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疫苗研究

  • 生物反应器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评价

    梅可佳;刘岩松;张颖;刘旭善;张朔;毕婷婷;谢继莹;王伟善;孙宏亮;

    目的评价生物反应器工艺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感染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连续收获,经Sepharose 4FF柱层析纯化后,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免疫昆明小鼠,检测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通过疫苗接种豚鼠主动过敏性试验、ICR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新西兰兔局部刺激性试验,评价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结果制备的森林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指数大于5.0×10~5,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标准。豚鼠主动过敏试验无豚鼠出现过敏性反应;急性毒性试验ICR小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局部刺激试验新西兰兔注射部位局部大体观察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生物反应器工艺制备的森林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2020年10期 v.33 1089-1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8 ]
  • 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白喉毒素无毒变异体CRM197结合物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马伟;曹方;胡利平;郭阳漾;王良超;杨欢;王丹雅;

    目的制备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 type b,Hib)荚膜多糖-白喉毒素无毒变异体CRM197结合物,并评价其质量。方法发酵培养白喉棒状杆菌C7 M1菌株表达CRM197蛋白,产物经DEAE SFF阴离子层析柱纯化,冻干后获得载体蛋白CRM197。Hib荚膜多糖水解后,采用氧化还原法与CRM197蛋白结合,制备结合物原液,冻干后制备3批成品。按《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要求对成品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及鉴别试验,并通过免疫新西兰幼兔,检测结合物的免疫原性。结果 3批冻干疫苗成品的各项生化指标及鉴别试验均符合相关规定,免疫后家兔血清中抗体滴度明显升高(P <0.01),且可通过加强免疫提高其免疫效果。结论成功制备了冻干Hib荚膜多糖-白喉毒素无毒变异体CRM197结合物,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2020年10期 v.33 1093-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7 ]

基础研究

  • 诺如病毒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杜加亮;古琼;刘悦越;于晴川;赵荣荣;高加梅;李启明;刘艳;国泰;

    目的探讨诺如病毒(Norovirus,NoV)VP1蛋白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的可行性。方法用pPICZa-A表达载体和X-33毕赤酵母株进行NoV GⅡ.4和GⅡ.17型VP1蛋白的分泌表达,并对阳性菌株进行Mut表型筛选。同时优化起始pH(5.0、6.0、7.0、8.0)、甲醇终浓度(0.5%、1.0%、1.5%、2.0%)及发酵时间(24、48、72、96、120 h)3个表达条件。取原始及传代10代菌株,采用优化条件进行发酵,于诱导0~60 h间,通过双标准曲线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源基因拷贝数。发酵产物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检测其浓度及纯度,并观察VLP的形态。结果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酵母菌株均为Mut~+型。最佳发酵pH为7.0,甲醇终浓度为1%,发酵时间为72 h。菌株传代后未发生基因缺失,整合基因在10代内稳定性良好。GⅡ.4及GⅡ.17型VP1纯度均约85%,浓度分别为133和165μg/mL,VP1蛋白均可自发组装成直径约40 nm的VLP颗粒,形态与天然病毒相似。结论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NoV VP1蛋白VLP分泌表达是可行的。

    2020年10期 v.33 1097-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26 ]
  • 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王斌;张亚萍;牛丹;陈思羽;王紫玥;马文霞;魏荣;王晨;

    目的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关键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鉴定。方法从公共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NSCLC cDNA芯片集GSE19188、GSE101929、GSE40275、GSE18842,利用在线工具GEO2R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筛选,并用Venny取交集。基于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通路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Hubba插件鉴定核心关键基因,并对其生存分析和表达检测。结果 4个cDNA芯片集中共筛选得到13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3个上调表达基因和77个下调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集中在胞浆和细胞外区域,所参与的主要是细胞周期调控、有丝分裂、微管运动相关信号。筛选出的处于核心地位的20个基因中,9个基因与肺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包括UBE2C、TTK、CEP55、ASPM、PRC1、CCNB2、CCNA2、CCNB1和CDC6。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正常组织相比,在NSCLC中异常表达的基因130个,并鉴定出其中与预后显著相关的9个核心基因,对进一步了解NSCL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筛选鉴定新的预后标记物及潜在性分子靶点具有积极意义。

    2020年10期 v.33 1104-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0 ]
  • 1株鸵鸟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进化树分析

    王永强;李偲;范培超;陈陆;周虹;刘锴;

    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某养殖场幼龄鸵鸟致死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与进化树分析。方法无菌采集幼龄病死鸵鸟的内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将分离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生化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其进行16S r RNA基因测序,选取比对结果同源性相近的20条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PCR扩增ExoT、ExoU、ExoY、ExoS 4个毒力基因,分析分离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经细菌形态学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及部分毒力基因PCR检测得出,该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种毒力基因ExoT、ExoY、ExoS在该致病菌中被检测,未携带ExoU基因;该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莫西沙星等13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唑啉和氯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铜绿假单胞菌中国湖南株(EU915713.1)和中国四川株(KY962357.1)遗传距离最近,并命名为TLTL1。结论该致病菌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本研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及用药提供了参考。

    2020年10期 v.33 11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75 ]
  •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Rv1872c的表达、纯化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唐王刚;司雨;张娜;连超群;

    目的异源表达并纯化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H37Rv的Rv1872c蛋白,探讨抗Mtb药物新型靶点。方法 PCR扩增Rv1872c编码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Rv1872c,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加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Co2+亲和层析纯化Rv1872c融合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Rv1872c融合蛋白在E.coli中完全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约46 200,且在变性条件下,经亲和层析获得高纯度的Rv1872c融合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v1872c为不稳定的碱性蛋白,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无跨膜区,推测为外周膜蛋白,且为潜在的醌依赖型L-乳酸脱氢酶。结论通过原核表达和亲和层析,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Rv1872c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功能鉴定和开发抗Mtb药物新型靶点提供了参考。

    2020年10期 v.33 1117-1121+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6 ]
  • 矮秆蓖麻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蛋白纯化

    王双;李国瑞;黄凤兰;陈永胜;

    目的克隆表达矮秆蓖麻(Ricinus communis L)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AP)基因(RcAP)并进行蛋白纯化。方法 Q-PCR法验证高秆及矮秆蓖麻六叶期叶片RcAP基因表达量;提取矮秆蓖麻六叶期叶片总RNA,PCR扩增RcAP基因,克隆至pETM30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M30-RcAP[含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标签],转化至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优化IPTG诱导浓度及温度,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可溶性;采用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GST-RcAP。结果矮秆蓖麻RcAP基因表达量为高秆蓖麻RcAP基因的3.7倍;经PCR及双酶切鉴定,重组表达质粒pETM30-RcAP构建正确;最适诱导条件为0.1 mmol/L IPTG 16℃诱导;重组蛋白GST-RcAP以可溶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 000;纯化的重组蛋白GST-RcAP浓度为6 mg/mL。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M30-RcAP,获得了可溶性重组蛋白GST-RcAP,本研究为解析RcAP蛋白晶体结构、探索矮化基因与表型的联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试验依据。

    2020年10期 v.33 112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2 ]
  • 人CC趋化因子配体17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趋化活性分析

    曹拓;魏准;彭湘明;

    目的原核表达人CC趋化因子配体17(CC chemokine ligand 17,CCL17)重组蛋白,纯化并分析其趋化活性。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人CCL17基因序列(NM_002987.2)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人静脉全血CCL17基因,将其PCR产物与pCold-TFM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TFM-CCL17,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亲和层析,酶切移除融合蛋白的6×His-TF标签后,进行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纯化;凝胶过滤层析分析其聚合特性,分光光度法分析蛋白浓度,应用表达CCL17受体的Hut78细胞进行趋化试验。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重组表达质粒pCold-TFM-CCL17构建正确;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的人CCL17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 000,纯度达95%以上,其蛋白峰呈均匀、对称的单个色谱峰,色谱峰面积占总曲线面积95%以上,蛋白表达量≥6 mg/L,其可趋化Hut78细胞发生迁移。结论成功表达了可溶性、高纯度、高产量、具备一定趋化活性的人CCL17重组蛋白,为其工业化生产及科研应用提供了参考。

    2020年10期 v.33 1128-1133+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5 ]

治疗制剂

  • 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对伯基特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白坤恬;孙延庆;董莉;程明霞;张启科;党春艳;

    目的观察秦巴硒菇提取物酸性RNA蛋白复合物FA-2-b-β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ji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0.9、1.5、2.1、2.7 mg/mL的FA-2-b-β,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培养24、48、72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FA-2-b-β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β-catenin、c-myc、cyclin D1、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FA-2-b-β能抑制Raji细胞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 <0.01);给药48 h后,各浓度FA-2-b-β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均显著上升,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各浓度FA-2-b-β组细胞β-catenin、c-myc、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样呈剂量依赖性(P <0.05),Bax/Bcl-2比值增加。结论 FA-2-b-β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诱导伯基特淋巴瘤凋亡,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2020年10期 v.33 1134-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3 ]

诊断制剂

  • 抗C(IgM)血型定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胡泽斌;孙彬裕;高飞;孙楠;贾峥;张文新;孙晶;黄杰;曲守方;

    目的研制抗C(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用国家参考品。方法筛选抗C(IgM)杂交瘤细胞,获得培养上清液,根据效价进行稀释,经冻干为国家参考品。对其进行分装均匀性、冻干后的外观、水分、效价检测,并联合多家实验室进行协作标定,同时进行瓶间精密度及热稳定性检测。结果国家参考品为白色冻干粉末,复溶后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平均水分含量为1.70%,分装瓶间均匀性良好。经协作标定,抗C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对CC红细胞的效价为1∶16,对Cc红细胞的效价为1∶8。瓶间精密度效价检测结果均一致。参考品于37℃放置3、7、14 d后,与-20℃保存的参考品效价一致。结论成功制备了抗C(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国家参考品,可用于抗C(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效价检测的质量控制。

    2020年10期 v.33 1139-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1 ]
  • 柯萨奇病毒A6型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魏真妮;孟晓丹;陈静;王文辉;卢佳;郭靖;吴杰;孟胜利;王泽鋆;陈晓琦;申硕;

    目的制备兔抗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 virus A6,CVA6)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将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共表达的CVA6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纯化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其多克隆抗体;用CVA6-R69-XY-2016、CVA10-R97-XY-2016、CVA16-V217-XY-2016、EV71-V54-XY-2016及CVA6 Gdula毒株分别感染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RD细胞,体外中和试验及ELISA法检测中和抗体和结合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influscent assay,IF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制备的兔抗CVA6 VLP多克隆抗体与CVA6-R69-XY-2016及CVA6 Gdula毒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均可达1 024,多克隆抗体仅与这2种病毒的结构蛋白VP1、VP2及VP3产生特异性反应,仅在这2种病毒感染的RD细胞中产生明显的绿色荧光;经ELISA分析,其结合效价达1×10~7。结论成功制备了兔抗CVA6 VLP多克隆抗体,其特异性良好,可为CVA6血清型中和试验鉴别、病毒结构蛋白定性定量分析提供抗体试剂。

    2020年10期 v.33 1143-1145+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5 ]
  • GⅡ.4型人诺如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李慧;徐靖雯;张雪梅;吴忠香;朱文兵;蒋曦;李卫宇;宋杰;董少忠;

    目的制备抗GⅡ.4型人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HuNoV)衣壳蛋白VP1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PCR扩增GⅡ.4型HuNoV VP1基因序列,将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中,构建重组质粒p GEX-5X-1-VP1,转化至E.coli BL21,经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GST-VP1。利用杂交瘤技术将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与经GST-VP1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法、Biacore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亲和力及特异性。结果经菌落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GEX-5X-1-VP1构建正确。重组蛋白GST-VP1相对分子质量约85 000,大部分以可溶形式存在,纯化后浓度为1.100 mg/mL。筛选获得3株能分泌GⅡ.4型HuNoV VP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NoV C1、NoV D9和NoV H6,效价均可达1∶10~7以上,亲和力常数KD(M)分别为4.422×10~(-7)、4.303×10~(-8)、7.540×10~(-7 )mol/L,均可与HuNoV VP1天然蛋白及GST-VP1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GST-VP1蛋白,并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了高效价的GⅡ.4型HuNoV VP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GⅡ.4型HuNoV免疫诊断和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20年10期 v.33 1146-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1 ]

临床研究

  • 2008-2019年鞍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徐绍和;冯晓菲;曲帅征;

    目的分析2008-2019年鞍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8-2019年鞍山市报告的甲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9年鞍山市共报告甲肝病例94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17/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分布,3和7月份发病数最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2.91%和11.64%;岫岩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为4.77/10万;发病年龄以25~54岁为主,报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6.72%;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6∶1;发病最多的职业为农民,占总病例数的35.24%,其次为家务及待业人员,占总病例数的22.96%。结论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鞍山市甲肝发病水平较低,但2019年发病明显增多,提示鞍山市甲肝发病进入新的流行周期,应继续做好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加强对高发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同时强化疫情监测和预测,及时识别暴发或流行。

    2020年10期 v.33 1152-1155+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91 ]

技术方法

  • 聚乙二醇化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刘建伟;李素贞;柳森;王健;

    目的建立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PEGylated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PEG-CNTF)蛋白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未修饰的人CNTF原型蛋白为对照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PEG-CNTF的蛋白含量。色谱柱:Jupiter 5u C4 300A(150 mm×4.6 mm);流动相:0.1%三氟乙酸的水溶液、0.1%三氟乙酸的乙腈;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 mL/min;柱温:室温;进样体积:20μL。对该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精密性、准确性、耐用性验证。结果空白溶剂在CNTF、PEG-CNTF样品设定积分范围内无特异峰出现;建立的方法在PEG-CNTF含量为0.125~4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供试品重复性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21%、0.19%、0.45%,中间精密性检测的RSD分别为0.42%、0.59%、0.83%;制备的高、中、低3个浓度供试品检测结果的回收率均在95%~101%之间;该方法的定量限为50μg/mL,检测限为15.625μg/mL;耐用性验证中连续5次进样CNTF、PEG-CNTF峰面积及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2%。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精密性、准确性、耐用性,可用于PEG-CNTF中蛋白含量的检测。

    2020年10期 v.33 1156-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8 ]
  • 首批Vero细胞蛋白质对照品的研制

    李加;石磊泰;杨俊伟;雷继军;李玉华;

    目的建立首批Vero细胞蛋白质国家对照品,用于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宿主蛋白残留量检测试验的验证。方法本对照品系采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株接种Vero细胞,经培养、收获、浓缩、灭活病毒、纯化后,加入适量的人血白蛋白、右旋糖酐40冻干制成。本对照品蛋白含量溯源于Vero细胞蛋白质标准品(250022-201901),应用Vero细胞分泌型蛋白检测试剂盒(ELISA)对其进行标定后赋值。随机选取16支标准品,测定其pH值,采用方差分析统计检验均匀性;随机选取对照品,分别在4、25和37℃放置不同时间(1、2、3和4周),不同时间点取3支,以Vero细胞蛋白质标准品(250022-201901)绘制标准曲线,ELISA法测定蛋白含量,采用方差分析统计检验稳定性。结果经协作标定,本对照品标示量值为7.7μg/mL,参考范围为(7.7±3.6)μg/mL,均匀性及稳定性良好。结论Vero细胞蛋白质对照品已获批使用,批号为250023-201901,该对照品的建立,对加强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0期 v.33 1161-1164+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5 ]
  • 表达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培养工艺的优化及放大

    薛毅勇;许佳慧;俞露;富瑞丽;王莹;刘玉林;常东英;刘涵;

    目的优化表达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Fc(recombiant human growth hormone-Fc,rhGH-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培养工艺,并进行初步工艺放大。方法采用7 L生物反应器培养表达rhGH-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操作参数:转速200 r/min,温度37℃,pH 7.2±0.1,溶氧值(DO)40%。通过改变对数增长期的pH(7.2±0.1降至6.9±0.1)及平台期降温幅度(37℃降至30及33℃),检测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细胞活率、培养液渗透压、葡萄糖及乳酸水平、以蛋白表达量为指标,优化7 L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应用优化的最佳工艺进行14 L线性放大,通气量分别设置为0.5、0.1及0.03 SLPM,检测蛋白表达量。结果 7 L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最佳pH为6.9±0.1,最佳温度为33℃,该工艺下蛋白表达量高达1 200 mg/L;14 L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最佳通气量为0.03 SLPM,该工艺下蛋白表达量为880 mg/L。结论成功优化了表达rhGH-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7 L生物反应器的培养工艺,并实现了14 L生物反应器的放大,本实验为后续rhGH-Fc融合蛋白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2020年10期 v.33 1165-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0 ]
  •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多糖含量速率比浊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刘倩;任珍芸;杜娇;李献林;张钰奇;杨淼;周海飞;罗树权;

    目的建立速率比浊法检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中各型多糖含量,并进行验证及应用。方法对NaOH-柠檬酸解吸附方法进行优化及稳定性考察,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验证及应用。结果 NaOH与柠檬酸的最佳浓度均为0.3 mol/L,摩尔比为2∶1。在此条件下,各型多糖与磷酸铝佐剂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吸附,且解吸附后的溶液较稳定,48 h内检测显示多糖含量基本无变化。方法的各项验证结果均符合常规质量控制要求;用不同来源的血清分别检测2个厂家来源的6批次PCV13的各型多糖含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的速率比浊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检测PCV13中各型多糖含量。

    2020年10期 v.33 1170-1175+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3 ]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D抗原含量检测标准化可行性方案的探讨

    江征;朱文慧;朱秀娟;刘桂秀;刘婷;李长贵;

    目的探讨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prepared with Sabin strain,sIPV)D抗原含量检测标准化的可行性方案。方法采用NIBSC提供的统一检测方法及协作单位的自建方法,分别以野毒株生产的第3代传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conventional 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cIPV)D抗原国际标准品12/104、第4代cIPV国际标准品替代参考物质08/143和协作单位自建sIPV参考品为协作标准,对不同制造商提供的7个sIPV样品抗原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以12/104为协作标准采用统一方法检测sIPV样品的结果实验室间差异最小,采用自建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最大,且无效试验的比例较高;以sIPV参考品为协作标准时,两种方法的试验有效性和结果的一致性均有所提升。结论建立sIPV专属国际标准品,采用实验室自建方法是sIPV D抗原含量检测国际标准化的最适方案。

    2020年10期 v.33 1176-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6 ]
  • 新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的建立

    任克明;白贵杰;张丽芝;李阿妮;刘倩;张轶;王玺;张新庄;王剑虹;罗树权;沈荣;

    目的建立一种无乙醇、无苯酚的新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方法以1型、6B型、14型肺炎球菌为模式样品,将发酵培养液依次用脱氧胆酸钠和核酸酶进行处理,以实现荚膜多糖与杂质的分离。再将此工艺应用于其他型别肺炎球菌发酵培养液纯化,获得纯化荚膜多糖。结果 1型、6B型、14型肺炎球菌在纯化过程中核酸、蛋白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多糖回收率高于80%。应用此方法纯化的各型荚膜多糖各项指标均符合《欧洲药典》9.0版标准。结论该纯化方法适用于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的规模化生产,且无血清型别限制,可替代传统的乙醇苯酚纯化工艺。

    2020年10期 v.33 1181-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1 ]
  • 人用狂犬病疫苗原代地鼠肾细胞蛋白质国家标准品的研制

    石磊泰;李加;张月兰;王辉;雷继军;郭中平;李玉华;

    目的研制用于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中地鼠肾细胞蛋白质残留量检测(ELISA法)的国家标准品。方法分两步进行协作标定和量值溯源,第一步采用Lowry法对原代地鼠肾细胞蛋白质标准品原液进行赋值,第二步采用ELISA法对原代地鼠肾细胞蛋白质标准品进行赋值。随机抽取16支标准品,检测pH值,采用方差分析统计检验均匀性;将标准品分别在4、25和37℃放置不同时间(1、2、3和4周),不同时间点取3支,于-20℃保存,待所有样本放置结束后统一用ELISA法检测蛋白含量,方差分析统计检验稳定性。结果协作标定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原代地鼠肾细胞蛋白质标准品赋值为4.0μg/mL,95%可信限为(4.0±0.5)μg/mL,均匀性及稳定性良好。结论建立了国家原代地鼠肾细胞蛋白质标准品(批号:250024-201901),赋值准确可靠、科学严谨,对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0期 v.33 1186-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6 ]
  • 1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陈思;邓前;曾华英;邹莎莎;张伟;但傲欢;廖红梅;赵静;刘威;

    目的建立检测1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简称Pn1型多糖)中残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色谱条件:选用反相色谱柱Waters/XSelect CSH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含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的10%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06 nm。优化流动相甲醇中TFA的比例(0.01%、0.05%和0.1%)。Pn1型多糖用100μg/mL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DOC)水溶液溶解,超滤离心后上样。验证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灵敏度、准确性及重复性。应用该方法检测3批Pn1型多糖样品CTAB残留量。结果选择含0.01%TFA的10%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加标样品除有CTAB对照品色谱峰外,还有2个杂质峰,且3个峰均达到基线分离,表明方法专属性良好;CTAB对照品在0.2~4.0μg/m 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2> 0.999;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1和0.2μg/mL;0.2、0.4及0.6μg/mL浓度的加标样品回收率分别为101.18%、100.85%和101.72%,平行检测3次的RSD分别为1.69%、1.98%和0.76%。3批样品CTAB残留量均<0.324μg/mL,符合内控要求。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Pn1型多糖中残留CTAB含量的RP-HPLC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准确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中的残留CTAB检测。

    2020年10期 v.33 1192-1195+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75 ]
  • 小鼠E型肉毒毒素中毒血清蛋白差异分析

    王建锋;张超;卢卫嘉;陈继军;秦海艳;

    目的以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E型肉毒毒素中毒血清蛋白变化,寻找中毒相关蛋白,为肉毒中毒早期诊断及预后寻找新的生物标记分子。方法经腹腔注射昆明系近交小鼠E型肉毒毒素0.75 LD_(50),分别于24、48、72 h后眼眶采血,分离血清,SDS-PAGE结合2-DE-SDS-PAGE分离血清蛋白,PDQUest 8.0软件对凝胶进行背景消除和点的匹配,离子阱质谱检测差异蛋白点。结果 SDS-PAGE条带显示,中毒24 h血清蛋白变化最明显,正常血清和中毒24 h血清2-DE图谱找到2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4个只存在小鼠正常血清中,3个只存在肉毒中毒血清中,3个在肉毒中毒呈现低量表达。质谱检测出晶体蛋白家族,只在正常小鼠血液中表达;急性期蛋白在E型肉毒毒素中毒24 h出现明显变化,其中结合珠蛋白在中毒血清中低表达,而血清淀粉样蛋白A高表达。结论这些鉴定出的蛋白涉及机体能量代谢、肌肉收缩功能、细胞应激反应、转录、翻译以及细胞增殖的改变,尤其是结合珠蛋白和血浆淀粉样蛋白可初步作为潜在的诊断标记分子。

    2020年10期 v.33 1196-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5 ]
  •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流感病毒纯化工艺

    郭文军;聂飞;袁长伍;王琳琳;李雅军;郑杨;卢彩;刘鹏程;孙瑜;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流感病毒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影响流感病毒纯化效果的蔗糖溶液用量、上样量、超速离心时间及上样速度为试验因素,每因素设3个水平,通过正交试验设计9组试验。每组试验流感病毒浓缩液纯化后获得的样品进行血凝滴度及蛋白含量检测,计算血凝滴度收率和蛋白去除率;根据正交试验血凝滴度收率、R值及K值结果,确定最适纯化工艺参数。采用最适纯化工艺对中试3批流感病毒浓缩液进行纯化。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流感病毒纯化效果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超速离心时间、蔗糖溶液用量、上样量、上样速度,最适纯化工艺参数为超速离心时间3 h,30%蔗糖溶液用量500 mL/台,上样量为700 mL/台,上样速度为60 m L/min。3批中试病毒浓缩液纯化后的血凝滴度收率均> 90%,满足工艺需求。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获得的流感病毒纯化工艺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2020年10期 v.33 1201-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2 ]

综述

  • 小窝蛋白-1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

    刘杨;李琼毅;刘翊忠;冯若飞;

    小窝是位于细胞表面的一种细胞质膜凹陷结构,具有促进生物信息分子进入细胞的功能。小窝蛋白家族为小窝结构上的主要组成蛋白,包括小窝蛋白-1、小窝蛋白-2和小窝蛋白-3。小窝蛋白-1是小窝结构上的一种标志性蛋白质,在人和动物的肌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高度表达,可介导多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周期调节、胆固醇转运排出和血管生成等。本文就小窝蛋白-1在猿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SV40)、人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es,HCoV)、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等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2020年10期 v.33 1206-1208+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9 ]

专题报道

  • 以人二倍体细胞为生产细胞基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药学研究思路的探讨

    凌媛;赵欣;陈庆华;李敏;

    <正>自1885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第1支人用狂犬病疫苗诞生以来,人用狂犬病疫苗经历了从神经组织疫苗到以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以及从非纯化、含佐剂和防腐剂疫苗到纯化、不含佐剂和防腐剂疫苗的历程。已上市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包括地鼠肾细胞、鸡胚细胞、Vero细胞、MRC-5细胞,分别为原代细胞系(primary cell line,PCL)、传代细胞系(continuous cell line,CCL)和二倍体细胞系(diploid cell line,DCL)。

    2020年10期 v.33 1209-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8 ]
  • 基于平台技术的mRNA疫苗非临床评价的考虑

    吴爽;王寅;尹华静;王庆利;孙涛;戴学栋;李敏;胡晓敏;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来,全球积极开展疫苗研发,mRNA疫苗平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疫苗快速开发,mRNA疫苗作为新一代疫苗受到广泛关注。近年,在肿瘤治疗和传染病预防领域,mRNA疫苗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通过分析mRNA疫苗及其平台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新冠疫苗研发特点、国内企业研发现状、技术发展等情况总结mRNA疫苗非临床评价的考虑,为后续相关领域的非临床研究和评价提供参考。

    2020年10期 v.33 1214-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7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