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疫苗研究

  • HIV-1 CRF07_BC毒株gp41重组DNA-蛋白疫苗的制备及免疫

    王妮丹;罗振武;孙红岩;何彦平;邵一鸣;郝彦玲;

    目的制备中国HIV-1流行株CRF07_BC膜蛋白gp41重组DNA-蛋白疫苗,并观察其在BALB/c小鼠中的免疫效果。方法从CRF07_BC毒株(CN54)中扩增gp41胞外段,删除抗原决定环loop区(the immune dominant loop region),引入T569A和I675V两个突变位点,制备含N-端七价重复序列(N-terminal heptad repeat,NHR)、C-端七价重复序列(C-terminal heptad repeat,CHR)和近膜区(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MPER)的重组疫苗,以未改造的gp41相应区域为对照免疫原。使用DNA疫苗初免-蛋白疫苗加强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最后一针免疫后4周,经小鼠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结合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水平、线性表位抗体水平。结果 CN54 gp41野生型及改造型重组DNA疫苗质粒和原核蛋白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均构建正确;CN54 gp41W和CN54 gp41M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在12 000~15 000之间,纯化的重组蛋白可被豚鼠抗gp140阳性血清识别。CN54M组(CN54 gp41改造抗原组)诱导出较高的结合抗体水平,而线性表位抗体水平明显低于CN54W组(CN54 gp41未改造组),两组均未检测出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水平。结论 CN54 gp41改造抗原经DNA疫苗初免-蛋白疫苗加强免疫小鼠,可产生较高的结合抗体,且主要是针对空间构象表位,但不具有中和能力。

    2014年09期 v.27 1113-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呼吸道合胞病毒表位重组蛋白F1-F/M2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

    胡兵;方志正;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表位重组蛋白F1-F/M2,并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为RSV亚单位疫苗的研制、疫苗所致免疫病理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改造,在其GST标签前制造一个HindⅢ酶切位点;从RSV long株中扩增F1片段,从质粒pET28a-G1-F/M2中扩增F/M2基因片段,并在克隆载体pUC19的辅助下,将F1-F/M2基因连接至改造后的pGEX-6p-1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F1-F/M2,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6×His-tag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后,经尿素浓度梯度透析复性,SDS-PAGE分析其纯度,BCA法检测其浓度,Western blot法分析其反应原性。将纯化的重组蛋白F1-F/M2经铝佐剂乳化后,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共3次,间隔10 d,末次免疫后10 d,采用空斑减少试验检测小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和鼻腔冲洗液中抗RSV中和抗体水平;取小鼠脾脏,分离脾单个淋巴细胞,采用ELISAPOT技术检测重组蛋白诱导产生IFNγ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F1-F/M2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F1-F/M2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 8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几乎全部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的纯度约为90%,浓度为0.42 mg/ml,可与小鼠抗RSV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蛋白F1-F/M2能诱导小鼠血清中产生较高滴度的中和抗体(1∶289),肺部组织匀浆中略弱(1∶242),鼻腔冲洗液中未检测到中和抗体;重组蛋白F1-F/M2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经体外抗原刺激能产生特异性IFNγ斑点。结论成功原核表达了表位重组蛋白F1-F/M2,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及CTL应答,有望开发成RSV亚单位疫苗。

    2014年09期 v.27 1118-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稳定性

    吴金妍;郁佳俊;程鹏飞;周峰;

    目的考察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稳定性,以保证临床用药质量。方法将3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分别于37℃和2~8℃放置不同时间,进行鉴别试验、外观、装量、pH、血凝素含量、硫柳汞含量、无菌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细菌内毒素含量、卵清蛋白含量等全项目检测,观察疫苗的热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结果 3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于37℃放置7 d,各项指标均符合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制造和检定规程要求,且与0 d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3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于2~8℃放置18个月,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要求。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热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均良好,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质量稳定。

    2014年09期 v.27 1124-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欢迎登录《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网站

    <正>尊敬的专家、读者、作者及各位同仁:您们好!自2007年8月起,《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网站(www.zgswj.com.cn,中文域名: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com)正式运行。本站网页有杂志简介、在线投稿、稿件查询、过期目录、广告合作等您所需要的信息,欢迎登录。

    2014年09期 v.27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正>《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于1988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和质控等学术文章。主要设有疫苗研究、基础研究、治疗性制剂、诊断制剂、临床研究、技术方

    2014年09期 v.27 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低神经外毒力乙脑病毒M47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刘欣玉;俞永新;贾丽丽;李玉华;

    目的探究低神经毒力乙脑病毒M47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期找出其低毒力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M47株病毒全长基因片段,测定其序列,并与GenBank中19株代表性乙脑病毒株全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比对分析。结果 M47株属于基因Ⅲ型,与GenBank中19株代表性乙脑病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4%~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3%~99.6%;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毒株存在一个独特的氨基酸位点改变E-29(S-R)。结论 M47株独特的氨基酸位点改变E-29(S-R)可能是导致其低神经外毒力的原因。

    2014年09期 v.27 1127-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牛乳铁蛋白肽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活性

    马利娟;查向东;车媛媛;徐雪姣;吴敌;孔小卫;

    目的在酿酒酵母中分泌表达牛乳铁蛋白肽(bovine lactoferricin,LfcinB),并检测其活性。方法根据LfcinB的氨基酸序列,按照酿酒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设计LfcinB基因序列,人工合成LfcinB基因,扩增后插入质粒pYES2-α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YES2-α-LfcinB,转化至酿酒酵母INVSc1中,半乳糖诱导表达。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效价测定法中的管碟法一剂量法检测表达的LfcinB对大肠埃希菌DH5α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活性。对重组酵母菌的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温度进行优化,并检测重组LfcinB的稳定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YES2-α-LfcinB经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重组酵母菌诱导表达产物可见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164和4 355的特异蛋白条带,每升工程菌发酵液中目的蛋白含量约为2.878 5 mg;表达的重组LfcinB对大肠埃希菌DH5α和枯草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在诱导温度为26℃、半乳糖浓度为3%的条件下诱导96 h时,LfcinB的抑菌活性最高;重组LfcinB具有热稳定性,且二硫键的存在对其抑菌活性无影响。结论已成功在酿酒酵母中分泌表达了具有活性的LfcinB,为进一步研究LfcinB的生物功能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4年09期 v.27 1132-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载体浓度与细胞接种密度对MDCK细胞生长的影响

    贾涵婧;王逸群;黄锭;罗剑;周琳婷;陈则;刘旭平;谭文松;周燕;

    目的探讨微载体浓度与犬肾脏上皮(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接种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对MDCK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计了4组不同的单个微载体周围的细胞数范围,分别为0~10、10~20、20~60和60~120个,每组范围分别通过控制微载体浓度或细胞接种密度得到2组不同条件的实验组,即12 g/L微载体组和5×104个/ml MDCK细胞组、7 g/L微载体组和1×105个/ml MDCK细胞组、3 g/L微载体组和5×105个/ml MDCK细胞组、1 g/L微载体组和1×106个/ml MDCK细胞组,其中1、3、7、12 g/L微载体组细胞接种密度均为2×105个/ml,5×104、1×105、5×105、1×106个/ml MDCK细胞组微载体浓度均为3 g/L。经转瓶培养,每隔24 h取样,进行细胞计数,并检测细胞代谢。按确定的最佳细胞接种密度和微载体浓度培养MDCK细胞72 h后,接种0.01 MOI的甲型流感病毒株A/PR8/34,检测病毒的HA效价。结果当一个微载体周围的细胞数控制在20~60个之间,微载体浓度为3 g/L,细胞接种密度为5×105个/ml时,活细胞密度(viable cell density,VCD)可达3×106个/ml以上,细胞在72~96 h之间,能获得一个较为稳定的平台期,葡萄糖等营养物不会消耗过多以致耗竭,而乳酸、氨等代谢副产物的累积对培养环境造成的压力较小,有利于后期流感病毒的接种,同时还可达到理论最高活细胞值的60%以上。HA效价可达12 log2HA units/50μl。结论控制单个微载体周围细胞数在20~60个之间,细胞生长和代谢显著优于其他条件,且有利于病毒的复制,提高了病毒滴度。为基于MDCK细胞大规模高效生产流感病毒疫苗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数据参考。

    2014年09期 v.27 1138-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4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彭鹏;曾庆贵;李敏;姜蓉;

    目的比较骨髓、骨骼肌、肋软骨膜及软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生长、免疫表型及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获取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骨骼肌、肋软骨膜细胞及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形态、表型特征及其诱导成骨、成脂的分化能力。结果 4种来源的MSCs均从第2代开始转变为梭形,第3代逐渐出现漩涡状排列;骨髓、骨骼肌和软骨膜来源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可传10代以上,但软骨来源的细胞在第5代后,逐渐退变死亡。骨髓来源的原代细胞部分表达CD29、CD90、CD34,传代后不表达CD34,但CD29、CD90的表达逐代增强;骨骼肌、软骨膜及软骨来源的原代细胞均不表达CD29、CD90和CD34,从第2代开始均表达CD29、CD90,且不断增强;仅原代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至第2代基本不表达;无细胞表达Desmin。4种来源的第3代细胞经诱导均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或成脂细胞。结论 4种来源的干细胞均具有MSCs的特点,但骨髓、骨骼肌、软骨膜来源的干细胞的生长明显强于软骨来源的干细胞。

    2014年09期 v.27 1145-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制品中杀菌防腐剂苯酚可能导致的异常反应

    杨英超;王国柱;张金龙;张影;薄淑英;张瑾;辛晓芳;

    目的了解生物制品中杀菌防腐剂苯酚可能导致的异常反应及其可能存在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根据《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附录ⅫF"异常毒性检查法",经小鼠腹腔注射浓度为0.3%、0.35%、0.4%、0.45%、0.5%的苯酚溶液(pH 6.10),观察其可能导致的异常反应,并记录及评分。结果不同浓度的苯酚溶液注射后第7天,各组小鼠体重均较注射前增加;浓度≥0.4%的苯酚组小鼠,可观察到异常反应;随着苯酚浓度的升高,小鼠出现的异常反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结论苯酚与其所导致的异常反应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生物制品中苯酚浓度≥0.4%的产品不适宜选用该检查法。

    2014年09期 v.27 1150-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云金芽孢杆菌伴胞晶体产生菌BZ-1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孔芳;高勇;朱霁晖;薛正莲;杨超英;

    目的从被污染的蝴蝶兰初代培养基中分离筛选苏云金芽孢杆菌伴胞晶体产生菌,并进行鉴定。方法分离自被污染的蝴蝶兰初代培养基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经富集后,筛选伴胞晶体产生菌BZ-1,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定;采用PCR法分析菌株BZ-1的16S rDNA和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SDS-PAGE分析菌株的伴胞晶体;制备菌株发酵粗提液,提取活性物质,分别置于不同温度(50、60、80、100℃)30 min、用不同的蛋白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于37℃处理30 min,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检测菌株的抑菌活性;并检测菌株对小菜蛾的毒力。结果菌株BZ-1能产生芽孢,并在芽孢旁形成多个无规则伴胞晶体;该菌株的16S rDNA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经与GenBank中登录的16S rDNA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与B.anthracis str.Ames(NR_074453)、B.cereus(NR_074540)和B.thuringiensis Bt407(NR_102506)菌株相似度达99%,表明菌株BZ-1属于芽孢杆菌属,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初步确定该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该菌株可扩增出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sfp、mycB、ituA、fenB;该菌株从培养2 d芽孢形成后开始分泌相对分子质量约130 000的晶体蛋白,4 d时蛋白表达量增加,6 d后蛋白表达量基本达到稳定;该菌株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K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该菌株于30℃培养6 d,对小菜蛾表现出较高的毒力。结论从被污染的蝴蝶兰初代培养基中分离筛选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伴胞晶体产生菌BZ-1所产的抗菌物质主要抑制革兰阳性细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可作为原始菌株发酵进行田间生物防治,也可为构建杀虫基因工程菌以及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提供高毒力的候选基因,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4年09期 v.27 1153-1157+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脂蛋白B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原核表达

    蒋惠婷;孙建华;朱玉欣;刘嘉静;樊宵云;高远;倪宏波;

    目的原核表达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脂蛋白B(Pasteurella lipoprotein B,PlpB)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PCR法从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46株(B∶2型)中扩增PlpB基因,克隆入含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比对,分析其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并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同源建模。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透析法纯化重组GST-PlpB蛋白,Western blot法分析其反应原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PlpB基因全长771 bp,编码257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lpB蛋白是一个具有较高同源性的脂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构件,其空间结构与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免疫原性脂蛋白A(3K2D_A)相似性较高,以此为模板,成功构建了可靠的三维结构分子模型。表达的重组GST-PlpB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6 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纯化的重组GST-PlpB蛋白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56 000的单一条带;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成功从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46株(B∶2型)中扩增出PlpB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网络数据库,对PlpB蛋白进行了预测,构建了可靠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了重组GST-PlpB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lpB的功能、特征及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014年09期 v.27 1158-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绵羊骨髓细胞抗菌肽基因的改造及其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

    刘科鹏;柴晓虹;韩跃武;姚海燕;张雪燕;徐攀;

    目的通过对绵羊骨髓细胞抗菌肽(sheep myeloid antibacterial peptides with 29 amino acids,SMAP-29)的活性片段SMAP-29(1-18)基因的改造,使其以C-端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表达。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偏爱密码子表,将SMAP-29的活性片段SMAP-29(1-18)基因序列进行改造,应用ProtParam分析SMAP-29的理化特性,Anthorprot软件预测其螺旋轮结构,设计新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SMAP-29[1-18,K2,4,L13],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过2次Ni2+NTA His Bind resin柱进行纯化。结果 SMAP-29基因序列经改造后,稳定性、等电点及半衰期均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1 257,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1%,纯度为81%。结论已成功对SMAP-29基因进行改造,实现了其在E.coli BL21(DE3)中的高表达,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规模化生产SMAP-29奠定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2014年09期 v.27 1164-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治疗性制剂

  • 重组人源化抗DR5单克隆抗体质控方法的建立

    于传飞;王兰;张峰;刘春雨;王文波;李萌;王军志;高凯;

    目的建立重组人源化抗DR5单克隆抗体的质控方法。方法利用Colo205细胞杀伤试验测定重组人源化抗DR5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SDS毛细管凝胶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odium dodecyl sulfate,CE-SDS)和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ize exclus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HPLC)分析纯度;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imaged 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iCIEF)法测定等电点及电荷异质性;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dlectrophoresis,CZE)和肽图法进行鉴别试验;切糖后对N-糖进行2-氨基苯甲酰胺(2-amino benzamide,2-AB)标记,采用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HILIC)柱分离并结合质谱对其糖型进行分析。结果重组人源化抗DR5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EC50值为(9.09±1.03)ng/ml,RSD为11.33%。非还原CE-SDS主峰面积为(90.35±0.19)%,RSD为0.21%;还原CE-SDS重链和轻链峰面积共为(96.37±0.20)%,RSD为0.21%;SE-HPLC主峰面积为(99.14±0.13)%,RSD为0.13%。iCIEF分析主峰等电点为(8.95±0.00),RSD为0.00%;CZE和肽图法可对制品做出鉴别。糖谱分析方法相对灵敏。结论建立了重组人源化抗DR5单克隆抗体的质控方法,该方法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为我国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4年09期 v.27 1168-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首批重组人干扰素α2b活性测定国家标准品的研制

    裴德宁;郭莹;丁有学;史新昌;韩春梅;毕华;饶春明;

    目的研制首批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活性测定国家标准品。方法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要求,进行rhIFNα2b活性测定标准品的制备、检验,以rhIFNα2b国际标准品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并使用热加速试验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制备的rhIFNα2b活性测定标准品外观、无菌检查合格,水分含量为0.6%,分装精度为0.3%;经5个实验室协作标定共25次,几何平均生物学活性为4.27×105 IU/支,平均生物学活性的95%置信区间为4.13×105~4.42×105 IU/支,单次测定的95%参考值范围为3.65×105~5.00×105 IU/支,平均可信限率为3.32%;在-20℃下,生物学活性降低10%需19.6年,稳定性较高。结论该批rhIFNα2b活性测定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要求,已被批准为国家标准品,规格为:4.27×105 IU/支。

    2014年09期 v.27 1173-1175+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豆多肽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胡克邦;张玉宇;徐广宇;何巍;

    目的探讨大豆多肽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大豆多肽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大豆多肽(5、10、15、20μmol/L)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大豆多肽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中晚期细胞凋亡趋势明显,且呈明显的剂量与时间依赖性;随着大豆多肽浓度的增加,前列腺癌PC-3细胞密度逐渐降低,边缘趋于圆滑,细胞间隙逐渐增大,局部可见部分已固缩的细胞及死亡的细胞碎片。结论大豆多肽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在临床治疗前列腺癌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4年09期 v.27 1176-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诊断制剂

  • HCV Ag或HCV RNA试剂用于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样本的性能比较

    谷金莲;于洋;梁争论;

    目的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原(HCV Ag)与HCV RNA试剂检测HCV感染的性能。方法应用ABBOTT ARCHITECT HCV Ag和Abbott RealTime HCV RNA试剂分别检测经Ortho和DiaSorin公司抗HCV EIA试剂以及CHIRON公司RIBA HCV 3.0 SIA和MP Biomedicals Asia Pacific Pte公司确证试剂检测的304份血浆样本(抗-HCV阳性139份,抗-HCV阴性165份)。结果 139份抗-HCV阳性样本中,HCV RNA和HCV Ag试剂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0%(75/139)和27.3%(38/139),HCV RNA试剂敏感性明显高于HCV Ag试剂(P<0.01);检测165份抗-HCV阴性样本中,HCV RNA和HCV Ag试剂检测均为阳性的样本有5份,分别检出7份和2份单独阳性样本,特异性分别为7.3%(12/165)和4.2%(7/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HCV Ab+HCV RNA或HCV Ab+HCV Ag筛查HCV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7%(151/304)和48.0%(146/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94份HCV Ag和HCV RNA阳性样本检测中,HCV Ag试剂阳性率随样本HCV RNA载量的升高而增加,HCV RNA载量与检测HCV Ag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 HCV Ag或HCV RNA作为HCV筛查的补充试验方法,可有效降低HCV Ab窗口期的漏检率。

    2014年09期 v.27 1181-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总甲状腺素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行业标准的制定及验证

    沈舒;黄颖;于婷;高尚先;张春涛;

    目的制定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行业标准,并进行验证。方法对3种不同免疫分析方法(时间分辨法、化学发光法、磁微粒免疫法)的5个厂家的TT4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的外观和物理检查、线性、最低检出限、准确性、精密度、质控品测定值、特异性、稳定性8项行业标准进行验证。结果 5个厂家的TT4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的外观和物理检查、线性、最低检出限、精密度、稳定性均达到要求,准确性、质控品测定值、特异性良好。该行业标准能反映现阶段该类试剂盒的技术要点,可对此类试剂盒进行科学的质量评价。结论制定了TT4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的行业标准,并进行了验证,该行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对该类试剂盒的质量进行合理控制,促进厂家提高生产水平,同时为相似类型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2014年09期 v.27 1185-1188+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的安全性

    沈金花;陈文花;顾士康;陆红梅;

    目的评价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五联疫苗)在婴儿2、3、4月龄时接种(作为3剂基础免疫)的安全性。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4个社区接种单位,共100名满2月龄(60~74 d)的婴儿,在其2、3、4月龄时,分别经大腿前外侧肌肌肉接种1剂五联疫苗,观察接种后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为期4个月的接种访视期间,共完成五联疫苗接种297剂次,无即刻反应发生。共发生注射局部反应108人次,全身反应150人次,全身反应发生率(50.51%)明显高于注射局部反应发生率(36.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接种剂次的增加,局部反应(发红、肿胀)发生率逐渐上升(P值分别为0.004和0.010);全身反应(呕吐、异常哭闹、嗜睡和易激惹)发生率逐渐下降(P值分别为<0.001、0.004、<0.001和0.014)。共收到非征集性反应44人次。共发生两起严重不良事件,均与五联疫苗的接种无关。结论五联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4年09期 v.27 1189-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抗体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PAI-1的表达

    宋燕;刘雪凯;张青云;

    目的采用抗体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的表达。方法制备鼠抗人PAI-1单抗腹水及多抗,经ProteinA-Sepharose-4B柱纯化后,点至醛基玻片上(点样浓度均分别为1和0.1 mg/ml),制备抗体芯片,加入待测血清(分别进行1∶2、1∶10、1∶100稀释),利用晶芯Luxscan10K-A芯片扫描仪扫描,芯片图象分析软件晶芯SpotData Pro分析后,获得最适点样浓度和血清稀释倍数。采用优化后的抗体芯片法检测202份乳腺癌患者和204份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中PAI-1的表达。结果确定点样单抗最适浓度为1 mg/ml,血清最适稀释倍数为1∶100。PAI-1在204份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中阳性率为4.4%(9/204),在202份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总体阳性率为25.2%,特异性为96%;其中119份发生转移和83份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中PAI-1阳性率分别为35.3%(42/119)和10.8%(9/83),阳性率随肿瘤的分期进展而升高。结论 PAI-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随着肿瘤的分期进展阳性率升高,其有望成为新的乳腺癌血清筛查指标。

    2014年09期 v.27 1192-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ACCESS数据库在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中的应用

    范学彬;哈杰;

    <正>自2005年以来,我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实行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管理。经过基层5年来的不懈努力,仍然停留在查验的初级阶段,大部份漏种儿童仍然得不到及时的通知和补种[1]。其主要原因是校医不能熟练地掌握国家免疫程序,对漏种儿童不能准确地判断。为了让校医不用熟记国家免疫程序即可正确判断入托入学儿童漏种情况,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于2011年开始,将ACCESS数据库应用到入托

    2014年09期 v.27 1197-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技术方法

  • 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赵慧;江征;李娟;刘书珍;邵铭;徐康维;李长贵;

    目的建立检测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的微量病毒中和法(microneutralization tests,MNT),并进行验证。方法建立改进的微孔板病毒中和法,并对该方法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代次MDCK细胞和细胞培养板边缘效应)以及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进行验证;采用改进的微孔板病毒中和法和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分别检测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的血清样本85人份,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采用改进的微孔板病毒中和法,用不同代次MDCK细胞(25、30、35代)以及在细胞培养板不同位置(边缘孔、非边缘孔)检测相同的血清样本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相同;该方法准确性和精密性良好;改进的微孔板病毒中和法和HI法测定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1,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建立的微量病毒中和法可满足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效价检测的要求,可用于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

    2014年09期 v.27 1199-1201+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基因治疗产品中盐酸组氨酸含量

    秦玺;李响;杨琦;于雷;付志浩;李永红;饶春明;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基因治疗产品中盐酸组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正亮氨酸为内标,异硫氰酸苯酯(phenyl isothiocyanate,PIT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醋酸钠缓冲液(pH 6.5)和80%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盐酸组氨酸含量,绘制标准曲线,并验证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专属性和准确性。结果盐酸组氨酸在12.54~31.35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3份供试品溶液,每份连续进样5次,盐酸组氨酸峰面积平均RSD值为1.77%;同1份供试品溶液0、3、6、12 h进样,盐酸组氨酸峰面积平均RSD值为1.03%;该方法可将甘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对照品有效分离;高、中、低浓度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37%、102.28%和102.91%。SIV基因治疗产品中盐酸组氨酸3次检测的平均含量为9.66 mg/ml。结论建立了柱前衍生RP-HPLC检测SIV基因治疗产品中盐酸组氨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精密度及准确度高,可对基因治疗产品中的盐酸组氨酸进行质量控制。

    2014年09期 v.27 1202-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检测螨变应原注射液中铝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建立及验证

    张瑾;杨英超;张影;薄淑英;王国柱;辛晓芳;王瑾;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螨变应原注射液中的铝含量,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其中的铝含量。确定ICPMS法的线性范围及最低检出限,并进行精密性、重现性、准确性验证。用建立的ICP-MS法检测2批螨变应原注射液样品的铝含量;分别采用建立的ICP-MS法和该制品进口检验标准中的比色法检测5批螨变应原注射液样品的铝含量。结果建立的ICP-MS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 ng/ml,r=0.999 9;最低检出限为0.111 ng/ml;该方法重复检测6次10 ng/ml标准溶液铝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56%;检测6份样品铝含量的RSD值为1.13%;检测9份样品铝含量的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7%,RSD值为1.37%。该方法检测2批螨变应原注射液样品中的铝含量,结果均符合其标准要求;建立的ICP-MS法与比色法检测5批螨变应原注射液样品中铝含量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建立了ICP-MS法检测螨变应原注射液中的铝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精密性、重现性、准确性良好,为螨变应原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014年09期 v.27 1207-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抗人球蛋白法检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抗A、抗B血凝素滴度效果的比较

    马秋平;侯继锋;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抗人球蛋白法检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中抗A、抗B血凝素滴度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抗人球蛋白法检测34批IVIG样品以及1批IVIG抗A、抗B血凝素最大效价国际标准品(07/310)中的抗A、抗B血凝素滴度,并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抗A、抗B血凝素滴度的结果均呈高度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09 4和0.834 9,P均<0.05);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比试管抗人球蛋白法高约2个滴度;微柱凝胶法较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具有更好的重复性。结论微柱凝胶法与传统的试管抗人球蛋白法相比,具有高度相关性、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重复性,可用于IVIG中抗A、抗B血凝素滴度的测定。

    2014年09期 v.27 121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的分析

    蔡彤;裴宇盛;高华;张国来;

    目的分析《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的合理性,为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407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凝胶半定量试验结果,评价《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结果 407批样品的内毒素检验结果中,符合规定404批(99.26%),不符合规定1批(0.25%),共有2批次出现无法判断情况,占0.49%。结论建议将《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半定量试验判断模式修订为:系列溶液A中每一系列平行管的终点稀释倍数乘以λ,为每个系列的反应终点浓度;若每一系列内毒素浓度均小于规定的限值,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供试品不符合规定。修订后的判断模式不存在无法判断的情况,更科学严谨。

    2014年09期 v.27 1214-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量溶血分光光度法测定气管炎疫苗的免疫活性

    蒋建江;潘翔;钱锐;吴青兰;何荣;崔燕平;戚凤春;

    目的采用微量溶血分光光度法测定气管炎疫苗的免疫活性。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试验1、2、3组,阴性对照组免疫生理盐水,试验1、2、3组分别免疫3批气管炎疫苗,免疫途径为小鼠颈背部皮下,免疫剂量为0.5 ml/只,免疫时间为第1、7、14天,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小鼠第22天经腹腔注射20%的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RBC)悬液,0.2 ml/只。4 d后处死小鼠,取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与SRBC结合,于37℃,在补体的参与下,使抗体形成细胞周围的SRBC溶解,通过酶标仪测定抗体形成细胞介导的溶血反应中,SRBC溶解后释放血红蛋白的量。另设7组小鼠: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试验4、5、6、7、8组,阴性对照组免疫生理盐水,试验4、5、6、7、8组分别免疫不同浓度(6×108、3×108、1.5×108、0.75×108、0.375×108/ml)的气管炎疫苗,按上述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气管炎疫苗的免疫活性。结果在抗体形成细胞介导的溶血反应中,3个试验组SRBC溶解后释放的血红蛋白的量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着气管炎疫苗浓度的降低,SRBC溶解后释放的血红蛋白的量也呈下降趋势,气管炎疫苗浓度在1.5×108/ml以上时,其免疫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低于0.75×108/ml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检测气管炎疫苗的免疫活性。气管炎疫苗浓度在1.5×108/ml以上时,即可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2014年09期 v.27 1217-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专题报道

  •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批签发情况的总结与质量分析

    崔晓雨;李薇;李娟;袁力勇;李长贵;

    <正>麻疹、腮腺炎、风疹病毒传染性极强,在全球范围内对幼儿及成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相应的疫苗仍是控制其发病、传播,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手段[1-2]。由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病毒在病原体的特点、免疫原性和流行病学等方面具有较多的共同之处,且3种疫苗在联合使用时,各组分间无明显的免疫干扰作用。因此,为了既能获得免疫效果,又尽量减少针次,降低疫苗漏种率及接种成本,提高免疫覆盖率,WHO建议全球范围内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3]。

    2014年09期 v.27 1220-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2012年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质量趋势分析及评价

    唐静;李亚南;贺鹏飞;李茂光;李红;梁丽;陈翠萍;叶强;

    <正>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学名为脑膜炎奈瑟球菌(N.meninyitidis),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细菌性脑膜炎,因围绕大脑和脊髓的内皮发生严重感染而造成[1]。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系用相应群的脑膜炎球菌培养液,分别提取和纯化,获得相应群的荚膜多糖抗原,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用于预防由相应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随着我国免疫规划的

    2014年09期 v.27 1224-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国家和组织生物相似物的法规要求以及实施情况

    任跃明;

    <正>生物相似物(similar biological product,SBP)是指与对照药高度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制品,其可能在临床非活性成分上与对照药存在微小差异。SBP的研发是目前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的热点,WHO以及世界各国均在研讨SBP审评审批的法规要求。本文对比了WHO及世界各国药品管理机构关于SBP的指导原则,并探讨了生物相似物的发展方向。1 WHO与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关于SBP的政

    2014年09期 v.27 1227-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