筠;孙琳;何秋水;

    目的建立血清抗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应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PT蛋白(0.1~105.5 ng/mL)和105个/mL的CHO细胞悬浮液加入96孔板,均100μL/孔,37℃孵育24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簇集程度,确定中和试验中PT的最适终浓度。将待检血清(1∶4~1∶4 096)及最适终浓度的PT加入96孔板,均50μL/孔,37℃中和3 h;加入105个/mL的CHO细胞悬浮液,100μL/孔,继续培养24 h,镜下观察细胞簇集程度。用建立的方法检测8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的中和抗体含量,重复检测4次,计算变异系数(CV)。采用PT-IgG抗体ELISA试剂盒及建立的方法分别检测109份20~39岁健康人群血清样本的PT-IgG抗体及PT中和抗体水平,并分析两者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性。结果确定PT最适终浓度为0.84 ng/m L。8份血清样品重复检测4次的CV为0.00%~12.28%。109份健康人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布范围为<4~256,中位数为32,几何平均效价(GMT)为27.12(95%CI:20.78~35.39);PT-IgG抗体分布范围为0.03~184.80 IU/mL,中位数为21.17 IU/mL,GMT为13.33 IU/mL(95%CI:9.95~17.87 IU/mL)。PT-IgG IU/mL抗体浓度与中和抗体效价呈明显相关性(r=0.77,P <0.01),部分血清存在抗体浓度高,中和抗体效价低的现象。结论成功建立了血清抗PT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评价抗PT中和抗体的功能。

    2021年01期 v.3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b型流感嗜血杆菌精制多糖分子大小分布及重均分子质量检测方法的改良

    李向群;韩菲;尹珊珊;邓海清;刘建凯;袁波;

    目的改良HPLC(AKTA层析)系统,采用HPLC-MALLS系统检测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精制多糖的分子大小分布及重均分子质量(M_W),并进行方法的验证。方法采用HPLC(AKTA层析)系统连接示差分析仪检测9批Hib精制多糖供试品的分配系数(K_D)及K_D值为0.5的回收率(R_X)。采用HPLC连接18角度静态光散射分析系统MALLS(HPLC-MALLS)检测供试品的M_W、K_D及R_X,并对两种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HPLC-MALLS方法的重复性、准确性及定量限。结果 9批供试品经AKTA层析系统检测,K_D为0.29~0.37,R_X为78%~90%;经HPLC-MALLS系统检测,K_D为0.31~0.38,R_X为84%~93%,M_W为(1.418~2.281)×10~5g/moL,两种系统检测同批供试品的K_D值回归方程为Y=0.903 X+0.051,r为0.978,表明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两种方法等效。9批供试品经HPLC-MALLS/RI系统重复检测6次,M_W、K_D及R_X的RSD均小于3.8%,多糖回收率及其RSD分别为80%~87%和0.05%~3.46%;定量限为1 mg/mL。结论 HPLC-MALLS系统能与HPLC系统基本对接,在准确检测Hib精制多糖M_W的同时还可检测K_D及R_X,且方法的准确性及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检测Hib精制多糖分子大小的改良方法。

    2021年01期 v.34 97-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其与持留菌关系研究进展

    景双艳;魏莲花;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目前临床上感染严重的致病细菌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耐药性及致病性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形成生物膜及持留菌后,更为临床的治疗增加了难度。生物膜加强细菌耐药性,而持留菌是微生物种群中随机形成的细胞休眠体,对抗生素高度耐受。本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原因、持留菌形成条件及两者的相互关系作一阐述。

    2021年01期 v.34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假病毒在肠道病毒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霍雅倩;毛群颖;李秀玲;

    假病毒是一种人工构建的复制缺陷型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具有与活病毒相近的宿主细胞感染能力,且其无法产生具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因此具有宿主范围广、转染效率高、生物安全性高、定量准确客观等优点,已在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药物筛选、检测方法研究及疫苗评价研究中广泛应用。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疾病谱广,重症包括脑炎、脊髓灰质炎、心肌炎等。本文就假病毒在EV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可视化动物模型建立、抗病毒药物筛选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1年01期 v.34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细菌的泛基因组分析

    关海霞;

    细菌基因组学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得益于新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所实现的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的发展。大量的细菌基因组数据为不同方面深入了解物种内部的多样性提供了数据资源。近年来,泛基因组分析(pan-genome analysis)方法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通过泛基因组分析,任何特定物种均可获得准确的基因库信息,为进一步分析细菌的基因功能、环境适应性及致病机制提供了思路。本文对泛基因组的研究策略、模型构建及其在细菌中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2021年01期 v.34 111-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0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专题报道

  •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临床前药学研发和评价的思考

    赵欣;杨丹;金苏;李敏;

    <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于2019年12月初在我国被发现,呈现出高传染性及快速传播的特点,并可导致一定比例患者出现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SARS-CoV-2是一种与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关系密切的新型人类冠状病毒[1-2],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引发了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SARS-CoV-2引起的临床表现包括无症状感染、轻度流感样症状、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3-4]。

    2021年01期 v.34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世界卫生组织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指导原则》的制订背景及要点简介

    毛群颖;高帆;贺鹏飞;梁争论;徐苗;

    <正>2020年10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经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Expert Committeeon Biological Standardization,ECBS)审议通过。该指导原则的通过对全球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疫情的防控及我国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疫苗申请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预认证,进入联合国疫苗采购清单,

    2021年01期 v.34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