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疫苗研究

  • 水貂肠炎细小病毒及犬瘟热病毒灭活后的联合免疫效果

    高窦;梁琳;卞赛赛;周灵;王静;杨双双;雷程红;崔尚金;刘维全;

    目的探讨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和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灭活后的联合免疫效果。方法用甲醛灭活MEV-L和CDV-L弱毒株,固定MEV-L的血凝效价为2~6,与CDV-L病毒液(CDV-L TCID_(50)10~(-5.29)/mL)分别按1∶1(Ⅰ组)、1∶2(Ⅱ组)、1∶3(Ⅲ组)的量混合,加入10%氢氧化铝胶,充分混匀后免疫大鼠,均为1 m L/只。分别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第7、14、30、60、90天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和间接ELISA检测血清MEV抗体效价,血清中和试验和间接ELISA检测血清CDV抗体效价。结果大鼠在免疫后7 d时产生MEV和CDV抗体,30 d时抗体效价最高,随后下降,90 d时抗体效价仍较高;Ⅰ组CDV抗体效价较其他两组高。结论3组不同比例的CDV和MEV联合免疫大鼠均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其中以1∶1比例的免疫效果最佳。

    2018年01期 v.31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66 ]

基础研究

  • 三氟乙酸及甲酸体系下重组人促红素液质肽图的比较

    陶磊;韩春梅;李响;秦玺;周勇;饶春明;

    目的探讨流动相中添加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或甲酸(formic acid,FA)时,重组人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液质肽图中各肽段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及离子化效率的差异。方法将重组人EPO样品进行酶切,分别在含0.1%TFA及0.1%FA的流动相体系下测定液质肽图。通过分析质谱数据对各色谱峰进行定性,记录并计算各肽段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及质谱信号强度。结果两种添加剂体系下,各肽段的保留时间存在差异,大部分肽段的保留时间变化在1 min左右,个别肽段超过2 min;TFA体系下各肽段的峰面积相对较小,约为FA体系下的84%;FA体系下各肽段离子化效率较高,信号强度一般为TFA体系的6倍,个别肽段高达10倍以上。结论两种体系下重组人EPO的液质肽图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流动相添加物。

    2018年01期 v.31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72 ]
  •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DNA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李嘉祺;李洪哲;郑惠文;宁若彤;范海涛;杨泽宁;胡雅洁;刘龙丁;

    目的构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c DNA感染性克隆。方法提取CA16基因组RNA,经RT-PCR得到基因组全长c DNA,插入至TOPO-XL-PCR载体,获得CA16全长c DNA克隆。采用T7聚合酶系统将线性基因组c DNA体外转录出病毒基因组RNA,纯化后转染Vero细胞,获得拯救病毒。通过RT-PCR、基因测序及免疫荧光法对拯救病毒进行鉴定,并对拯救病毒与母本病毒的增殖特性进行比较。结果病毒基因组RNA转染Vero细胞后48 h,可见典型的肠道病毒致细胞病变。拯救病毒经RT-PCR、基因测序和免疫荧光鉴定为CA16,且与母本野生型病毒增殖特性基本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感染性的CA16全长c DNA克隆,为研究CA16基因功能和研发CA16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2018年01期 v.31 14-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90 ]
  • 两种培养袋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分化增殖作用的比较

    都田赵;苏楠;孟一鸣;陈诗;张桂荣;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品牌培养袋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分化增殖效果的影响,为CIK细胞扩增培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0例肿瘤患者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CIK培养方案进行诱导培养,分别使用A、B两种培养袋扩增同一来源细胞。培养14 d后检测细胞终浓度、细胞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结果同一患者细胞使用A、B两种培养袋扩增14 d,B组总细胞数和活细胞数均显著高于A组(P均<0.01);两组CD3+CD56+表型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3+CD8+CD56+表型细胞比率显著大于A组(P<0.05)。结论 B培养袋培养细胞的增殖倍数大于A培养袋,B培养袋较A培养袋有更好的CIK细胞扩增效果。

    2018年01期 v.31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0 ]
  • 腺苷酸激酶4的表达对张氏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孔凡志;计红;郭丽;司鸿飞;赵茹茜;

    目的检测腺苷酸激酶4(adenylate kinase 4,AK4)在张氏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张氏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法干扰AK4在张氏肝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AK4表达后对AK1和AK2表达的影响;细胞计数法检测干扰AK4表达后对细胞增殖速度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AK4表达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AK4在张氏肝细胞中高表达,使用慢病毒干扰AK4表达后,AK1表达下降,AK2表达明显上升;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降低;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G2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AK4能够促进张氏肝细胞由S期进入G2期,从而影响细胞增殖。

    2018年01期 v.3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49 ]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高复发风险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金鹏;冯虎;刘倩倩;胡媛媛;陈玉丙;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高复发风险的潜在标志基因。方法在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GEO)选定NSCLC患者基因表达芯片GSE19804,利用在线GEO2R软件确定早期NSCL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及在早期和晚期中的DEGs;另选定基因表达芯片GSE30219分析NSCLC复发高风险的DEGs;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上述确定的与早期NSCLC复发相关的DEGs进行Gene Ontology(GO)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再利用SYTOSCAPE软件分析获得高得分的枢纽基因,并进行PPI网络的模块分析;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验证上述枢纽基因可靠性。结果获得早期NSCLC差异基因441个,在NSCLC早期与晚期表达差异的基因26个,与复发相关差异基因126个,最终获得了早期NSCLC高复发风险相关DEGs 10个;富集分析显示,DEGs富集在细胞分裂、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p53信号途径;构建差异基因PPI网络后得到6个枢纽基因:TOP2A、RRM2、CCNB1、DLGAP5、ANLN和CDCA7;生存分析显示,枢纽基因的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 TOP2A、RRM2、CCNB1、DLGAP5、ANLN和CDCA7可能作为潜在的早期NSCLC高复发风险生物标记物。

    2018年01期 v.31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73 ]

治疗性制剂

  • 重组人源化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单克隆抗体酸性电荷异构体质量评价

    郭秋菊;李雪;封纯芳;李乐;陈红霞;于玉根;

    目的比较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克隆抗体酸性电荷异构体、原液及纯化工艺中阳离子交换层析预洗脱杂质质量差异,为细胞培养工艺研究和纯化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积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检测供试品单体、聚体和残体含量;非还原/还原毛细管电泳-十二烷基磺酸钠(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sodium dodecyl sulfate,CE-SDS)法检测供试品电泳纯度;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法(weak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CEX)检测供试品电荷异构体分布;毛细管等电聚焦(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c IEF)法测定供试品等电点;细胞增殖抑制法测定供试品生物学活性。结果 SEC检测结果显示,预洗脱杂质、酸性异构体和原液的单体含量分别为54.44%、99.08%和99.80%,残体含量分别为44.33%、0.61%和0。非还原CE-SDS结果显示,预洗脱杂质、酸性异构体和原液的主峰含量分别为53.93%、90.83%和95.83%,小分子杂质含量分别为46.07%、9.17%和4.17%;还原CE-SDS结果显示,预洗脱杂质、酸性异构体和原液的轻、重链百分含量分别为78.00%、96.80%和98.85%。CEX检测结果显示,预洗脱杂质、酸性异构体和原液的主峰含量分别为2.60%、16.77%和66.46%,酸性峰含量分别为97.40%、82.53%和25.92%。c IEF检测结果显示,预洗脱杂质、酸性异构体和原液的主峰含量分别为3.21%、18.17%和33.20%,酸性峰含量分别为94.21%、80.18%和64.38%,p I范围分别为6.40~8.85、7.69~8.69和7.94~8.69。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预洗脱杂质、酸性异构体和原液的比活性分别为0.45×10~4、1.02×10~4和0.94×10~(4 )U/mg。结论 HER2单克隆抗体酸性组分大部分由于单克隆抗体片段化造成;酸性电荷异构体的存在对HER2单克隆抗体的活性影响并不显著。

    2018年01期 v.31 41-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44 ]

诊断制剂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D抗原国家标准品的建立

    英志芳;江征;蔡玮;周健;王剑锋;徐康维;李长贵;

    目的制备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D抗原国家标准品,并进行协作标定及稳定性检测。方法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按照国家批准工艺制备分装三价候选国家标准品,并考察其均匀性;组织5家实验室采用统一的D抗原ELISA检测方法对候选标准品协作标定,确定D抗原标示值,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检测。结果候选标准品分装精度变异系数(CV)为0.21%;Ⅰ、Ⅱ、Ⅲ型CV值分别为7.39%、6.21%、7.75%;Ⅰ、Ⅱ、Ⅲ型在不同实验室间D抗原含量的CV值分别为4.03%~5.90%、3.48%~4.00%、3.03%~4.53%,抗原含量均一性良好;确定Ⅰ、Ⅱ、Ⅲ型最终标准品效价分别为180、191、243 DU/m L。将标准品于4及-20℃放置4个月,3个血清型的D抗原含量均未发生较大变化;25℃放置约7周时,各血清型D抗原含量才出现下降趋势;37℃放置1周时开始下降,尤以Ⅰ型最为明显。结论制备的候选标准品满足国家生物标准物质的要求,可应用于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体外效力检测。

    2018年01期 v.31 52-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57 ]

临床研究

  • 犊牛腹泻大肠埃希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

    蔺旭光;马德慧;康桂英;李佳怡;牛天明;刘锴;

    目的对犊牛腹泻大肠埃希菌O-抗原血清型进行鉴定。方法收集内蒙古部分地区牛场患犊牛腹泻病的犊牛直肠内容物或粪便共165份,经细菌分离培养、动物致病性试验及16s RNA PCR检测,筛选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并进行O-抗原血清型鉴定。结果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165株,115株有致病性,除7株未能确定分型及3株自凝集外,其余105株鉴定为O-抗原血清型。结论大肠埃希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对流行病学调查及疾病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2018年01期 v.31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48 ]

技术方法

  • 猪弓形虫循环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寇金华;杨正涛;刘维建;高珺珊;李建华;张西臣;宫鹏涛;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方法利用抗弓形虫表面抗原3(surface antigen 3,SAG3)的单克隆抗体Anti-A-SAG3-7作为捕获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弓形虫SAG3的单克隆抗体Anti-A-SAG3-23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对方法的捕获抗体(1∶400~1∶6 400倍比稀释)、检测抗体(1∶400~1∶12 800倍比稀释)、血清稀释度(1∶10~1∶80倍比稀释)及封闭液的种类(5%脱脂奶粉、10%胎牛血清、5%BSA、1%BSA)进行优化,同时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精密性。采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广东和吉林地区的各94份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最佳检测条件为:捕获抗体Anti-A-SAG3-7及检测抗体HRP-Anti-A-SAG3-23稀释度均为1∶3 200,封闭液为1%BSA,血清稀释度为1∶80。该方法检测两份猪囊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达1∶640,批内及批间的变异系数(CV)均<11%。广东和吉林地区各94份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20.2%(19/94)和11.7%(11/94)。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精密性,可用于猪弓形虫CAg的检测。

    2018年01期 v.3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12 ]
  • 一种快速检测陶瓷羟基磷灰石层析过程中钙离子流失量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李继东;邓义熹;蒙国基;于玉根;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陶瓷羟基磷灰石(CHT)层析过程中钙离子(Ca~(2+))流失量的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分析钠离子(Na~+)和磷酸根离子(PO_4~(3-))的浓度对Ca~(2+)含量测定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影响。配制含不同浓度PO_4~(3-)(1、10、20 mmol/L)的缓冲液A、B、C,用该方法平行检测5次,验证该方法的线性、重复性、准确性。采用该方法检测CHT层析各步骤收获液中Ca~(2+)含量。结果 Na~+(0~100 mmol/L)和一定浓度范围(0~20 mmol/L)的PO_4~(3-)不影响Ca~(2+)含量测定试剂盒的检测结果。Ca~(2+)浓度在0~20 m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2)>0.99,5次检测结果的RSD<3%,准确性均为95%~105%。CHT层析过程中平衡和洗脱步骤每个柱体积(column volumn,CV)收获液中Ca~(2+)浓度的RSD均<3%。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性及准确性,可有效检测层析工艺中各步骤的Ca~(2+)流失量。

    2018年01期 v.3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3 ]

综述

  • Wnt信号通路与人类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张遥;任秀智;韩金祥;鲁艳芹;

    Wnt信号传导通路是一条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内且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的信号通路。该通路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极性及细胞的迁移和侵入产生影响,在多种器官的发育形成过程以及成体状态下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的改变与肿瘤的形成和发生、退行性疾病的发展以及干细胞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有更多新的研究表明,该通路与炎症发生、新生血管形成、免疫功能的维持以及创伤愈合和组织再生也有潜在性的联系。该通路正作为一个关键热点应用于上述各个领域的基础应用及药物开发研究中。本文在检索Pub Med上关于Wnt信号通路与人类疾病文献的基础上,从Wnt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其与人类纤维化疾病、代谢综合征、眼部疾病、肿瘤和骨相关疾病等方面的相关性,阐明Wnt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的重要调节作用及对维持诸多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形成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01期 v.31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1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382 ]
  • 禽坦布苏病毒的研究进展

    王贝贝;邓守全;马德慧;王学理;

    近年来,我国许多鸡、鸭主要养殖区相继出现以产蛋率急剧下降,卵巢出血为主要病变,以死淘率高、发病急、传播迅速为特点的禽类疾病。目前认为该病由一种新型的未分类黄病毒——坦布苏病毒引起,给中国的禽类养殖业造成了巨额损失。本文就禽坦布苏病毒病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基因组及编码蛋白、检测方法的建立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v.31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86 ]

专题报道

  • 2013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系统评价

    吴希文;王学海;邓立权;

    <正>为了解出血热监测系统的组织结构、工作程序及主要活动和支持功能情况,同时发现监测系统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更好地完善我省出血热监测系统,尽可能发挥其监测作用,更有针对性地调整监测方案及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监测系统评价方案,对2013年吉林省出血热监测系统开展评价工作[1-4]。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3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来

    2018年01期 v.31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0 ]
  • 北京市朝阳区2016年成人接种门诊设置现状及模式探讨

    白云骅;刘兆秋;郑东旖;王琳;许海东;贾滨;陈天京;芦强;杨立清;李丽;张彦利;张军楠;张政;李淑萍;

    <正>自1985年以来,北京市疫苗接种服务由700多家各类预防接种门诊承担。为了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从2004~2010年,北京市基本完成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门诊规范化建设成为预防接种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重要保证[1]。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区,截止2016年底,朝阳区共有80家免疫预防规范化门诊,均可提供成人疫苗预防接种服务。但截止2016年底,我国尚缺乏

    2018年01期 v.31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89 ]

消息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移动版上线了

    <正>为深度推进《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数字化转型,使期刊的资源得到广泛传播和利用,本刊已入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移动"域出版"平台,旨在更好地为业内同仁提供

    2018年01期 v.31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2 ]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生产用菌株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的遗传稳定性及理化性质的稳定性

    姬秋彦;顾琴;梁疆莉;衡燮;马艳;高娜;戴永娟;宋绍辉;史荔;孙明波;

    目的 对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生产用菌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遗传稳定性及理化性质稳定性进行研究,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疫苗生产用菌株的主代、工作代、疫苗生产用工作种子(P1)、P2、P3(P1后再传2代)的菌体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百日咳主要抗原组分[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外膜蛋白(pertactin,PRN)、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白喉主要抗原[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原液]、破伤风主要抗原[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in,TT)原液]的基因序列,克隆至p LB-Simple Vector,转化E.coli DH5α,测序后,运用DNAMAN软件与Gen Bank中登录的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相关方法,进行菌株理化性质稳定性检测。结果 生产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菌株的主代、工作代、P1、P2、P3的主要抗原基因序列大小及同源性与预期一致,理化性质稳定。结论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生产用菌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遗传稳定,理化性质稳定。

    2018年01期 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68 ]
  • 脂多糖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肝脏X受体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时序性影响

    张旭;武瑞;王建发;贺显晶;杨彬;徐丹丹;

    目的 分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体外生长及细胞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和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时序性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BMECs,用LPS(终浓度为10μg/m L)分别刺激BMECs 0、1、3、6、12、24和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BMECs中SREBP-1及LXR基因mRNA的时序性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BMECs 0、1、3 h后的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形态饱满,胞浆丰富,无任何肉眼可见变化;LPS刺激6 h后,BMECs开始出现明显收缩、变圆,细胞间隙增大,细胞突起减少。与LPS刺激0 h比较,LPS刺激BMECs 1 h后可显著下调LXR基因mRNA转录水平(P<0.05),刺激3 h后可显著下调SREBP-1基因mRNA转录水平(P<0.05),且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均于LPS刺激12 h时达最低,刺激24及48 h后LXR及SREBP-1基因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高于12 h,24和48 h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可对BMECs产生严重损伤,能有效抑制BMECs中SREBP-1及LXR基因mRNA转录水平,且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2018年01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5 ]
  • 人二倍体细胞株KMB-17细胞代次检测模型的建立

    李育中;陈晨;杨建波;杨勤兴;周海军;寸韡;

    目的 建立人二倍体细胞株KMB-17细胞代次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方法 将KMB-17细胞按照1∶2的分种率连续传代,以传代后再长满瓶为1代,取第22、25、28和30代KMB-17细胞,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端粒重复拷贝数(T)及单个拷贝基因(S),以T/S值表示不同代次KMB-17细胞的端粒长度。结果 第22、25、28和30代KMB-17细胞的T/S值分别为1 224±48、818±86、671±118和505±41,T/S值随细胞代次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KMB-17细胞代次与细胞端粒长度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即细胞代次越高,细胞端粒长度越短。

    2018年01期 28-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3 ]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中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效价分析

    陈振;马杰;巩艳艳;王晓伟;朱孟沼;

    目的 对目前市售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 H 4)(huma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中的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抗体效价进行筛查,为EV71相关疾病的被动免疫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24批IVIG制品中的EV71中和抗体效价,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24批IVIG制品中的EV71中和抗体效价为841.6~1 024.3 U/m L,比活为16 832~20 486 U/g Ig G。4个季度生产的IVIG中EV71中和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高发季与非高发季采浆生产的IVIG中EV71中和抗体效价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制品中EV71中和抗体效价可达50 000 U/瓶(蛋白浓度5%,50 m L/瓶),本研究为EV71相关疾病的被动治疗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2018年01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67 ]
  • 虹口区预防接种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案例分析

    钱晓华;杨彦基;李跃;徐巍;徐芳;

    目的 通过4例预防接种后发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apathic thrombocytopenit purpura,ITP)报告病例分析疫苗相关的ITP诊断标准,探讨降低ITP偶合症的相关措施。方法 查阅虹口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个案调查表及异常反应调查诊断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预防接种后发生4例ITP病例,经虹口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2例与疫苗接种相关,2例为偶合症。结论 应对医生和家长加强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宣传培训,发现异常及时就诊;疫苗相关的ITP诊断标准建议统一;对首次于门诊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的儿童,医生应注意问询儿童母亲孕期健康情况和儿童有无先天畸形、感染等,以尽可能减少ITP偶合症。

    2018年01期 59-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35 ]
  • 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相对抗原结合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秦海艳;熊颖;黄峥;乔玉玲;陈继军;安晨;庄超;毛晓燕;

    目的 建立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相对抗原结合活性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测定3种人淋巴瘤细胞(MC/CAR、HUT78、RAMOS)CD52抗原的表达率,选择CD52表达率最高的作为靶细胞。以系列稀释的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的参比品和供试品作用表达CD52抗原的人淋巴瘤细胞,FITC标记的兔抗人Ig G结合人淋巴瘤细胞上的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几何荧光均数。通过四参数方程拟合,计算参比品和供试品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相对结合活性。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性、线性范围和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 淋巴瘤MC/CAR细胞CD52抗原表达率最高,确定该细胞为靶细胞。CD52抗原与无关抗体不存在特异性结合;重复3次测定不同理论相对结合活性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参比品的回收率在97.4%~111.9%之间,相对结合活性及回收率的RSD值均在10%以内;同一实验人员于同一天6次重复检测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相对结合活性在86.93%~114.42%之间,RSD值在10%以内,3 d内不同实验员分别检测5个效价样品的相对结合活性的RSD在20%以内;在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理论效价50%~150%范围内,与相对结合活性呈良好的线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1.045 2 x-1.082,R2为0.992 1;MC/CAR细胞在第28代时仍适用于抗CD52抗体相对结合活性的测定。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性、精密性、线性和耐用性,且操作简便,可用于重组抗CD52抗体抗原结合活性的常规检测。

    2018年01期 67-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02 ]
  • 应用固定床式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制备慢病毒

    徐文涛;解国放;解正刚;

    目的 研究应用固定床式生物反应器制备慢病毒的工艺。方法 分别在2个1.5 L固定床式生物反应器中,加入50 g片状载体,接种293T细胞,当细胞生长3 d,细胞密度达1.0~1.5×10~7个/m L时,使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作为转染介质转染质粒制备慢病毒;分别根据葡萄糖消耗进行换液培养收获和连续灌流收获病毒原液,采用逐孔稀释滴度测定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换液培养共收获6 L慢病毒原液,收获时间持续5 d,病毒滴度最高可达5.13×10~7 TU/m L;连续灌流培养共收获9 L慢病毒原液,收获时间持续8 d,病毒滴度最高可达2.62×10~8 TU/m L。结论 用固定床式生物反应器连续灌流培养可用于临床级别的慢病毒制备。

    2018年01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16 ]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研究进展

    罗玉梅;张立羽;刘芳;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是含有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的蛋白质激酶,目前发现ERK1~ERK5共5个亚族,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内。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转导系统组成部分之一,ERK信号通路可通过磷酸化多种底物蛋白在细胞生长、分化、应激及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ERK信号通路在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肿瘤细胞及淋巴细胞中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8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396 ]
  • 2009~2016年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批签发汇总及质量分析

    王剑锋;英志芳;徐康维;江征;李长贵;

    <正>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对控制和消灭脊灰作出了巨大贡献[1]。但OPV使用后有极低的概率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

    2018年01期 97-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3 ]
  • 疫苗生产溶液管道化输送智能无菌配液终端的设计及应用

    陶泓;邵聪文;黄成;张云昆;李海巍;刘富宝;贾亚兴;

    <正>通常二倍体细胞培养采用细胞工厂静置培养或大瓶旋转培养技术,规模化生产溶液的输送量非常大,转运所使用的移动罐也较多,跨越洁净区域培养液的输送、溶液分配过程的保温以及使用后转运容器的清洗灭菌等均存在问题,且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使用管道化输送系统可解决上述问题,而分配终端的清洗灭菌及控制是该系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疫苗生产程序化溶液管道输送及智能无菌配液终端的设计方法,对疫苗产业化推广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2018年01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