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疫苗研究

  • 鼻腔喷雾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评价

    单璞;邓霞;王志标;张钰;赵静;吴建华;徐静;

    目的评价鼻腔喷雾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简称鼻喷乙肝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采用含铝剂的乙肝苗(肌注)及不同剂量鼻喷乙肝苗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anti-HBs水平,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IFNγ及IL-2水平;采用不同剂量鼻喷乙肝苗免疫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肺及生殖道灌洗液中sIgA效价。联合使用含铝剂的乙肝苗(肌注)及鼻喷乙肝苗或单独使用含铝剂的乙肝苗(肌注)免疫小鼠,比较不同免疫程序(先肌注后鼻喷乙肝苗或相反)对小鼠血清中anti-HBs及脾细胞中IFNγ、IL-2水平的影响,同时考察先肌注后滴鼻免疫程序诱导anti-HBs抗体水平的持久性。结果相同剂量鼻喷乙肝苗诱导产生的anti-HBs抗体水平明显低于肌注乙肝苗(P <0.001),将鼻喷乙肝苗的免疫剂量提高4倍可诱导出与肌注乙肝苗相当的HBsAb抗体水平;鼻喷乙肝苗还可诱导远端局部生殖道黏膜产生一定水平的sIgA抗体。与单独使用肌注乙肝苗比较,先肌注后滴鼻乙肝苗的小鼠产生anti-HBs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脾淋巴细胞中IL-2及IFNγ水平明显升高(P <0.001);且该免疫程序诱导的较高anti-HBs水平至少可维持12周。结论鼻喷乙肝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与含铝佐剂乙肝苗联合使用可诱导较高水平的anti-HBs抗体,还可提高细胞免疫水平,且具有良好的持久性。

    2020年09期 v.33 969-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表达肠道病毒71型中和表位融合基因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初步评价

    梁思佳;吴岳;石春薇;刘洪波;

    目的构建表达嵌合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表位VP1-SP70(E1)和VP2-141(E2)融合蛋白HBc-E1/2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并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PCR法扩增目的基因HBc-E1/2,并克隆至E.coli-分枝杆菌穿梭载体pMV261,构建重组质粒pMV261-HBc-E1/2,电转化至mc2 155(MS野生株ATCC 607的突变体),获得重组菌pMV261-HBc-E1/2/mc2 155,将其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MV261-HBc-E1/2构建正确。重组菌pMV261-HBc-E1/2/mc2 155表达产物可与E1多肽、E2多肽及EV71灭活疫苗小鼠免疫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且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7 500和55 000处可见特异性蛋白结合条带。免疫小鼠血清抗E1及E2表位抗体效价均为1∶1 600。结论成功构建了呈递HBc-E1/2的重组MS,可诱导小鼠产生EV71的特异性抗体。本实验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20年09期 v.33 974-97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包材料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相容性考察

    田继钊;杨文杰;朱建国;郭莹;卓金蓉;

    目的考察内包材(玻璃容器及胶塞)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相容性。方法在强制实验条件下,制备3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内包材[中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简称西林瓶)及卤化丁基橡胶塞(简称胶塞)]提取液和西林瓶脱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检测西林瓶提取液中有害金属离子砷(As)、锑(Sb)、铅(Pb)及镉(Cd)的含量;HPLC法检测胶塞提取液中2,6-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的含量;用扫描电镜观察容器脱片内表面变化情况。结果 3批西林瓶提取液中金属离子As、Sb、Pb、Cd含量均低于各自检出限,远低于玻璃容器有害金属每日允许摄入最大剂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PDE);3批胶塞提取液中均未检出BHT,其含量远低于胶塞中PED值。3批西林瓶脱片内表面无凹坑,无侵蚀现象。结论所用西林瓶及胶塞用药安全性高,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相容性良好。

    2020年09期 v.33 978-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2018年福建省首例疑似狂犬病病例的病毒分离鉴定及G基因序列分析

    孟胜利;李茜;颜长护;庄鸿志;麦健仪;吴杰;王文辉;王泽鋆;

    目的对2018年福建省首例疑似狂犬病病例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G基因序列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福建晋江送检的疑似狂犬病患者的血液、唾液及脑脊液样本,进行实验室诊断,昆明乳鼠颅内接种唾液及脑脊液样本,酶联免疫法检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抗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血液样本中抗RABV中和抗体;提取接种唾液的乳鼠脑悬液RNA,RT-PCR扩增G基因序列,将其与国内外疫苗株、福建省及相邻省分离的街毒株序列构建NJ(Neighbor-Joining)分子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血液样本中未检出抗RABV中和抗体;经乳鼠颅内接种及RT-PCR法,仅唾液样本检测出RABV,确诊患者为狂犬病病例,新分离的街毒株命名为18FJ01。该毒株G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 575 bp,编码524个氨基酸,属基因Ⅰ型RABV,与山东省CTN-33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内PV、aG、HEP-Flury及ERA疫苗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与福建邻近省份街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4.3%~97.8%和92.9%~98.8%,与国内外疫苗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0.1%~93.2%和88.9%~96.9%。结论成功对该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及鉴定,该毒株与CTN-33疫苗株同源性较高。

    2020年09期 v.33 983-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成骨生长肽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

    孙姗姗;林景广;

    目的探讨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OGP)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ous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mBMSC)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乳鼠骨片法分离mBMSC,流式细胞术测定mBMSC表面特征性分子。以10-5 mol/L OGP10-14作用于mBMSC,以不含OGP10-14的成骨诱导培养基作为对照组,MTS法检测OGP10-14对mBMSC增殖的影响;茜素红染色评价OGP10-14对mBMSC成骨分化的作用;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OGP10-14干预下mBMSC骨分化相关因子β-catenin、RUNX2、BSP和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yclin B1、CDK2、c-my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的mBMSC高表达CD29和CD90,低表达CD45和CD11b/c,符合BMSC的表型特征。与对照组相比,OGP10-14组mBMSC培养24、48及72 h时均促进细胞增殖(P <0.05)。茜素红染色显示,对照组部分细胞呈聚集生长,集落状,随诱导时间延长,出现红色层状矿化结节,OGP10-14组mBMSC矿化结节较对照组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组比较,OGP10-14组β-catenin、RUNX2、BSP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P <0.05),cyclin B1、CDK2、c-myc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1)。结论 OGP10-14通过促进成骨分化和触发细胞周期cyclin B1/CDK2途径促进mBMSC增殖,进而促进骨形成。

    2020年09期 v.33 989-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免疫保护性评价

    袁玉兰;郭京蓉;周继唯;林海涛;张云涛;

    目的评价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无毒性α-毒素(alpha toxin,AT)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在金葡菌49521(CP5型)和49525(CP8型)菌株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根据NCBI中hla基因参考序列(NC_007795.1),人工合成无毒突变hla H35L基因(即mhla基因)序列,克隆至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mhla,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Ni柱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mAT)的可溶性。用重组蛋白mAT+氢氧化铝佐剂(试验组)和氢氧化铝佐剂(对照组)分别于0、14、28 d经腹部皮下免疫BALB/c小鼠,攻毒前1 d小鼠眼眶采血,检测血清中IgG抗体及其亚型IgG1、IgG2a、IgG2b抗体水平;末次免疫10 d后,分别用致死剂量49521(6.0×108 CFU/只)及49525(3.0×109 CFU/只)菌液经腹腔感染两组小鼠,试验重复3次,统计小鼠存活率。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ET-28a-mhla构建正确。重组蛋白mAT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 000,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mAT可诱导小鼠产生滴度为1∶580 000的IgG抗体,且以IgG1亚型(抗体滴度为1∶440 000)为主。试验组小鼠对49521 3次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75.0%、70.0%和83.3%,对49525菌的保护率分别为80.0%、60.0%和8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金葡菌无毒性重组蛋白mAT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多抗原组分疫苗研究的候选抗原。

    2020年09期 v.33 995-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酵母浸出物FP103对CHO细胞生长的影响

    李秋霞;颜为红;贺海波;邹坤;冯旻璐;许海燕;程凡;李啸;

    目的探讨安琪酵母浸出物FP103对CHO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含3、1、0.125 g/L酵母浸出物FP103的DMEM/F12培养基(含1%FBS)培养CHO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另将酵母浸出物FP103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联合加入DMEM/F12培养基(含0.5%FBS)中,用其培养CHO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显微镜下观察CHO细胞形态。结果 1 g/L的酵母浸出物FP103可明显促进CHO细胞的生长(P <0.05)。酵母浸出物FP103与EGF联用可有效促进CHO细胞在低血清浓度下正常生长,且细胞形态正常,未见细胞悬浮不贴壁现象。结论酵母浸出物FP103可替代部分血清,为CHO细胞的生长提供所需营养。

    2020年09期 v.33 1000-1002+1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稻瘟菌角质酶MGG_09100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原核表达

    王双;李孟建;黄凤兰;陈永胜;李国瑞;

    目的对稻瘟菌角质酶MGG_09100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方法应用在线程序分析稻瘟菌角质酶MGG_09100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信号肽剪切位点及跨膜结构域。PCR法扩增稻瘟菌角质酶MGG_09100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M-10,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M10-MGG_09100。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变性、复性后,进行Ni-NTA亲和层析及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结果稻瘟菌角质酶属α/β水解酶超家族,在第18和19个氨基酸之间存在信号肽剪切位点,前20个氨基酸中可能出现跨膜结构。经菌落PCR及测序验证,重组表达质粒pETM10-MGG_09100构建正确。IPTG诱导表达产物大部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性、复性、纯化后,可溶性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4 000,浓度可达6 mg/mL。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M10-MGG_09100,获得了可溶性稻瘟菌角质酶MGG_09100蛋白。本研究为该蛋白的功能及水稻稻瘟病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0年09期 v.33 1003-1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治疗制剂

  • 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原料血浆的筛选及制备

    郭冰峰;张剑涛;李冠军;张静静;李光飞;张学成;马小伟;潘若文;

    目的筛选获得高效价血浆并制备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 against cytomegalovirus,CMV-IVIG)。方法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及微量细胞中和法对113份人血浆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IgG抗体进行结合效价及中和效价的检测,将两种方法获得的高效价血浆分别制备CMV-IVIG,采用常规微量细胞中和法检测抗CMV中和效价,并与IVIG中和效价进行比较,确定符合要求的免疫球蛋白成品,确立血浆筛选方法。结果对113份血浆进行效价检测,将结合效价≥20 IU/mL以及中和效价≥1∶32的血浆分别收集并制备5%CMV-IVIG,成品批号分别20190401和20190402;20190401批CMV-IVIG成品中和效价为498.28 IU/mL,20190402批CMV-IVIG成品中和效价为2 357.56 IU/mL,而5%IVIG中和效价为259.53 IU/mL。结论 ELISA法筛选获得的血浆制备的CMV-IVIG中和效价为普通IVIG的1.92倍,不符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不低于普通免疫球蛋白4倍的效价判定标准,微量细胞中和法筛选获得的血浆制备CMVIVIG中和效价为普通IVIG的9.08倍,符合效价判定标准,表明微量细胞中和法可用于CMV高中和效价血浆的筛选,为CMV-IVIG的制备提供合格的血浆原料。

    2020年09期 v.33 100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诊断制剂

  • E型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李明洋;魏荷婷;陈天枫;胡瑜;沈玉婷;董海艳;朱珊丽;张丽芳;

    目的制备E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主要外膜蛋白(major outer membrane protein,MOMP)多克隆抗体,并在体外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1a(+)/MOMP,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MOMP蛋白,经镍螯合亲和层析胶纯化后,经皮下多点注射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在HeLa细胞中培养E血清型Ct,通过卢戈和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中Ct包涵体的形成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制备的MOMP多克隆抗体对Ct天然MOMP的结合特异性。结果 Ct MOMP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制备的兔抗MOMP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可达1∶256 000,可特异性结合、识别融合及天然的Ct MOMP。结论制备的兔抗Ct MOMP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为后续进一步研究Ct的致病机制及开发新的免疫诊断制剂奠定了基础。

    2020年09期 v.33 1014-1018+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4、5、7F和23F型肺炎球菌多糖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陈琼;张锐;刘菊;韩菲;尹珊珊;石继春;叶强;

    目的研制1、4、5、7F和23F型肺炎球菌多糖国家参考品。方法根据《欧洲药典》9.0版的要求对1、4、5、7F和23F型肺炎球菌多糖候选参考品的核酸、蛋白质、总氮、磷、分子大小、糖醛酸、氨基己糖、甲基戊糖、O-乙酰基及细菌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采用1H核磁共振法对候选参考品进行鉴别分析。以企业参考品为标定标准品,组织3个实验室采用速率比浊法对肺炎球菌多糖候选参考品进行协助标定。结果 1、4、5、7F和23F型肺炎球菌多糖候选参考品的质量分析结果符合《欧洲药典》9.0版标准;1H核磁共振结果确定候选参考品为1、4、5、7F和23F型肺炎球菌多糖。3个实验室测得5种候选参考品的多糖含量结果 RSD均<10%,均值分别为370、320、330、432和422μg/mL。结论该候选参考品符合国家参考品的各项要求,可用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中各型多糖含量的检测。

    2020年09期 v.33 1019-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2005~2019年南充市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赵林;甘霖;

    目的了解2005~2019年南充市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流行情况,比较免疫规划前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9年南充市甲肝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9年南充市共报告本地新发甲肝病例3 407例,年均发病率为3.52/10万,整体呈下降趋势,扩大免疫后(2009~2019年)年均发病率(2.30/10万)显著低于扩大免疫前(2005~2008年,6.75/10万)(P <0.001),下降率为87.24%;阆中市(6.13/10万)、西充县(5.09/10万)年均发病率相对较高;扩大免疫前发病高峰为3~5月,扩大免疫后季节性分布不明显;扩大免疫前后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以男性为主(2.06∶1);发病高峰年龄为31~58岁,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聚集性凸显,中位数从扩大免疫前的39岁增加11岁至50岁,15岁以下构成比由13.46%显著下降至2.35%,其中顺庆区、蓬安县发病年龄后移不明显,其余7个地区均不同程度增加,发病年龄提高至46.5~53岁之间;以农民(2 253例,66.13%)和学生(384例,11.27%)为主,且农民构成比逐年增加,学生构成比逐年下降。结论目前南充市甲肝发病水平较低,2008年后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有效控制了15岁以下人群发病,疫苗在防控工作中效果显著;应重点关注20世纪70年代前后出生的人群,采取鼓励自愿接种与开展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接种覆盖率和防病意识。

    2020年09期 v.33 1023-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9年南昌市首例新生儿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

    张艳霞;许波;文海蓉;彭时辉;

    目的调查2019年南昌市首例新生儿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例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查阅患儿的病历资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监护人及家属进行访视,采集患儿血样本、脑脊液样本及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样本进行病原培养。结果患儿为出生24 d的女婴,出现发热,稍吐沫伴反应差、双眼凝视、口唇微绀等症状。从患儿血液样本中检出1株B群脑膜炎双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患儿脑脊液样本及患儿的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样本中未检出Nm。结论应加强流脑防控,及时掌握南昌市流脑流行菌群的变化。

    2020年09期 v.33 1029-1030+1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方法

  • 首批Vero细胞蛋白质标准品的研制

    李加;石磊泰;王玲;刘晶晶;张月兰;王辉;雷继军;郭中平;李玉华;

    目的制备首批Vero细胞蛋白质国家标准品,用于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宿主残留量检测。方法采用Vero细胞分泌蛋白质为原料,加入蔗糖冻干制成Vero细胞蛋白质国家标准品。本标准品的赋值由两步完成:第一步采用Lowry法对Vero细胞蛋白质标准品原液进行蛋白含量测定;第二步采用酶联免疫法以Vero细胞蛋白质标准品原液绘制标准曲线对标准品进行蛋白含量赋值。随机选取16支蛋白质标准品,测定pH值,采用方差分析统计检验其均匀性;随机选取标准品,分别在不同温度(4、25、37℃)下放置不同时间(1、2、3和4周),各时间点取3支,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原含量,采用方差分析统计检验其稳定性。结果经协作标定,Vero细胞蛋白质标准品的标示量为2.6μg/mL,标准偏差为0.4,95%可信区间为2.51~2.78μg/mL。该批标准品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良好。结论目前该Vero细胞蛋白质标准品已获批使用,批号为250022-201901,该标准品的建立,对提高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9期 v.33 1031-1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张连妹;陈小燕;白永飞;李颖;蔡昌福;李树东;刘欢欢;李岩;孙晓莹;杨雨晴;侯喜林;余丽芸;

    目的优化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乳清蛋白为悬浮基质与重组干酪乳杆菌混匀,进行喷雾干燥,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乳清蛋白的添加量(10%、20%、30%、40%、50%、60%、70%、80%、90%)及进风温度(60、80、100、120、140、160、180℃)、给气量(65%、70%、75%、80%、85%、90%、95%、100%)和进料速度(2.5、5.0、7.5、10.0、12.5、15.0 mL/min)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以活菌数和存活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同时检测最适工艺制备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质量指标和贮藏稳定性。结果最适乳清蛋白添加量为20%,最适工艺参数:进风温度为120℃,给气量为75%,进料速度为10 mL/min。喷雾干燥制剂相关的质量指标均符合要求,在4℃真空条件下贮藏稳定性最好。结论优化了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为其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020年09期 v.33 1037-1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特异性人血清IgG抗体Luminex系统多重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陈质斌;王斌;顾江;梁昊宇;鲁旭;曾明;

    目的建立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疫苗特异性人血清IgG抗体的Luminex系统多重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重组SA疫苗所含的5种抗原(mHla、IsdB-N2、SpA5、mSEB、MntC)作为磁珠偶联蛋白,分别与相应磁珠偶联,加入参考血清(第3次免疫重组SA疫苗后21 d的志愿者血清,筛选出抗5种抗原特异性高效价血清8份,混合),37℃孵育;加入山羊F(ab′)2抗人IgG-Fc(PE),37℃孵育;用Luminex系统进行多重检测,并对偶联抗原浓度、孵育时间、二抗稀释度进行优化。同时分析5种抗原间的干扰情况,并验证方法学的特异性、准确性及精密性。结果 mHla、IsdB-N2、SpA5、mSEB、MntC最适偶联浓度分别为30、150、7.5、2.5、7.5μg/2.5 mil,最适一抗及二抗孵育时间均为30 min,最适二抗稀释度为1∶5 000。5种抗原间不存在明显的交叉表位,与特异的抗体反应过程无明显相互干扰。游离的重组蛋白对偶联抗原与抗体间反应的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种浓度的参考血清的回收率介于87.0%~120.8%之间,批内和批间CV值均<10%。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了重组SA疫苗特异性抗体的Luminex系统多重检测方法,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性及稳定性。

    2020年09期 v.33 1042-1047+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BCA法检测组分百日咳疫苗中间品蛋白含量的可行性评价

    王丽;王吟;胡业勤;田聪;施斌;曹璟;杨明;

    目的评价BCA法检测组分百日咳疫苗中间品蛋白含量的可行性,并进行验证。方法以《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Lowry法2的检测结果为对照,对干扰BCA法测定组分百日咳疫苗中间品蛋白质含量的物质进行分析,明确干扰物质的限度;对BCA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性进行验证,并与Lowry法2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0%硫酸铵对Lowry法2和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干扰,其他缓冲体系均无影响;硫酸铵浓度≤25%时,对Lowry法2检测结果无干扰,低于5%的硫酸铵可通过1 mol/L的盐酸消除,不影响BCA法的测定;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显示,组分百日咳疫苗中间品中硫酸铵浓度<5%。BCA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性均符合验证要求;Lowry法2与BC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CA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高通量,可用于检测组分百日咳疫苗中间品的蛋白含量。

    2020年09期 v.33 1048-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中残留ADH和EDAC同时定量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建立

    李茂光;龙珍;李亚南;王春娥;李月琪;毛琦琦;叶强;

    目的建立同时定量检测己二酰肼(adipic acid dihydrazide,ADH)和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N-(3-dimethylaminopropyl)-N′-ethylcarbodimide,EDAC]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实现多糖蛋白结合物(肺炎球菌结合物、脑膜炎球菌结合物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物)中残留ADH和EDAC的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检测EDAC在纯水、中性水溶液[(50 mmol/L磷酸缓冲溶液(pH 6.8)、200 mmol/L氯化钠水溶液和疫苗培养基)]及0.1%甲酸(formic acid,FA)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确定实现EDAC完全转换为EDU的前处理条件。优化了色谱柱种类对ADH、EDU和EDAC的保留,以及质谱条件如产物离子、碰撞电压、Q1和Q3电压等对ADH和EDU定量灵敏度的影响,建立以C18WCX(2.1 mm×150 mm,5μm)为固定相,pH 2~3的0.1%FA-水和0.1%FA-乙腈为流动相的LC-MS/MS方法,实现ADH和EDAC(实际检测对象为EDAC的转换产物EDU)的高灵敏度定量分析。对建立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进行验证。结果 ADH在水溶液中较稳定,EDAC自溶解开始即水解为EDU,且难以完全转换,导致EDAC测定困难;在样品和标准品溶液中加入FA,可实现EDAC完全且快速的转换为EDU。ADH、EDU和EDAC在C18色谱柱上保留弱,在色谱柱的死时间附近出峰,无法实现这些化合物与样品基质的分离,而本文所选C18WCX固定相可实现目标化合物的保留且峰形较好。通过前体离子扫描、产物离子扫描,选择目标化合物的前体离子和响应强度较好的产物离子作为MRM的离子对,并用MRM自动优化程序获得目标化合物的最佳Q1、CE和Q3电压值。建立的方法检测的ADH和EDAC含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ADH的LOD为3.96μg/L、LOQ为15.63μg/L,EDAC的LOD为0.58μg/L、LOQ为1.17μg/L,灵敏度较高;精密度(峰面积RSD <2%)及准确度(回收率为90%~105%)较高。结论建立的LC-MS/MS方法实现了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中残留ADH和EDAC(通过测定EDU定量EDAC)的高灵敏度检测,与《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方法相比,该方法预处理更简单,自动化程度更高且灵敏度更好,适合于多种多糖蛋白结合物中ADH和EDAC残留的检测。

    2020年09期 v.33 1054-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子排阻色谱双检测器串联法测定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聚乙二醇修饰度

    张苏;张培彪;刘忠;张贵民;

    目的建立分子排阻色谱紫外与示差折光检测器串联(molecular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and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s in series,SEC-UV-RI-HPLC)法测定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的修饰度,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TSKgel G3000SWXL(300 mm×7.8 mm)凝胶色谱柱,以0.01 mol/L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0.1 mol/L氯化钠(pH 7.0)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柱温:25℃,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35℃,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通过测定rhG-CSF中间体的UV、RI峰面积,PEG的RI峰面积,PEG-rhG-CSF原液的UV、RI峰面积等,计算出PEG修饰度。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精密性、耐用性验证。结果样品在0.2~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精密性和耐用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4%和1.77%;专属性良好。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精密性及耐用性,操作简单,可用于测定PEG-rhG-CSF的修饰度。

    2020年09期 v.33 1061-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脊髓灰质炎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江征;朱秀娟;刘桂秀;刘婷;王辉;李长贵;

    目的初步评价基于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应用于脊灰疫苗临床评价的适用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脊灰野毒株Mahoney、MEF-1和Saukett型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对共207对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sIPV)Ⅱ期临床配对血清样品[包括sIPV高、中、低剂量免疫组各52对和野毒株脊灰灭活疫苗(wIPV)对照免疫组血清51对]进行交叉中和效果评价,计算各免疫组血清抗体阳转率及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并与同实验室采用传统细胞病变抑制法,使用Ⅰ、Ⅱ和Ⅲ型Sabin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各免疫组血清抗体阳转率结果相同;高中低滴度抗体检测结果趋势较一致;sIPV免后血清pseudoMahoney假病毒检测结果低于Ⅰ型Sabin株细胞病变法检测结果,平均约为4倍;pseudo-MEF-1和pseudo-Saukett型假病毒检测结果高于Ⅱ和Ⅲ型Sabin株细胞病变法检测结果,分别平均约为2和1.5倍,与前期方法验证结果趋势非常一致。结论基于野毒株假病毒建立的中和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生物安全性和灵敏度,是评价脊灰疫苗效力的有效方法。

    2020年09期 v.33 1066-1069+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的研发策略及研究进展

    杜剑晖;潘勇兵;杨晓明;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已形成全球大流行,对公共健康、社会经济等造成严重负担,迫切需要有效的控制手段。抗体在突发烈性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已具有良好的应用先例。目前全球有数百个SARS-CoV-2抗体研发项目正采用不同的策略开展研究,其中部分已进入临床。本文从靶标的选择、抗体的筛选技术、功能评价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四个方面,对目前SARS-CoV-2中和抗体的研发策略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0年09期 v.33 1070-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细胞基质流行性感冒疫苗及其生产方式的研究进展

    高宁;赵慧;姜崴;李长贵;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WHO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流感疫苗生产一般通过鸡胚生产,但无法在大流行时满足需求,现新型流感疫苗均在研究利用合成培养基,通过微载体及悬浮培养进行流感疫苗生产,可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有效的疫苗,作为鸡胚流感疫苗的补充。本文就目前细胞基质流感疫苗及其生产方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0年09期 v.33 1076-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专题报道

  • 2016~2018年乙脑减毒活疫苗批签发概况和质量分析

    刘欣玉;贾丽丽;徐宏山;李玉华;

    <正>随着脊髓灰质炎逐渐被消灭,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成为亚洲儿童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乙脑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近年流行范围逐步扩大至澳大利亚。全球每年约发生70 000例病例,病死率为10%~30%,另有30%~50%引起严重的神经和心理后遗症[1]。儿童是乙脑病毒主要易感人群,在我国除新疆、西藏、青海外均有发病与流行,对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

    2020年09期 v.33 1081-1082+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中国生物制品实施ICH M4Q指导原则的思考

    周莉婷;白玉;

    <正>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Drugs for Human Use,ICH)最初由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药品管理部门及生产部门发起并组成,其指导原则包括安全性(safety)、质量(quality)、有效性(efficacy)及综合学科(multidisciplinary)4个方面,其中综合学科包括术语、管理、通讯等,以"M"表示,含8个主题,M4指通用技术文

    2020年09期 v.33 1083-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亮相!全球唯一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亮相!

    <正>2020年9月5日~9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受邀在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参展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拿出研制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特异免疫球蛋白以"主咖"身份首次惊艳亮相,引来全场乃至全球关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在诊断、治疗、预防三条战线上全面出击,取得了以快速可便携式核

    2020年09期 v.33 1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1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 新冠疫情下的流感防控

    <正>2019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害。截止2020年9月7日,全球新冠感染人数超过2 725万,死亡人数已达88万以上。我国由于采取了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但是输入性风险依然存在。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会像往年一样卷土重来。众所周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危害不亚于新冠。据WHO报告,流感每年可导致5%~10%成人和20%~30%儿童发病,每年全球有300万~500万

    2020年09期 v.33 1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