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疫苗研究

  • B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遗传稳定性

    刘飞雪;单亚明;赵大鹏;张雪梅;

    目的研究流感病毒NYMC BX-51B株在MDCK细胞上连续传代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SPF级鸡胚制备的流感病毒NYMC BX-51B尿囊液毒株接种至MDCK细胞上,连续传代培养至10代(M1~M10),参照《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毒种检定方法进行支原体和无菌检查、外源因子检查、鉴别试验,并进行血凝试验和病毒滴度检测。提取尿囊液、M1代、M10代病毒总RNA,RT-PCR法扩增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并进行测序。结果流感病毒NYMC BX-51B株在MDCK细胞上连续传代培养至M10代,血凝滴度最高可达1∶256,病毒滴度最高可达6. 5 LgCCID_(50)/mL;鉴别试验、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外源因子检查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尿囊液、M1代、M10代病毒的HA和N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流感病毒NYMC BX-51B的HA和NA基因比对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NYMC BX-51B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基质上连续传代培养至M10代,遗传稳定性良好,为MDCK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的研究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2019年06期 v.32 609-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戊型肝炎病毒ORF2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评价

    卢井才;宋月爽;刘大维;闫慧;孙世洋;孙博;袁若森;孔维;姜春来;

    目的制备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ORF2抗原,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基因合成获得HEV ORF2目的基因,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并在sf9昆虫细胞中优化表达;采用超声、硫酸铵沉淀及层析纯化HEV ORF2蛋白,免疫小鼠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制备的重组杆状病毒滴度为1×108 PFU/m L;重组蛋白表达条件MOI为1,收获时间为5 d时,表达量最高为20 mg/L;通过纯化获得HEV ORF2蛋白纯度> 95%;其疫苗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HEV ORF2蛋白,该纯化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且制备的HEV ORF2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制备和开发预防性疫苗。

    2019年06期 v.32 61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欢迎订阅《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正>《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于1988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

    2019年06期 v.32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郭善军;苏承英;李晶;庞华;

    目的通过shRNA干扰宫颈癌HeLa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ed protein 8,TNFAIP8,TIPE)的表达,分析TIPE对宫颈癌生存的影响。方法转染pCDH-shRNA-TIPE质粒至HeLa细胞株(TIPE干扰组),同时设未转染质粒的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的阴性对照组,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IPE的表达;加入能诱导细胞凋亡的抗人死亡受体5单链抗体(aDR5ScFv)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TIPE、激活型caspase-3、激活型caspase-8和激活型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IPE干扰组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 05);加入aDR5ScFv后,TIPE干扰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 <0. 05)。TIPE干扰组细胞激活型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 <0. 05)。结论 HeLa细胞干扰TIPE表达产生显著调节作用,TIPE的表达降低可对caspase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途径产生抑制,对生物治疗新药的进一步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6期 v.32 618-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靶向果蝇Kr-h1基因的mi RNA预测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董文韬;杨卓妮娜;何倩毓;刘胜军;

    目的预测靶向果蝇Kr-h1(Krǜppel homolog1)基因的miRNA,并对其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iRNA通过调控Kr-h1的表达而参与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对果蝇变态发育的调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microT-CDS、Targetscan和miRanda在线预测网站,对靶向Kr-h1基因的miRNA进行预测,对预测得到的多个miRNA按靶向结合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汇总,3个网站均能预测到的miRNA为交集miRNA,对交集miRNA的靶基因及Kr-h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结果 microT-CDS、Targetscan和miRanda分别预测到30、7和11个靶向Kr-h1的miRNA,其中交集miRNA有4个,为miR-8、miR-277、miR-927和miR-964。功能分析发现,交集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过程、生物过程和代谢过程,Kr-h1基因主要与昆虫生长发育及生殖相关。结论潜在靶向Kr-h1的miRNA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与昆虫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2019年06期 v.32 624-628+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心肌炎病毒GS01株VP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酵母表达

    李向茸;李倩;马瑞仙;李生军;谢晶莹;王兴陇;冯若飞;

    目的构建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GS01株衣壳蛋白VP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获得具有抗原性的分泌性VP1成熟多肽。方法扩增EMCV GS01株VP1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 PIC9K-VP1;用醋酸锂转化法转化酵母菌GS115,在MD平板上筛选重组克隆,用G418快速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培养上清中VP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抗原性。结果重组质粒pPIC9K-VP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VP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4 000,为分泌性表达,能被兔抗EMCV盐析血清特异性识别,具有天然VP1蛋白的反应原性。结论实现了EMCV GS01株VP1蛋白的酵母真核表达,为在体外研究VP1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及EMC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019年06期 v.32 629-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黑腹果蝇保幼激素受体Met泛素化修饰位点预测及功能验证

    陈金霞;陈姗姗;董文韬;王博;郭小舟;张凯悦;何倩毓;

    目的预测黑腹果蝇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受体Methoprene tolerant(Met)的泛素化修饰位点,并验证其功能。方法利用UbPred和CKSAAP_UbSite在线预测工具对Met的泛素化位点进行预测;通过重叠PCR技术将预测的各泛素化修饰位点赖氨酸分别突变为丙氨酸,同时将第46和526位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将突变后的Met插入至表达载体p Ac5. 1/V5-His B中,构建各位点突变的表达质粒;转染果蝇Kc细胞,并经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位点突变后Met的表达。结果根据UbPred和CKSAAP_UbSite在线网站预测结果,选取7个赖氨酸位点作为Met的潜在泛素化修饰位点,CKSAAP_UbSite及UbPred预测分值最高的分别为第46和526位赖氨酸。构建的Met各位点突变表达质粒转染果蝇Kc细胞后,于相对分子质量约82 000处均可见Met目的蛋白的表达,经GA处理后,Met表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Met的7个预测泛素化修饰位点的单突变表达质粒及1个双突变表达质粒,这些位点的突变均不足以抑制GA诱导Met的降解。

    2019年06期 v.32 634-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α-烯醇化酶在籽鹅不同级别卵泡壁的定位及定量

    计红;牛春阳;詹雪龙;郭景茹;甄莉;李士泽;杨焕民;

    目的对籽鹅不同级别卵泡壁中的α-烯醇化酶(α-enolase)进行定位及定量检测。方法分离产蛋期籽鹅等级卵泡(F1、F2、F3、F4、F5)、小黄卵泡(small yellow follicle,SYF)、大白卵泡(large white follicle,LWF)的卵泡壁;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级别卵泡壁的α-烯醇化酶的定位,采用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双标准曲线法检测α-烯醇化酶蛋白表达量及mRNA转录水平。结果不同级别卵泡壁均存在α-烯醇化酶表达,颗粒细胞层表达量总体高于膜层,SYF颗粒细胞层α-烯醇化酶表达量较高;F2级卵泡壁α-烯醇化酶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LWF、F3及F4级别卵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F1、F5及SYF级卵泡壁α-烯醇化酶m 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级别卵泡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SYF级卵泡壁α-烯醇化酶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级别卵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α-烯醇化酶及糖酵解途径可能在卵泡发育中发挥重要功能,为α-烯醇化酶在禽类卵泡选择及生长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9年06期 v.32 640-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对犬肾上皮-siat7e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

    张生琰;孙燕;周晖国;吴元元;徐世友;李薇;应莲芳;

    目的探讨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对转染siat7e基因的犬肾上皮(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MDCKsiat7e)生长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含不同起始量(3. 86、6. 46、9. 29、10. 60、12. 80、16. 06 g/L)和维持量(3、5、7 g/L)葡萄糖浓度的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cellhappy BD001(简称BD001),分别分批培养MDCK-siat7e细胞,每24 h取样进行活细胞计数及葡萄糖、乳酸、氨含量测定。结果不同起始及维持量葡萄糖浓度的BD001对MDCK-siat7e细胞生长均无明显影响,细胞比生长速率以及乳酸、氨比生成速率和乳酸、氨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葡萄糖并不是制约MDCK-siat7e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起始葡萄糖浓度较低时,细胞生长后期可能利用代谢副产物乳酸维持生长,而起始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代谢副产物乳酸则有可能抑制细胞的生长,氨对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19年06期 v.32 644-647+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株牛源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及鉴定

    白皓丞;石芸;韩春华;蔺旭光;牛天明;刘锴;

    目的分离及鉴定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某牛场犊牛腹泻致病菌。方法无菌采集犊牛腹泻粪便,通过分离培养、染色镜检、致病性检测、药敏检测、生化鉴定、16S r RNA 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进行病原研究。结果致病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大肠埃希菌的相似性在99%以上;生化鉴定该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的置信度为99%,在20种常用药品中仅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血清鉴定该大肠埃希菌菌株的血清型为O17。结论该致病菌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该菌具有多重耐药性,有成为人畜共患病病原的潜在可能。该研究为通辽地区牛场流行的大肠埃希菌防控提供了参考。

    2019年06期 v.32 648-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伤寒沙门菌中试阶段发酵过程染菌建模预测

    徐世友;于飞飞;杨千苇;周晖国;吴元元;应莲芳;

    目的建立模型预测伤寒沙门菌中试阶段发酵过程染菌情况。方法通过对伤寒沙门菌中试阶段36批次发酵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特征和目标变量,利用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LR(Logistic Regression,LR)混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染菌预测模型,并对所建立模型进行预测评估。结果选取特征为:培养基A600值,0、2、3、4 h发酵液A600值,2、3、4 h每升发酵液的累计葡萄糖消耗量,共8个特征;以发酵4 h是否染菌作为目标变量;建立染菌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样本对所建立染菌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评估,其auc值为0. 83。结论利用所建立的伤寒沙门菌中试阶段发酵过程染菌预测模型可对发酵过程进行染菌预测。

    2019年06期 v.32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异常表达的分析

    张梦龙;郑程远;邹晓;林宏甲;赵璧忱;罗春海;付世新;

    目的分析胎衣不下(retained fetal membrane,RFM)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的表达情况。方法提取RFM及胎衣正常排出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的总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VEGFA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胎衣正常排出组相比,RFM组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VEGFA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发生RFM的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VEGFA表达减少,提示VEGFA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

    2019年06期 v.32 657-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治疗制剂

  • 白藜芦醇对人髓母细胞瘤细胞Daoy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陈泰山;何麟;邓功建;姚岳君;刘谊;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Daoy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Daoy细胞,用不同浓度的Res(10、20、40、8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 h),CCK-8法检测Res对Daoy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电镜观察Res对细胞内自噬溶酶体的形成情况;Cathepsin D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thepsin 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Daoy细胞中Beclin 1、LC3、p62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s 2,LAMP2)的表达及3-甲基腺嘌呤(3-MA)和巴弗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对Res作用的影响。结果 Res作用后,Daoy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Res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随着Res浓度的升高,Daoy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形成数量、Cathepsin D酶活性、LC3Ⅱ/LC3Ⅰ的比值、Beclin 1、LAMP2蛋白的表达均呈上升趋势,p62蛋白表达下降。3-MA作用后,LC3Ⅱ/LC3Ⅰ的比值、Beclin 1、LAMP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0. 05),p62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 05);Bafilomycin A1处理后,Beclin 1、p62及LAMP2表达明显降低(P <0. 05),LC3Ⅱ/LC3Ⅰ的比值明显增高(P <0. 05)。结论 Res可抑制髓母细胞瘤细胞Daoy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Res促进自噬形成与成熟过程有关。

    2019年06期 v.32 663-667+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诊断制剂

  • 寨卡病毒E蛋白第三结构域的可溶性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何婷;杨欢;范凤鸣;刘杰;牟建超;孙艳;陈智;代云见;曾献武;杨会强;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寨卡病毒(Zika virus)E蛋白第三结构域(ZK-EⅢ)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PCR扩增ZK-E Ⅲ序列,经双酶切后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ZKE Ⅲ,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 coli)Rosetta2(DE3),经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ZK-E Ⅲ多克隆抗血清,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后,ELISA法检测该抗血清效价。结果经PCR及测序鉴定证明原核表达质粒pET-ZKE Ⅲ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1 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0%;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后,获得的血清特异性良好,血清效价为1∶51 200。结论 ZKE Ⅲ蛋白在E. coli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制备的抗血清特异性好,效价高,具有用于寨卡病毒诊断和进行重组亚单位疫苗开发的潜力。

    2019年06期 v.32 668-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儿科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认知的调查

    黄仁钊;高怡瑾;周芬;张桦;阮海珊;何梦雪;费怡;

    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方法根据《免疫异常儿童预防接种(上海)专家共识》,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电子问卷,选择某三甲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430例医护人员完成问卷;77. 4%调查对象认为免疫功能异常儿童应在稳定期接种疫苗;42. 3%调查对象认为即使疾病诊断或治疗前已经完整接种过疫苗,仍然有必要重新接种;90. 9%及94. 4%调查对象分别认为免疫受损儿童的传染病及传染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风险增高;48. 8%、47. 2%、53. 7%的调查对象分别推荐身体状况允许的免疫功能异常患儿可接种乙肝、麻疹、所有灭活疫苗;文化程度、工作岗位、所在科室、参加工作年限及免疫功能异常科室工作年限的因素会影响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的认知。结论儿科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认知不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充分考虑所在科室、工作岗位、职称、参加工作年限等差异,加强医护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培训;以更有效地推广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

    2019年06期 v.32 67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两种部位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白云骅;李淑萍;丁舒;芦强;杨立清;张彦利;张军楠;李丽;张政;陈秋萍;霍敬磊;王琳;许海东;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部位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PCV13)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4家预防接种单位自愿接种PCV13的4 014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按疫苗说明书免疫程序和剂量,经上臂三角肌或股外侧肌接种PCV13,共接种4剂次,并于每次接种后30 min、0 min~7 d、8~28 d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 014名婴幼儿共接种13 641剂次PCV13,累计不良反应1 590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656%(1 590/13 641),无严重不良事件。股外侧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 660%(659/6822)]明显低于上臂三角肌组[13. 653%(931/68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股外侧肌组接种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 917%(199/6 822)]明显低于上臂三角肌组[6. 937%(473/68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部位接种PCV13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人群局部不良反应以触痛为主,全身不良反应以皮疹(全身)为主,上臂三角肌组接种PCV13后局部1级、2级、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股外侧肌组(P <0. 05)。两组人群接种PCV13后30 min~7 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30 min内和8~28 d(P <0. 05)。结论婴幼儿经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两种不同部位疫苗接种PCV13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股外侧肌接种的局部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应为PCV13首选接种部位。

    2019年06期 v.32 678-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技术方法

  • 两种测定生物制品宿主细胞DNA残留量方法的建立

    张培;胡倩;李盼盼;刘宾;

    目的建立特异性强、检测限低、准确度高的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优化,提高磁珠分离法和化学沉淀法提取样品中残留DNA的准确度,再利用Taqman探针法对样品和标准DNA进行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 PCR)检测,分析样品中DNA残留量。对建立的两种检测体系进行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验证,并确定两种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结果建立的q PCR体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高于0. 99,能特异性地检测CHO细胞DNA,对其他种属DNA无扩增反应。不同DNA加标量样品的DNA回收率相近,均值均在60. 0%~140. 0%,3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不同的退火温度反应条件下,RSD不大于30%。基于磁珠分离法的qPCR检测体系能检测出DNA残留浓度为5 pg/m L的DNA样品,定量限可达10 pg/mL;基于化学沉淀法的qPCR检测体系能检测出DNA残留浓度为0. 125 pg/m L的DNA样品,定量限可达1. 5 pg/mL。结论建立并优化了两种准确测定生物制品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处理样品方法,其中化学沉淀法检测限和定量限较低,更适合低浓度生物制品的样品处理。

    2019年06期 v.32 683-687+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纯化液中CHO-K1细胞残留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刘莹;刘玉林;俞露;刘涵;刘云南;王莹;刘琳琳;王宇;

    目的建立检测CHO-K1细胞表达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Fc-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Fc-rhGH)纯化液中残留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提取CHO-K1细胞基因组DNA,特异性PCR扩增后,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以其为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灵敏度、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及耐用性验证。结果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可达2. 6×10~1 copies/μL。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3. 487 x+30. 201,R~2=0. 999;检测样品中DNA回收率在73. 56%~101. 87%范围内,RSD均小于10%;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CHO-K1细胞的基因组DNA,而Vero细胞、MDCK细胞、Wish细胞及大肠埃希菌等基因组DNA均未见明显的扩增;样品精密度测定Ct的RSD在0. 4%~2. 95%之间;于两种不同PCR仪器上检测标准品,扩增效率分别为98%、99%,相关系数R~2均为0. 999。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CHO-K1细胞表达Fc-rhGH纯化液的残留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和耐用性。

    2019年06期 v.32 68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DEAD-box RNA解旋酶3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秦青青;孙建伟;贺军栋;

    DEAD-box RNA解旋酶(DEAD-box helicase,DDX)在RNA代谢过程中发挥多种功能,对转录、剪切、mRNA转出、翻译、核糖体合成及miRNA的调控均有一定影响,其对RNA代谢的影响可引起一系列疾病的产生。DEAD-box RNA解旋酶3(DDX3)是DDX家族重要的成员,在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增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DDX3可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发生异常表达,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本文就DDX3在肿瘤,如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肝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9年06期 v.32 694-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细菌基因敲除策略及其在维氏气单胞菌研究中的应用

    康元环;杨滨僮;单晓枫;钱爱东;

    基因敲除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基因功能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 veronii)是气单胞菌科气单胞菌属的一种,近年来,该菌引发疾病的报道逐年增多,因此,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细菌不同基因敲除策略及其在A. veronii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A. veronii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19年06期 v.32 698-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郎立敏;陈妍;杨焕民;

    线粒体为真核细胞的能量工厂,其能量代谢与细胞凋亡、自噬和衰老等过程密切相关,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后续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microRNAs(miRNAs)为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单链RNA,可通过降解靶基因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来调节蛋白表达。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miRNA还可通过调节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线粒体的结构及功能,影响线粒体的能量代谢。本文就miRNA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9年06期 v.32 703-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病毒性出血热的研究进展

    房恩岳;王玲;李玉华;

    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VHFs)是一组由媒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可引起人类VHFs的病毒包括黄病毒科病毒[如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和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如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丝状病毒科病毒[如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沙粒病毒科病毒[如拉沙病毒(Lassa virus,LASV)和Lujo病毒]、披膜病毒科病毒[如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近年新发突发VHFs病例不断增加,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VHFs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就VHFs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快速早期诊断及疫苗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2019年06期 v.32 707-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曾智坤;成立;陈晓琦;

    WHO的全球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为脊灰)倡议行动(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GPEI)小组在2013~2018年脊髓灰质炎根除及尾声计划中,提出了在2018年实现全球无脊灰的目标,中国就此要求提出了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脊灰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进行D抗原含量的检测。本文综述了脊灰疫苗有效性检测方法及其效力评价,并对目前国内外的脊灰疫苗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2019年06期 v.32 713-716+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