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疫苗研究

  •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疫苗株WM84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陈晓琦;魏树源;肖健;桂金柱;祁春华;姚新欣;朱凌毅;宰家敏;郭长福;张曦;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疫苗WM84株(以下简称WM84株)全基因序列,并与Jeryl Lynn(JL)株和腮腺炎病毒各基因型进行比对。方法 WM84株原始毒株于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上连续传代至7代,观察每代病毒的培养特性,测定第7代病毒全基因序列,用MEGA 4.1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与JL株的差异,用MEGA 4.1软件的相邻连接方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各基因型腮腺炎病毒的系统进化树。结果 WM84株原始病毒在CEF上连续传7代的各代病毒的培养特性基本稳定。WM84株与JL2及JL5株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0%和97.17%。WM84株与JL2株比较,核衣壳蛋白(N)、磷酸化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小疏水蛋白(SH)、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大蛋白(L)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为99.94%、99.92%、99.91%、99.81%、98.84%、99.94%、100%;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100%、100%、99.73%、99.44%、98.23%、100%、100%。WM84株与JL5株比较,N、P、M、F、SH、HN、L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59%、96.84%、97.93%、97.02%、94.01%、97.02%、97.6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72%、94.27%、98.39%、97.36%、90.82%、97.57%、99.42%。WM84株与JL2、JL5株SH蛋白的第29位和第48位氨基酸位点上无差异。WM84、JL2和JL5株均为A基因型,WM84株与JL2株的遗传距离低于与JL5株的遗传距离。结论 WM84株CEF 7代病毒与JL2株的同源性较高,其致病性、中和活性相关位点均未发生改变,表明WM84株具有稳定的免疫原性,其制备的疫苗安全有效。

    2015年11期 v.28 1113-1117+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的影响

    吕文利;赵新华;李毅;张威;

    目的分析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疫苗的冻干工艺、保障产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半成品,分为4组,每组10批次,采取不同的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进行冷冻干燥,检测冻干疫苗的病毒滴度、残余水分及外观,分析不同的冻干保温温度和时间对疫苗质量的影响。结果 4组各10批冻干疫苗的病毒滴度均在5.7 lg PFU/ml以上;水分含量均低于3%的标准要求,疫苗外观均能达到本公司质量标准。以(23±1)℃冻干10 h对疫苗的综合影响最小,(24±1)℃冻干10 h对疫苗病毒滴度的影响最大,而冻干疫苗中的残余水分随冻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冻干参数对疫苗质量存在明显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时间参数,温度低有利于疫苗活性的保护,温度高有利于水分的干燥;时间短有利于疫苗的活性,时间长有利于水分的干燥。因此,在保证外观的前提下,应综合验证冻干条件对不同疫苗的影响,采取合适的冻干时间和温度,以保障疫苗质量。

    2015年11期 v.28 1118-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狂犬病病毒CTN株反向遗传系统的改造及拯救

    解庭波;明平刚;唐芳;黄思佳;沈智俊;王月;徐葛林;严家新;

    目的对狂犬病病毒CTN株反向遗传系统进行改造,并拯救改造后的狂犬病病毒。方法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对狂犬病病毒CTN株G蛋白的第194位和333位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后的G蛋白基因替换原有反向遗传系统中的G蛋白基因,同时对突变后的G蛋白基因进行拷贝,分明构建含有1、2和3个改造后G蛋白基因全长序列的感染性克隆,并将其分别与辅助质粒共转染BSR细胞,采用直接免疫荧光实验(DFA)和RT-PCR法鉴定重组病毒。结果 G蛋白的第194位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第333位谷氨酰胺突变为谷氨酸,获得含有1、2和3个突变后G蛋白基因的狂犬病病毒CTN株反向遗传系统,并拯救出重组狂犬病病毒。结论成功对狂犬病病毒CTN株反向遗传系统进行了改造,并拯救出了重组病毒,为研制安全、稳定、高效的新型狂犬病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2015年11期 v.28 1121-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人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a/3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李攀;张成;杨思达;崔成成;刘志成;曾韦锟;黄芬;井申荣;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非结构蛋白nsP1a/3,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酶切质粒nsP1a/3-pCDNA3.1,获得nsP1a/3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nsP1a/3-pET-28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DE3),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表达的重组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后,经腹腔免疫SD大鼠,共4次,最后1次免疫7 d后,经心脏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多抗效价,Western blot鉴定多抗的特异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nsP1a/3-pET-28a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500,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为86.6%,浓度为1.26mg/ml;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可达1∶30 000,且特异性较好。结论成功地原核表达、纯化了HAstV非结构蛋白nsP1a/3,并制备了特异性良好的鼠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nsP1a/3蛋白在病毒侵染靶细胞时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2015年11期 v.28 1127-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实壳病毒颗粒与空壳病毒颗粒免疫原性的比较

    张夫坤;卢佳;吴杰;王泽鋆;季雅琪;郑晓丽;申硕;

    目的比较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实壳病毒颗粒(full particle,FP)和空壳病毒颗粒(empty particle,EP)的免疫原性。方法以CVA16病毒株CVA16-L731感染Vero细胞,采用10层细胞工厂培养工艺培养病毒,收获液经离心纯化后,用甲醛灭活,获得灭活纯化的CVA16-L731 FP和EP。采用BCA法检测CVA16-L731 FP和EP的蛋白浓度,4%~12%SDS-PAGE、Western blot及透射电镜对CVA16-L731 FP和EP进行鉴定。以氢氧化铝为佐剂,分别以EP、FP、EP/FP为抗原,于第0、14、28天经后肢肌肉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于0、7、21、35、49、63、77、91 d对小鼠进行眼眶采血。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Ig G抗体滴度,母传抗体保护试验检测CVA16-L731 FP和EP的垂直保护效果。结果纯化后的CVA16-L731 FP和EP的蛋白浓度分别达到420和150μg/ml;CVA16-L731 FP可见4条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34 000(VP1)、26 000(VP2)、24 000(VP3)和8 000(VP4)的条带,CVA16-L731 EP可见3条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36 000(VP0)、34 000(VP1)和24 000(VP3)的条带;CVA16-L731 FP和EP的纯度均可达95%;CVA16-L731 VP1兔多抗可与FP及EP的VP1、CVA16-L731 VP2兔多抗可与FP-VP2及EP-VP0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VA16-L731FP和EP分别为内部不可被磷钨酸负染的FP致密圆形颗粒和内部可被磷钨酸负染的黑色EP圆型颗粒。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第1次免疫后各抗原免疫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第2次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和血清特异性Ig G水平均显著升高;第3次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均无明显变化,但血清特异性Ig G水平均明显升高;第3次免疫后的63 d内,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均无显著变化。各抗原免疫组乳鼠存活率均为100%。结论CVA16-L731 FP和EP均能诱导小鼠持续产生较高水平的血清中和抗体和特异性Ig G抗体,且母传抗体可保护2日龄乳鼠抵抗CVA16-S315的致死性攻击,为CVA16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5年11期 v.28 1132-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培养基中氯化钠对百日咳杆菌CS株生长及百日咳毒素表达的影响

    李应伟;刘晓凤;周晓舟;夏永;

    目的探讨培养基中氯化钠(Na Cl)对百日咳杆菌CS株生长及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表达的影响,确定最适PT表达的Na Cl加入方式。方法以MSS为起始培养基,补加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接种生产用百日咳杆菌Ⅰ相CMCC58003(CS株)后,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样;分别于接种菌种后不同时间补加Na Cl至7.5 g/L,于培养结束时(39 h)取样;分别于接种菌种后0和25 h时补加Na Cl至7.5 g/L,培养不同时间取样。上述样品分别测定菌浓度及PT表达量。结果起始培养基中Na Cl浓度越高,细菌生长越缓慢,菌浓度增加时间也越长,起始培养基中Na Cl浓度为7.5 g/L时,培养上清中PT表达量最高,达6.61μg/ml,比对照培养基(MSS)提高了15.6%。培养过程中在25 h时补加Na Cl,培养结束时PT表达量最高,为8.64μg/ml,比对照培养基(MSS)提高了43.28%,比0 h时补加Na Cl提高了26.13%。在25 h时补加Na Cl后,细菌的菌浓度增长期比MSS培养基培养延长了2~3 h,比0 h时补加Na Cl缩短了1~2 h,菌浓度在培养的中后期明显高于0 h时补加Na Cl,PT表达周期与生长曲线基本平行,当细菌生长进入衰退期时,PT也随之开始逐步降解。结论在培养前期,可采用含2.5 g/L Na Cl的MSS培养基使菌体快速生长,当进入抗原PT表达期后,可通过补加Na Cl来提高PT转录活性,从而提高PT的产量。

    2015年11期 v.28 1138-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酵母源金属硫蛋白对急性铅中毒小鼠的排铅及过氧化损伤修复作用

    徐炳政;张东杰;王颖;张桂芳;陈纯琦;王欣卉;

    目的探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种构型酵母源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急性铅中毒小鼠的排铅及过氧化损伤修复作用。方法一次性经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100 mg/kg),构建急性铅中毒小鼠模型,另设正常对照组(NOR组,注射生理盐水0.2 mg/kg)。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11组:模型对照组(Mo D组,注射生理盐水0.2 mg/kg)、阳性对照组[二巯基丁二酸(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组,注射DMSA 0.16 mg/kg]、动物源MT(Zn-MT)低(0.16 mg/kg)、中(0.2 mg/kg)、高(0.24 mg/kg)剂量组、MT-Ⅰ低、中、高剂量组、MT-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2 h后,小鼠每天同一时间一次性灌胃给药0.2 ml,连续14 d。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形态特征及体重变化。末次给药24 h后,每组随机选取5只小鼠,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各组其余5只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液中矿物元素铅的含量。结果小鼠急性铅染毒后,体重升高程度显著下降(P<0.05),灌胃给药14 d后,仅DMSA组小鼠中毒症状改善,体重与NOR组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处理组小鼠体重与Mo 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T处理组比较,DMSA组小鼠血铅含量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Mo D组比较,MT处理组小鼠血铅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呈显著的量效关系(P<0.05),MT-Ⅰ与Zn-MT排铅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MT-Ⅱ(P<0.05)。3种MT处理组小鼠血清中MDA、SOD及GSH-Px水平驱于正常(P<0.05),其中MT-Ⅰ与MT-Ⅱ组小鼠血清中MDA水平显著低于Zn-MT组(P<0.05),SOD与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构型的酵母源MT对急性铅中毒小鼠具有显著的排铅效果,与动物源MT效果类似,并能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从而修复铅致机体过氧化损伤。

    2015年11期 v.28 1142-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一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江艳华;王联珠;李风铃;翟毓秀;姚琳;

    目的从贝类样品中分离一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从贝类样品中分离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观察噬菌斑特征;利用聚乙二醇8000浓缩噬菌体颗粒,Cs Cl等密度梯度离心纯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磷钨酸负染的噬菌体大小和形态,酚-氯仿法提取噬菌体核酸,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分析其核酸类型;常规方法分析噬菌体的热稳定性、最适培养温度、最适盐浓度、p H稳定性及对氯仿、乙醚的敏感性,并测定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绘制一步生长曲线。结果分离获得了一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Vp JYP1;其噬菌斑中心透明区域直径为1.5~2.5 mm,外有晕圈,直径为8~11 mm;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结构,直径约60 nm,尾部宽约8 nm,长约20 nm,按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分类标准,其符合短尾病毒科(Podoviridae)特征;Vp JYP1核酸为双链DNA;生物学特性分析显示,Vp JYP1在40~60℃稳定,最佳培养温度为36℃,最适盐浓度为3%~4%,在p H 5~11稳定,对氯仿、乙醚均不敏感,最佳MOI为0.0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为5 min,裂解期约为45 min,裂解量约为110。结论分离得到的Vp JYP1属于短尾病毒科裂解性噬菌体,具有副溶血性弧菌生物抑菌剂的应用潜力。

    2015年11期 v.28 1147-1152+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治疗性制剂

  • 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确证

    刘景会;刘玉林;刘晨;徐晓明;杨红育;李利;

    目的对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 GH)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结构确证。方法取rh GH工程菌菌体,进行初步纯化(低渗抽提法、盐析法)及层析纯化(Sephadex G-25分子排阻层析、DEAESephadex.F.F离子交换层析、Phenyl-Sepharose.F.F疏水层析、Phenyl S-100HR分子排阻层析),收集纯化产物,进行15%SDS-PAGE分析、相关蛋白含量检测、高分子蛋白含量检测,并进行分子量检测、氨基酸组成分析、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C-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等电聚焦电泳。结果纯化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2 125,纯度可达99.5%以上,rh GH蛋白总收率为13.36%,相关蛋白含量为1.55%,高分子蛋白含量低于0.1%;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N-末端氨基酸序列、C-末端氨基酸序列及等电点等均与rh GH国际标准品一致。结论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rh GH蛋白,该纯化工艺简单、高效,为本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015年11期 v.28 1153-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雷公藤红素对卵巢癌SKOV3/DDP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安申;王丹丹;赵玉杰;张蕴莉;肖建英;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celastrol)对卵巢癌顺铂(cisplatin,DDP)耐药细胞SKOV3/DDP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SKOV3/DDP细胞增殖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SKOV3/DDP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SKOV3/DDP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细胞划痕试验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SKOV3/DDP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体外侵袭试验检测不同雷公藤红素对SKOV3/DDP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DDP细胞中凋亡及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雷公藤红素作用后,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上升(P<0.05);镜下观察SKOV3/DDP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迁移距离明显减小(P<0.05);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SKOV3/DDP细胞中Cyclin A、p-AKT、NF-KB、MMP-2、MMP-9和P-G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对SKOV3/DDP细胞抑制作用显著,为临床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2015年11期 v.28 1157-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纳米氧化铈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李宁;王春燕;郑辉;邵帅;佟鹏;齐雪松;曲功霖;田梅;苟巧;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铈(nm-Ce O2)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等体积双蒸水)、阳性药组[九州虫草2 000 mg/(kg·次)]、nm-Ce O2高、中、低剂量组[300、100、33.33 mg/(kg·次)],共5组,各组荷瘤裸鼠均经口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17 d,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计算肿瘤体积(VT)、肿瘤生长抑制率,称量肿瘤重量,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 beling,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nm-Ce O2各剂量组均具有抑制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并能促进瘤细胞的变性、坏死和凋亡(P<0.05)。nm-Ce O2高剂量组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低于阳性药组(P<0.05),但nm-Ce O2高、中剂量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高于阳性药组(P<0.05)。结论 nm-Ce O2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2015年11期 v.28 1163-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欢迎关注《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微信公众号

    <正>《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微信公众号现已上线,欢迎各位专家、作者、读者以及同仁莅临交流指导。

    2015年11期 v.28 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四届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国际会议(ICBB2015)第二轮会议通知

    <正>由国际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协会主办,香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哈佛医学院神经科学统计研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韦洛尔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The Peter Osypka Institute for Pacing and Ablation联合举办的第四届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国际会议定于2015年12月11~13日在新加坡召开。本次大会旨在为该领域科研人员提供交流、探讨以及合作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从事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以及其它相

    2015年11期 v.28 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诊断制剂

  • 一种HBV/HCV/HIV多重PCR血筛试剂的性能评价

    何培德;魏蒙;叶小书;林涛;赖元元;张燕;曾飞翔;

    目的评价Cobas Taq Screen MPX Test version 2.0试剂(以下简称MPX V2.0)在cobas s 201核酸血液筛查系统上检测原料血浆HBV DNA、HCV RNA及HIV RNA的性能。方法利用国际标准品,对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耐受性、不同基因型检测能力、重复性、抗交叉污染能力及其对阳性混合样本的拆分检测能力进行验证,并对15 273份原料血浆进行检测,统计检测结果无效率,综合评价该试剂的性能。结果该试剂检测HBV、HCV及HIV-1的灵敏度分别为2.44、8.07和47.21 IU/ml;特异性均为100%;HBV A~G 7种基因型均能在3倍灵敏度被检出,HCV及HIV-1各基因型均能被检出;HBV、HCV及HIV-1 3倍灵敏度样品和阴性样品用不同批号的试剂,在不同时间均能准确检测;低浓度HBV、HCV及HIV-1样品检测Ct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1%、1.80%和2.39%;抗交叉污染试验中无交叉污染发生;阳性混合样本(96混)能被准确拆分;15 273份原料血浆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0.33‰(5/15 273),未检出HCV和HIV阳性样品;检测批无效率和样品最终结果无效率分别为2.56%和0.66%。结论MPX V2.0试剂灵敏度高,能检测国内流行基因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耐受性、重复性和抗交叉污染能力,满足《欧洲药典》和FDA对HBV、HCV和HIV核酸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原料血浆的核酸筛查。

    2015年11期 v.28 116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人体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吴金妍;柴文清;储艳;王琰;

    目的观察2008年变更流感毒株后制备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人体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海县≥6月龄的健康人群(按年龄分为6月龄~3岁、4~12岁、13~17岁、18~60岁、>60岁组)作为观察对象,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分别于接种疫苗后30 min、6 h、24 h、48 h和72 h,进行安全性观察;在免疫前和免疫后4周,采集部分观察对象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病毒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检测血清抗体滴度,计算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共接种疫苗559人(观察654人次),体温反应共发生8例(1.22%),局部反应7例(1.07%),全身其他反应8例(1.22%),所有症状均为一过性,未使用药物治疗,次日观察自行消退。共采集观察对象213份双份血清,各组免前抗体阳转率,H1N1型在93.8%~100%之间,H3N2型在9.76%~57.14%之间,B型在64.58%~100%之间;免后抗体阳转率,H1N1型为100%,H3N2型在64.58%~100%之间,B型均为100%;免后抗体GMT增长倍数,H1N1型为5.50~16.00倍,H3N2型为9.63~39.33倍,B型为4.12~24.85倍。结论变更流感毒株后制备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人体后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良好。

    2015年11期 v.28 1173-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水痘疫苗2剂接种程序对北京市朝阳区水痘发病的影响

    杨立清;李丽;张楠;贾滨;刘芳;时念民;

    目的分析水痘疫苗实行2剂接种程序对北京市朝阳区水痘发病的影响。方法实施2剂接种程序后,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水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12岁儿童2013、2014年水痘发病率较2010、2011年下降了73.41%,<4岁和>12岁人群发病率下降了18.75%;4~12岁儿童总发病构成比由2010、2011年的48.33%降至2013、2014年的29.09%;2014年全年疫苗销量85 752支,较2010、2011两年的平均销量增长了1.19倍,随疫苗销量上升,发病数呈下降趋势;2013、2014出现的水痘病例数较2010、2011年降低,暴发疫情数量下降;总体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的已达50%以上,暴发疫情病例中突破病例占比高于普通病例。结论水痘疫苗采用2剂接种程序后,接种人群的总体发病大幅下降,免疫效果优于1剂接种程序。

    2015年11期 v.28 1177-1179+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2005~2014年鞍山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徐绍和;陈艳军;冯晓菲;

    目的对2005~2014年鞍山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掌握鞍山市风疹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05~2014年鞍山市确诊风疹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鞍山市共报告风疹病例1 923例,男女性别比为1.47∶1,年平均发病率为5.24/10万,流行周期为4年,发病呈明显季节性,3~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8.92%;城市为风疹发病高发地区,占总病例数的63.13%;15~1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8.17%;发病主要集中在学生,占总病例数的65.09%;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结论 2012年鞍山市将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风疹疫情明显下降,保持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高接种率,适时开展学生人群风疹疫苗查漏补种,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学校暴发疫情处置等措施,是控制和消除风疹的最有效手段。

    2015年11期 v.28 1180-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技术方法

  •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蛋白皮肤试验与体外干扰素γ检测方法的比较

    都伟欣;崔颖杰;卢锦标;杨晰朦;杨蕾;丁敏;沈小兵;苏城;王国治;

    目的对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 Da蛋白(以下简称重组11k Da蛋白)皮肤试验与体外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3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重组11k Da蛋白和TB-PPD的同体双臂皮肤试验,分别于不同前臂皮内注射0.1 ml重组11k Da蛋白(10μg/ml)和0.1 ml TB-PPD(50 IU/ml),注射后24、48、72 h测量志愿者皮肤反应(硬结和红晕)的两个直径(最大径和最大径的垂直径),并取其均值。于皮肤试验前采集32名志愿者的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重组11k Da蛋白皮肤试验与体外IFNγ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注射72 h后的硬结反应统计重组11k Da蛋白皮肤试验中阳性人数为8名,阳性率为25%,TB-PPD皮肤试验中阳性人数为24名,阳性率为75%,其中强阳性人数为8名;体外IFNγ检测(T-SPOT.TB)阳性人数为7名,阳性率为22%。重组11k Da蛋白皮肤试验结果和体外IFNγ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Fleiss Kappa值=0.913),这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远低于TB-PPD皮肤试验(Fleiss Kappa值=0.266)。结论重组11k Da蛋白皮肤试验的检测结果与体外IFNγ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有潜力成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的新筛查方法。

    2015年11期 v.28 1183-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TritonX-114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李育中;毕研伟;闫玲梅;肖红剑;寸韡;

    目的建立测定生物制品中Triton X-114残留量的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先对Triton X-114进行光谱扫描,用所得到的特异吸收峰来初步检测Triton X-114的残留量,再根据Triton X-114与苯酚发生反应并产生具有一定浊度的复合物,且浊度与Triton X-114的浓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测定340 nm处吸光度值,建立测定Triton X-114残留量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稳定性、准确性、精密性验证。考察核酸和蛋白对Triton X-114含量测定的影响,并分别采用紫外吸光法和建立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的Triton X-114含量。结果 Triton X-114在280 nm左右有特异吸收峰,可通过测定280 nm处的吸光度值来初步测定Triton X-114的残留量;利用Triton X-114与苯酚发生反应后产物的A340值来测定Triton X-114含量的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1%~0.007%,检测下限为0.001%;建立标准曲线后,每间隔5 min测定1次A340值,各浓度标准品A340值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5%;低(0.001%)、中(0.003%)、高(0.006%)浓度Triton X-114溶液连续测定3次,每个浓度平行测定9组的CV值均<5%,回收率均>100%;核酸和蛋白对该方法测定Triton X-114的含量无影响;4份样品经两种方法检测的试验内CV值均<10%。结论可采用280 nm紫外吸收法初步测定Triton X-114的含量,但该法灵敏度低,易受干扰;而采用Triton X-114与苯酚反应后检测其产物浊度的方法来测定Triton X-114的残留量,稳定性、精密性良好,准确性高,可用于生物制品中Triton X-114残留量的检测。

    2015年11期 v.28 1187-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差异火箭免疫电泳定量检测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游离多糖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侯亚莉;于旭博;刘方蕾;杨英英;吴兵;刘佳;王晶;毛睿;谢贵林;

    目的建立差异火箭免疫电泳(differential 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DRIEP)定量检测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游离多糖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制备非均一性抗体琼脂糖凝胶,建立脑膜炎A群、C群、Y群、W135群游离多糖的DRIEP定量检测法,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分离效果、线性、重复性及稳定性进行验证。分别采用DRIEP法及DOC沉淀化学法对11批各群脑膜炎球菌单价结合物进行检测。结果各群多糖抗原只与其相应特异性抗体发生结合,无交叉反应;各群结合物或混合物中的TT可完全与多糖分离;A群、W135群游离多糖定量对照品在2.5~20μg/ml范围内,C群、Y群游离多糖定量对照品在2~10μg/ml范围内,与沉淀峰高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均>0.99;各群单价结合物的9次检测结果的CV值均<15%;多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各群游离多糖含量均比较接近。DRIEP法检测值较DOC沉淀化学法高约1/2倍,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高低趋势具有相似性。结论DRIEP法可用于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游离多糖的定量检测,提高了该疫苗的质控水平。

    2015年11期 v.28 1193-1197+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

    邱野;李帅;李婷婷;张波;徐志强;邱璐;张雪楠;杨红育;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超纯水(体积比1∶1);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进样量:5μl。对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检测限、准确性、精密性验证。用验证后的方法检测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的苯酚残留量。结果供试品溶液中加入60μg/ml的苯酚对照品溶液和间甲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为99.9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139 3%;在1~60μg/ml范围内,苯酚对照品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869 19 X+1.082 34 e-1,r=0.999 96;按照信噪比(S/N)≥3确定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苯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5%和97.03%,RSD分别为0.025%和0.796%;供试品溶液5次检测结果的RSD为1.485 9%。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的苯酚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890μg/ml的要求。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快速、简便,且专属性、线性、准确性、精密性良好。

    2015年11期 v.28 1198-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优化及验证

    潘勇兵;张雅婷;张银川;宋桂芝;桂芳;闭兰;

    目的优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对TNF-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中的结晶紫染色液浓度、细胞浓度、放线菌素D(Act D)浓度及TNF-α杀伤浓度进行优化,并对该方法的精密度及专属性进行验证。绘制质量控制图,对抗TNF-α单克隆抗体样品进行20次重复检测。结果结晶紫染色液、细胞浓度、Act D和TNF-α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2%、1.5×105个/ml,1 ng/ml和0.8μg/ml。同一人员于不同日6次重复测定参考品的半数有效浓度(ED50)均值为(44.18±6.858)ng/ml,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5.522%;不同日由3位不同人员重复测定参考品的ED50均值为(41.19±3.05)ng/ml,RSD值为7.40%;在TNF-α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抗TNF-α单克隆抗体和阳性对照Humira浓度的降低,细胞的存活率随之降低,其他抗体无此现象。抗TNF-α单克隆抗体样品的20次测定结果均成立。结论成功优化了抗TNF-α单克隆抗体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的条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及专属性。

    2015年11期 v.28 1202-1205+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离子交换层析制备人凝血因子Ⅷ方法的建立及保护剂配方的筛选

    牟蕾;鲁涛;王黔川;李伟;余伟;

    目的建立一种离子交换层析结合病毒灭活方式获得人凝血因子Ⅷ(FⅧ)的方法,并筛选其保护剂配方。方法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法及离子交换层析法对血浆来源的冷沉淀进行纯化,经S/D和80℃72 h干热两步病毒灭活法进行病毒灭活,验证灭活效果,并筛选最佳保护剂配方。结果聚乙二醇沉淀后的FⅧ纯度较新鲜血浆提高了约110倍,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FⅧ纯度提高30倍以上;S/D和80℃72 h干热法的灭活效果良好。最佳保护剂配方为0.01 mol/L枸橼酸钠、0.001 mol/L氯化钙、8 mg/ml白蛋白和40 mg/ml盐酸精氨酸。结论该方法可制备纯度较高、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的FⅧ制品,确定的保护剂配方对干热灭活的耐受性良好。

    2015年11期 v.28 1206-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破伤风抗毒素效价测定方法检测结果差异的分析

    夏强;于文影;朱晶;林红娟;阮黄松;王馨莹;陈维金;

    目的分析《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越南药典》(2010版)方法测定破伤风抗毒素效价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分别采用《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越南药典》(2010版)规定的破伤风抗毒素效价检测方法(小鼠试验法),同步测定10批破伤风抗毒素供试品效价,比较结果差异;交换两种方法所用的稀释液,进行重复测定。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测定结果比《越南药典》(2010版)方法高800~1 000 IU/ml;交换两种方法稀释液后,《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供试组和对照组小鼠于注射48 h内全部死亡,《越南药典》(2010版)方法供试组和对照组小鼠于注射96 h后无发病症状,两种方法均不成立。结论《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越南药典》(2010版)方法,稀释液的不同是导致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的原因之一。

    2015年11期 v.28 1211-1213+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生产用地鼠易感病毒ELISA检测方法的优化及验证

    唐溯;杨锣;徐永革;李坤;潘海龙;孟丽;

    目的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生产用地鼠易感病毒ELISA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将ELISA方法进行优化后,检测地鼠血清中的呼肠孤病毒3型(reovirus 3,Reo3)、小鼠肺炎病毒(pneumonia virus of mice,PVM)、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V)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验证该方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性及特异性,并根据WHO/VSQ/97.02的要求,制定验证参数的可接受标准。结果优化后的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中间精密性及特异性,各项验证参数均达到预先设定的可接受标准。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质量控制。

    2015年11期 v.28 1214-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保健食品中3种病原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韩来辉;王潇;李井涛;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multiplex PCR,m PCR)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以提取的各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Gen Bank中登录的沙门菌inv A、志贺菌ipa H、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及确定的反应条件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3%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验证。将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量混合后,进行10倍系列稀释,加至10批无病原菌蛋白质粉和10批无病原菌减肥茶样品匀浆中,用建立的方法进行PCR扩增,并与GB常规生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确定m 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0μl,d NTPs 2.5μl,Taq DNA酶0.6μl,上下游引物各1.5μl,Mg2+1.0μl,补加dd H2O至25μl。10株细菌中,沙门菌、2株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扩增结果为阳性,其他菌株为阴性,inv A、ipa H、nuc基因扩增片段与Gen Bank登录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9%和100%;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均能在101~105 CFU/ml浓度时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5个浓度混合菌液扩增产物均可见特异性反应条带。该方法扩增出10批人工添加细菌蛋白质粉和10批人工添加细菌减肥茶中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检出限均为102 CFU/ml,与GB常规生化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保健食品中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满足不同检验机构快速、准确检测保健食品中多种病原微生物样品的实际需要。

    2015年11期 v.28 1219-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IgG-Fc融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陈沁韵;万延民;张晓燕;

    IgG-Fc融合蛋白是将生物活性蛋白与IgG的铰链区和Fc片段进行基因重组而表达的融合蛋白。IgG-Fc融合蛋白不仅可发挥所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还赋予其类似抗体的特性,包括延长血浆半衰期以及Fc片段特有的一系列效应功能,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合理优化IgG-Fc融合蛋白是未来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IgG亚类作为融合载体,采用Fc片段单个或多个氨基酸序列修饰、糖基化改造等,提高融合蛋白的血浆半衰期、优化融合蛋白的效应功能,最终达到最佳免疫治疗效果。本文对IgG-Fc融合蛋白的功能、相应优化策略作一综述,并介绍了其临床研究现状。

    2015年11期 v.28 1223-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0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森林脑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邱宇鹤;王轶文;何淑云;

    森林脑炎作为最常见的蜱传疾病,已成为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接种疫苗是森林脑炎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本文对森林脑炎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森林脑炎疫苗的应用及意义。

    2015年11期 v.28 1228-1230+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专题报道

  • 接种疫苗偶合幼儿急疹伴热性惊厥2例报告

    沈金花;陆红梅;

    <正>幼儿急疹是婴幼儿中较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偶尔会引起热性惊厥。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5月和7月先后接到2名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幼儿急疹伴热性惊厥的报告,情况如下。1病例概况病例1,男,2012年5月5日出生,为外来散居儿童。该患儿于2014年5月10日上午8时在松江区A接种门诊接种了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由默沙东公司生产,批号为V1449,有效期至2014

    2015年11期 v.28 1231-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