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显晨;黄芬;井申荣;曾韦锟;
目的构建锌指抗病毒蛋白(zinc finger antiviral protein,ZA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表达。方法化学合成含第4个CCCH锌指基序的ZAP基因片段,经PCR扩增后,插入pcDNA3.1(+)载体,并在ZAP下游插入报告基因EGFP,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ZAP/EGFP。在脂质体Genfectin介导下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转染后24 h,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转染后48 h,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ZAP基因和内参GAPDH基因mRNA的转录。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ZAP/EGFP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转染后24 h,pcDNA3.1(+)-ZAP/EGFP质粒转染的HepG2细胞在荧光显微镜蓝色激发光下可见胞质内有较强的黄绿色荧光;转染后48 h,pcDNA3.1(+)-ZAP/EGFP质粒转染的HepG2细胞可扩增出288 bp的ZAP基因条带和100 bp的内参GAPDH基因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第4个CCCH锌指基序的ZA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HepG2细胞中获得表达,为下一步深入研究ZAP对肝炎病毒是否具有抗病毒作用以及利用ZAP作为抗病毒治疗的一种新手段奠定了基础。
2013年11期 v.26 1540-1543+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音;郭倩;潘乾广;石瑶;叶秀峰;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未使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的假手术组(Sham组)、使用抑制剂的假手术组(Sham/SB组)、未使用抑制剂再灌注24 h组(I/R 24 h组)、未使用抑制剂再灌注48 h组(I/R 48 h组)、使用抑制剂再灌注24 h组(SB 24 h组)和使用抑制剂再灌注48 h组(SB 48 h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抑制剂的各组于造模前30 min经腹腔注射SB203580(5 mg/kg,溶于5 mg/ml DMSO)。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脑微血管(microvascular,Mic.V)周围IgG的渗出;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p38、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胶原Ⅳ型(collagen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脑血管内IgG渗出量增加(P<0.01);经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IgG的渗出程度有所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p38、iNOS、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经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能显著抑制p38、iNos、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P<0.05);collagenⅣ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经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后,其下降程度有所减轻(P<0.05)。结论 MAPK通路中的关键蛋白p38、iNOS、MMP-9在脑缺血时表达显著增加,其过度表达直接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抑制其表达,从而遏制对血脑屏障的破坏,有望为I/R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2013年11期 v.26 1544-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侯颖;储敏;杜芳芳;戴惠云;陈蕴;金坚;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重组人ADAM15去整合素区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disintegrin of ADAM15,rhddADAM15)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HSA-rhddADAM15-His),并测定其活性。方法以rhddADAM15基因为模板,PCR扩增rhddADAM15-His基因,克隆入pBluescript-HSA质粒中,经酶切后与pPIC9k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HSA-rhddADAM15-His,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Blue-Sepharose、Ni2+螯合层析及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纯化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利用划痕及SRB法检测其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融合蛋白HSA-rhddADAM15-His相对分子质量约76 000,以可溶性分子形式存在于发酵液上清中;纯化的融合蛋白纯度约为75%,可与兔抗rhddADAM15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融合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其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并纯化了HSA-rhddADAM15-His蛋白,为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3年11期 v.26 1551-1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万俊丽;李秋;刘玮;阳海平;崔晶晶;施静;
目的构建小鼠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其shRNA重组表达质粒。方法以小鼠脾脏细胞总RNA为模板,PCR扩增IL-17基因,并亚克隆至质粒pLVX-IRES-ZsGreen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LVX-IL-17-IRESZsGreen1;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IL-17基因的shRNA序列和1对阴性对照shRNA序列,分别插入质粒pLVX-shRNA,构建重组干扰质粒pLVX-shRNA1、pLVX-shRNA2、pLVX-shRNA3和阴性对照质粒shRNAC,进行测序;用脂质体法将各重组干扰质粒分别与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过表达组、shRNA1组、shRNA2组、shRNA3组和shRNAC组,经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IL-17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CR扩增获得500 bp的目的基因,IL-17重组表达质粒及其shRNA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重组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48 h后可见绿色荧光表达;过表达组IL-17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shRNA1组、shRNA2组和shRNA3组IL-17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shRNAC组(P均<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IL-17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及其特异性shRNA表达质粒,并筛选出shRNA1,其对IL-17的表达具有最佳的抑制效应。
2013年11期 v.26 1556-1560+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兰;张邑帆;沈克飞;任勤;杨柳;付利芝;
目的分析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重庆株(CSBV-CQ)编码序列的分子特性。方法采用RT-PCR法从重庆地区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死幼虫体内扩增CSBV编码序列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使用ClustalW2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利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保守结构域BLAST和同源建模,采用MEGA 4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中的最大可能性算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扩增的片段拼接出8 358 nt的片段,约占SBV基因组长度的95%;CSBV-CQ与CSBV-GZ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最高,在CSBV-GZ的2 270~2 320位碱基缺失51 nt核苷酸;多聚蛋白N-末端包含2个小RNA病毒衣壳蛋白药物结合口袋(drug-binding pocket)结构域(domain),C-末端包含RNA解旋酶(RNA helicase)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2个结构域;基于基因组水平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东方蜜蜂分离株、西方蜜蜂分离株AmSBV-Kor19构成1个基因型,但基于基因组片段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部分毒株包含2个基因型片段。结论 SBV基因型间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2013年11期 v.26 1561-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代光明;汪洪;郑权;杜发旺;杜先智;
目的比较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与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抗原(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6,ESAT-6)刺激人外周血γδ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加入Anti-human gamma-delta TCR-FITC抗体标记γδT细胞,上流式细胞仪进行分离纯化;分别用BCG和ESAT-6刺激γδT细胞,同时,以不加任何刺激因子的γδT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刺激培养后第1、3、6、9和12天取上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17、TNF-α及IFNγ的分泌水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γδT细胞占PBMC的4.83%,其纯度为88.9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CG和ESAT-6刺激的γδT细胞分泌的IL-17、TNF-α及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且ESAT-6组明显高于BCG组(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CG组和ESAT-6组γδ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ESAT-6组较BCG组增加明显(P均<0.05)。结论 BCG和ESAT-6均可刺激γδT细胞增殖,并大量分泌IL-17、TNF-α及IFNγ,且ESTA-6的刺激作用强于BCG。
2013年11期 v.26 1567-1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浦仕彪;马致洁;王伽伯;肖小河;
目的用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大规模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PL和胎牛血清(FBS)低密度扩增人UCMSC,比较两组UCMSC的细胞形态、大小、克隆形成率、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和分化能力。结果 PL扩增的UCMSC形态细长;直径明显小于FBS扩增的UCMSC(P<0.05);克隆形成率与FBS扩增的UCM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更高的细胞累积群倍数;与FBS扩增的UCMSC有相似的细胞表型;与FBS扩增的UCMSC均具有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但PL扩增的UCMSC成骨分化能力更强。结论 PL可取代FBS用于大规模扩增UCMSC。
2013年11期 v.26 1571-1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英子;黄锐;李月恒;周红;郑玉琪;张雪梅;尹一兵;周智;
目的原核表达及纯化变形链球菌组氨酸蛋白激酶VicK,并进行蛋白活性的检测。方法以变形链球菌UA159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VicK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IPTG(终浓度为0.01、0.02、0.05、0.1、0.2及0.3 mmol/L)于18及37℃诱导10、15、20 h,表达产物经Ni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Kinase-Glo誖激酶发光检测试剂盒检测纯化后目的蛋白的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icK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VicK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1 000;IPTG终浓度0.3 mmol/L,18℃诱导15 h,可溶性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度>90%,浓度为2 mg/ml;随着VicK蛋白浓度的增加,发光值逐渐降低,表明该蛋白具有体外水解ATP的激酶活性。结论已成功原核表达并纯化了变形链球菌具有激酶活性的VicK蛋白,为后续以此为靶点的抑制物的筛选奠定了实验基础。
2013年11期 v.26 1577-1579+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遇红梅;吕晓明;杨宇丹;孙巍;潘肃;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3(caveolin-3,Cav-3)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Eplison亚型(PKCε)介导缺血预适应心脏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诱导缺氧,建立缺血预适应模型,通过Western blo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检测PKC 5种亚型在缺血预适应后的变化,判断Cav-3与PKCε表达、转位及活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预适应后,PKCε、PKCδ、PKCα选择性转位到富含Cav的浆膜上,但不包括PKCβ1和PKCζ。缺血预适应增加了FRET信号,促进PKCε转位到富含Cav浆膜上及增加Cav-3与PKCε蛋白的偶联量。结论缺血预适应可能直接通过Cav-3促进PKCε、PKCδ、PKCα与心肌细胞富含Cav浆膜微小结构域的联系,这种调节机制在心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2013年11期 v.26 1580-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靖元;张东杰;王颖;郑国君;
目的筛选高产类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假丝酵母菌株。方法以产朊假丝酵母菌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照射诱变、亚硝基胍(nitrosoguanidine,NTG)化学诱变交替进行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检测总蛋白含量、巯基活性及类MT含量,筛选高产类MT的菌株。对筛选出的菌株传5代,分析其遗传稳定性。结果获得1株高产类MT的菌株N′′-6,其产类MT的能力由出发菌株的39.6 ng/L提高至165.2 ng/L,巯基活性由出发菌株的0.035μmo/L提高至0.147μmol/L。菌株N′′-6传5代,其总蛋白含量、巯基活性及类MT含量变异度较小。结论筛选出1株高产类MT的假丝酵母菌株,该菌株遗传稳定性较好,为类MT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013年11期 v.26 1585-1587+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慧;邱伟;徐祥;黄宏;刘晓萍;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和亮氨酸联合作用对人脐带血间质干细胞(human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并传代培养hUC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hUCB-MSCs表面抗原CD29、CD34和CD44的表达;将hUCB-MSCs分为葡萄糖组、亮氨酸组和联合刺激组,葡萄糖液和亮氨酸液终浓度分别为28和1.35 mmol/L,并设PBS对照组。37℃培养3 d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hUCB-MSCs呈CD29+CD44+CD34-。药物处理3 d后,与PBS对照组相比,葡萄糖组和亮氨酸组hUCB-MSCs的增殖活力、凋亡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联合刺激组hUCB-MSCs的增殖活力受到明显抑制,凋亡率显著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和亮氨酸联合作用可抑制hUCB-MSCs增殖,促进其凋亡。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3年11期 v.26 1588-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明洪;马厚勋;罗玉梅;李运奎;吴平;王艳娇;李宝善;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的克老素(klotho,KL)基因表达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随机选3组建立T2DM大鼠模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rAAV.mKL(T2DM-mKL组)、rAAV.GFP(T2DM-GFP组)和PBS(T2DM-PBS组),正常对照(SD-PBS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PBS,12周后,处死动物,收集肾脏组织标本,冰冻切片观察GFP,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纤维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KL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Rho激酶(Rho associated coiled-coil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基因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ROCKⅠ蛋白活性。结果 T2DM-GFP组、T2DM-mKL组大鼠肾脏组织中GFP表达较强;T2DM-mKL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结构较清晰完整,肾小球系膜区及肾小管间质区胶原纤维明显较T2DM-PBS组和T2DM-GFP组减少;T2DM-mKL组KL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VIM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T2DM-PBS组和T2DM-GFP组VIM蛋白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mKL组ROCKⅠmRNA转录水平及其蛋白活性均明显低于T2DM-PBS组(P均<0.05)。结论 rAAV.mKL转染可明显增加T2DM大鼠肾脏中KL基因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KL抑制ROCK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2013年11期 v.26 1593-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硕;焦金菊;林宇涵;刘敏杰;郭佳;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海人酸(kainic acid,KA)致癫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Cx43与癫痫之间的关系及其在VNS治疗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和VNS+KA组,每组10只;KA组和VNS+KA组大鼠左侧脑室注射3μl 0.05%KA溶液,制备癫痫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VNS+KA组行VNS。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变化,记录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的表达。结果大鼠左侧脑室注射KA 3~5 min后,KA组大鼠为RacineⅣ~Ⅴ级重型癫痫发作,脑电图可见棘波、棘慢波及簇状高尖波等异常脑电发放;VNS+KA组大鼠为RacineⅠ~Ⅲ级轻型发作,脑电发放较KA组减轻,对照组无癫痫发作及异常脑电发放。KA组大鼠海马Cx43阳性细胞数和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VNS+KA组(P均<0.01)。结论癫痫大鼠海马Cx43的表达与癫痫发病机制密切相关,VNS可降低癫痫大鼠海马Cx43的表达,抑制癫痫发作。
2013年11期 v.26 1599-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锴;张颖;林浩;宋军;
<正>分子病毒学研究领域中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reverse genetics),或被称为病毒拯救(the rescue of virus)技术,解决了RNA病毒基因组难以操作这一困扰研究者多年的难题。通过对病毒在cDNA分子水平上的改造,如基因突变、缺失、插入等,可对R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与表达调控机理、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新型疫苗开发等深入研究。本文
2013年11期 v.26 1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萃;孙可;耿珊;刘俊;周玥;王璐;王建伟;黄国宁;王亚平;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C/HPC)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照射组、照射组和照射+Rg1组,照射组与照射+Rg1组利用6.5 Gy的X射线全身一次性辐射小鼠。照射+Rg1组于照射前第7天起连续经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 20 mg/(kg·d),照射后继续注射同剂量人参皂苷Rg1直至处死;照射组同时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假照射组小鼠处理同照射组,但不照射。辐射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各组动物,改良免疫磁性吸附细胞分选(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法分离、纯化骨髓Sca-1+HSC/HPC并计数;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百分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olony forming unit-mixture,CFU-Mix)体外培养评价人参皂苷Rg1对辐射小鼠HSC/HPC衰老的影响;彗星试验测定细胞DNA损伤;并检测细胞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经MACS分离纯化后,Sca-1+HSC/HPC的纯度可达93.66%,活性可达99.4%。照射组Sca-1+HSC/HPC数量显著降低,且恢复缓慢,照射+Rg1组Sca-1+HSC/HPC数量下降在照射后第3天和第7天得到阻止,与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照射组SA-β-gal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假照射组和照射+Rg1组(P<0.001);照射组Sca-1+HSC/HPC与假照射组相比出现G1期阻滞,照射+Rg1组第3和第7天G1期细胞比例较照射组降低(P<0.05或P<0.01);照射组Sca-1+HSC/HPC形成CFU-Mix的数量明显低于假照射组(P<0.001),照射+Rg1组形成CFU-Mix的数量较照射组明显增加(P<0.001);照射组DNA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均明显大于假照射组和照射+Rg1组(P<0.001);与假照射组相比,照射组Sca-1+HSC/HPC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01),与照射组相比,照射+Rg1组Sca-1+HSC/HPC 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结论辐射损伤可导致HSC/HPC衰老;人参皂苷Rg1具有抗辐射致HSC/HPC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辐射致HSC/HPC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化应激介导的DNA损伤密切相关。本实验为人参皂苷抗辐射损伤致细胞衰老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3年11期 v.26 1604-1609+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静;曹友德;江进;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侵袭相关因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的调控,初步探讨姜黄素在防治乳腺癌侵袭转移中可能存在的新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并使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20μmol/L)对比观察。MTT法检测5、10、15、20、25、30、35、40、50μmol/L姜黄素作用24、48、72 h对细胞的毒性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法检测5、10、15μmol/L姜黄素对细胞的侵袭能力,黏附试验法检测对细胞的黏附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5、10、15μmol/L姜黄素、20μmol/L Bay-117082及15μmol/L姜黄素+20μmol/L Bay-117082对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α(inhibitorαofκB,IκBα)磷酸化的IκBα(phosphorylated-IκBα,p-IκBα)及NGA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T-PCR法检测对细胞中NGAL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浓度>15μmol/L,作用时间>24 h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01),当姜黄素浓度≤15μmol/L,作用时间为24 h时,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细胞存活率>90%;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细胞侵袭能力和黏附能力逐渐降低,以15μmol/L姜黄素作用效果最明显(P<0.05);姜黄素对p-IκBα、NGAL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与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相似,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而对IκBα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姜黄素可明显抑制NGAL基因mRNA转录水平,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且Bay-117082抑制NGAL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作用与15μmol/L姜黄素相似。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此信号通路靶基因NGAL的表达降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侵袭性。
2013年11期 v.26 1610-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艾丽梅;杨关林;刘彤;白雪松;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通过旁分泌途径治疗心肌缺血的促进作用。方法从SD大鼠胫骨和股骨中分离培养BMSC,取第3代BMS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5、CD34和CD29的表达。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每天常规喂食水)和人参皂苷组[每天常规喂食水及人参皂苷液(100 mg/100 ml),每日3次,100 ml/次],给药的同时,均经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BMSC悬液(1×105个/ml),1 ml/只,另设空白对照组(未建模的SD大鼠)。分别采集模型组建模后24、48、72 h及人参皂苷组建模后72 h的大鼠心脏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干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的分泌水平。体外迁移试验检测不同浓度SDF-1(1、10、100 ng/ml)对BMSC迁移的影响;取各组大鼠建模后24、48、72 h的心肌组织提取液,检测其对BMSC及经SDF-1抑制剂AMD3100作用的BMSC迁移的影响。结果大鼠BMSC表面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34、CD4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SCF、SDF-1、VEGF、CXCR4的分泌水平随建模时间延长显著上升,人参皂苷组大鼠建模后72 h血清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SDF-1可显著增加BMSC的迁移数,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大鼠心肌组织提取液作用BMSC的迁移数随建模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组72 h的大鼠心肌组织提取液作用的AMD3100处理的BMSC的迁移数明显低于模型组72 h(P<0.05)。结论人参皂苷能促进BMSC旁分泌作用,提高BMSC对心肌缺血性疾病的疗效,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辅助药物。
2013年11期 v.26 1617-1620+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文娟;任志生;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ZJF)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无菌取C57BL/6纯系小鼠脾脏,制成5×106个/ml的单个脾细胞悬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0、25、12.5、6.25和3.13 mg/ml,以生药量计)的ZJF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将近交系615小鼠经左腋皮下注射小鼠前胃癌Fc细胞(1×106个/ml,0.2 ml/只),复制荷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5组:ZJF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10、20 mg/kg,以生药量计)、CTX组[0.3 g/(kg·3 d)]及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1 ml/10 g),MTT法检测ZJF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ZJF可显著促进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ZJF低、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ZJF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NK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ZJF可促进正常小鼠与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力,增强NK细胞活性,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3年11期 v.26 1621-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晨;滕志朋;张雄;李昱;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APP/PS1(β-amyloid precursop protein/presenilin-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以及淀粉样蛋白β(β-amyloid,Aβ)42生成的影响。方法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姜黄素高、低剂量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高、低剂量组分别将姜黄素按1 000和160 mg/kg加入饲料中喂养,连续给药6个月,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小鼠大脑海马中Beclin1的表达和Aβ42生成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中Beclin1蛋白阳性细胞数及表达量均明显增多(P均<0.05),Beclin1蛋白的表达无剂量依赖性;Aβ42的生成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明显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可诱导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Beclin1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姜黄素通过促进自噬作用而抑制了Aβ42的生成,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2013年11期 v.26 1625-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旭凯;周群;赵宇;王英;冷向阳;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辐射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调亡后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基因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母细胞瘤经X射线2 Gy照射5 min,诱导细胞凋亡后,用400和800 mg/ml鹿茸多肽溶液处理细胞,同时设未处理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鹿茸多肽400、800 mg/ml处理组Bcl-2、Bax基因mRNA转录水平均上调(P均<0.05);800 mg/ml处理组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高于400 mg/ml处理组,而800 mg/ml处理组Bax基因mRNA转录水平低于400 mg/ml处理组,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茸多肽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实现的。
2013年11期 v.26 1629-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邹光荣;兰红;李恒星;张量智;杨晓明;吕世成;侯铁军;兰咏梅;项美娟;梁润梅;徐艳;张良豪;陈伟;
目的评价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武汉公司)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西安市CDC对1 331名3~6月龄未接种过百白破联合疫苗,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史的足月健康婴儿,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原则,按2∶1的比例随机接种观察疫苗(武汉公司生产的DTaP)或对照疫苗(对照组1: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TaP;对照组2:天坛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TaP),按计划免疫规程注射3剂DTaP,进行基础免疫,每剂间隔1个月,成都市CDC在基础免疫首剂接种后16个月进行加强免疫,在征集期内进行安全性主动观察;在湖北省、湖南省等全国17省25个市县展武汉公司生产的DTaP大规模接种后异常反应观察。结果基础免疫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预期全身反应、Ⅱ级及Ⅱ级以上发热反应以及Ⅱ级以上局部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预期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后均未观察到非预期不良反应/事件。58 120名婴幼儿接种武汉公司生产的DTaP后,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92.5/10万。结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TaP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3年11期 v.26 1637-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洪波;林嘉鹏;吴衍恒;梁洪;
目的比较不同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后的血清学反应。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山市居住的无疫苗接种禁忌的健康婴儿,在其2、3、4月龄时各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或口服脊灰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按照接种程序的不同,将观察对象分为全程OPV组(O-O-O)、全程IPV组(II-I)、1剂IPV+2剂OPV组(I-O-O)、2剂IPV+1剂OPV组(I-I-O)。基础免疫完成后1个月时采集静脉血,以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脊灰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3剂疫苗免疫后,除I-O-O组1份血清标本Ⅲ型抗体为阴性外,其余标本均产生了针对3个型别脊灰病毒的中和抗体。与I-I-I组比较,I-O-O组和I-I-O组产生了更高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除与I-O-O组的Ⅲ型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O-O-O组比较,除I-I-O组的Ⅰ型抗体GMT较低外(P<0.001),I-O-O组和I-I-O组均获得了相近(P>0.05)或更高(P<0.05)的抗体GMT;I-I-O组Ⅰ型中和抗体GMT明显低于I-O-O组(P<0.05),Ⅱ型和Ⅲ型中和抗体GMT高于I-O-O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V/OPV序贯免疫可提供与全程OPV免疫相似或更高的针对脊灰的免疫保护;为减少OPV相关脊灰同时维持高水平的免疫屏障,推荐采用I-I-O序贯程序。
2013年11期 v.26 1641-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唐荔伟;金燕;王菁;章媛英;喻迎九;
目的了解南昌市外伤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应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uman tetanus lmmunoglobulin,TIG)的安全性及破伤风预防的效果。方法按病历内容,对2009~2012年来南昌市疾控中心预防门诊注射TIG的781例外伤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1例外伤者中男性549例,女性232例(P<0.000 1),以青壮年(19~30岁)居多(P<0.000 1);职业分布以工人、中小学生和个体工商户居多(P<0.000 1);致伤原因以建筑铁钉、铁管等铁器致伤为主因,其次为摔伤、铁器致伤和斗殴致伤(P<0.000 1);致伤部位主要为四肢伤(P<0.000 1)。有98.08%外伤者在24 h之内接种TIG,全部外伤者注射TIG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发生破伤风病例。结论外伤者应用TIG预防破伤风,高效安全,特别适用于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过敏者。
2013年11期 v.26 1644-1645+1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保成;李坤;李春阳;蔡峰;秦娇荣;
目的建立一种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Ⅰ,TNFRⅠ)蛋白复性过程中简单、可靠且易于操作的巯基浓度的监测方法,用以指导、监控蛋白复性过程及终点判断。方法通过测定3种不同巯基浓度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及相关系数,建立适合重组人TNFRI蛋白复性溶液中巯基浓度的测定方法;动态监测蛋白复性过程中溶液巯基浓度变化及巯基浓度与复性蛋白生物活性的相关性;于蛋白复性48、96和144 h取样,检测4℃保存3 d和6 d的稳定性。结果采用的3种巯基浓度监测方法中,方法 3标准偏差值(standard error value,STDEV)较小,线性范围在0~12.5 mmol/L,线性关系较好,R2=0.999 9,更适于蛋白复性溶液中巯基浓度的监测;随着蛋白复性时间的延长,巯基浓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R2=0.989 1),当浓度在2~1 mmol/L下降期间,是复性蛋白细胞活性上升最快期,而当巯基浓度降至1 mmol/L及以下时,细胞活性达到最大值;蛋白复性144 h后,细胞活性较为稳定。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可靠且易于操作的巯基浓度测定方法,该方法对提高包涵体的复性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3年11期 v.26 1646-1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昀;陈国明;李娜;何伟平;李熑;杨旭琴;李津;
目的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纯化工艺中间产品、原液及半成品中残留DNA含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附录ⅨB荧光染色法检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纯化工艺主要中间产品[丁基琼脂糖层析收集液(以下简称BA富集液)]、原液及半成品中残留DNA含量,对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性进行验证,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0批BA富集液、原液及半成品中残留DNA含量。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1.25~80 ng/ml,r2≥0.999,最低检测限为1.25 ng/ml;DNA标准品在BA富集液、疫苗原液及半成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8%、101.4%和108.5%,准确度较好;不同时间点重复测定同一批样品的变异系数(CV)在1.6%~6.56%之间,不同试验间重复测定同一批样品的CV在1.4%~3.6%之间,试验内和试验间精密性较好;10批BA富集液中DNA浓度均较高,经过纯化后,原液中DNA含量明显降低,半成品中除个别批号外,均基本达到低于10 ng/剂的要求。结论荧光染色法可用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纯化工艺中间产品、原液及半成品中残留DNA含量的常规监测,具有简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测定前样品无需进行处理。
2013年11期 v.26 1652-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琦亚;薛正莲;苏燕南;王洲;赵世光;
目的从富油土壤中筛选磷脂酶A1高产菌株,优化其发酵条件,并经等离子诱变提高其产酶能力。方法用筛选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分别对富油土壤中磷脂酶A1产生菌进行初筛和复筛,经气相色谱鉴定产酶类型;对获得的高产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时间,温度,pH值及摇床转速;从该菌株出发进行等离子体诱变,绘制致死率曲线,进行平板初筛及摇瓶复筛,并检测获得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经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磷脂酶A1高产菌株W22,经气相色谱鉴定其产酶为磷脂酶A1;该菌株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呈圆形,质地软,表面光滑、扁平,乳白色,晕圈明显,为芽孢杆菌属蜡样芽孢杆菌;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 h,初始pH 8.0,温度32℃,摇床转速200 r/min,优化后酶活为9.12 U/ml,较优化前(6.74 U/ml)提高了35.3%;等离子体诱变后,经平板及摇瓶筛选,获得的菌株W22-5酶活最高,为12.80 U/ml,较诱变前(9.12 U/ml)提高了89.91%,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成功获得1株磷脂酶A1高产菌株W22,优化了该菌的发酵条件,且经等离子诱变进一步提高了菌株的产酶能力,为磷脂酶A1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3年11期 v.26 1656-1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策生;周志军;胡勇;李陶敬;林连珍;彭焱;高少阳;
目的通过血浆特定蛋白检测,对层析法纯化IgG的中试工艺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BNP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全面检测生产用和中试纯化工艺用原料血浆的组成,建立血浆中白蛋白(albumin,ALB)、IgG、IgA、IgM、补体3(compliment 3,C3)、C4、转铁蛋白(transferin,TRF)、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α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in,A2M)、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T)、α1酸性糖蛋白(alpha1-acid glycoprotein,AAG)、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IgG1、IgG2、IgG3、IgG4 18项特定蛋白分布的数据库;对3批中试纯化工艺各步骤中ALB、IgG、IgA、IgM、FIB、AAT的去除情况及IgG回收率进行监测,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将3批中试纯化工艺制备的原液及成品中IgG含量的检测结果与凯氏定氮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免疫散射比浊法的准确度及不同人员重复检测的中间精密度;对中试纯化工艺及低温乙醇法制备的IgG原液的杂质含量及亚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试纯化工艺用原料混浆中仅TRF、A2M、ATⅢ含量与生产用原料混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试纯化工艺用原料血浆经A2P亲和层析去除了大部分的ALB、AAT,辛酸盐沉淀去除了剩余的ALB、FIB和IgM,DEAE离子交换纯化去除了IgA和ALB,IgG总回收率高于70%,表明该工艺稳定性好,提高了目标蛋白的得率。中试纯化工艺制备的IgG原液及成品的检测CV值均<10%,回收率在90%~110%之间,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与低温乙醇法制备的IgG原液相比,中试纯化工艺制备的原液杂质含量更低,IgG的亚类分布与所用的原料血浆相似。结论血浆特定蛋白检测在血浆蛋白纯化工艺的监控和优化中具有应用价值。
2013年11期 v.26 1663-1667+1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棕松;高珺珊;翟涛;吴威;宫鹏涛;李建华;杨举;李赫;张国才;张西臣;
目的建立犬贾第虫巢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根据犬贾第虫Rnase P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Mg2+浓度和退火温度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用优化的巢式PCR方法检测60份犬临床粪样。结果建立的巢式PCR方法的最佳Mg2+浓度为3.0 m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3℃;对犬贾第虫的最低检测量可达1个虫体DNA/ml;对柔嫩艾美尔球虫、伊氏锥虫、弓形虫、阴道毛滴虫、犬心丝虫等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60份犬临床粪样贾第虫的检出率为61.7%。结论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犬贾第虫感染的临床检测。
2013年11期 v.26 1668-1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华;杨国友;顾洁;胡高翔;段梦奇;秦敏;
目的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为规程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收录的冰点下降法,随机抽取1批DTaP,检测渗透压摩尔浓度,对方法进行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验证。采用该方法检测DTaP、冻干和液体剂型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以及DTaP-Hib联合疫苗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DTaP氯化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同一人多次检测结果及同一天不同人和同一人不同检测日期的检测结果组内RSD值均在2%以内,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较好;DTaP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在255~284 mOsmol/kg之间,与液体剂型Hib疫苗较接近,DTaP-Hib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为545 mOsmol/kg,为冻干剂型Hib与DTaP渗透压值的叠加;DTaP氯化钠含量在8.2~9.2 g/L之间;渗透压摩尔浓度和氯化钠含量除1批在M±3 SD范围内,其他检测值均在M±2 SD范围内,其相关系数达0.70,相关性较强。结论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可替代氯化钠含量测定,作为考察DTaP渗透压批间一致性的指标。
2013年11期 v.26 1672-1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静;吕冰凌;孟丽;邓雪莲;姚亚夫;
目的建立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中分枝杆菌污染的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方法选择皮内注射BCG疫苗、人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牛分枝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草分枝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偶然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龟脓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土地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施氏分枝杆菌、亚洲分枝杆菌共16株,对建立的LAMP法的灵敏度、精密度、适用性及特异性进行验证,分析其在乙型脑炎单一病毒收获液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结果该方法对偶然、堪萨斯和鸟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03CFU/ml,对其他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2CFU/ml,灵敏度良好;用建立的方法对同一批样品的6次检测结果均一致,2名试验人员分别每日检测每批样品,连续检测3 d,检测结果均一致,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乙型脑炎单一病毒收获液中的成分对实验结果无干扰作用,表明该方法适用性良好;分别加入百日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C3000 3种非分枝杆菌的乙型脑炎单一病毒收获液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可区分分枝杆菌属细菌和非分枝杆菌属细菌,特异性良好。结论建立了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中分枝杆菌污染的LAMP法,该方法可用于检测乙型脑炎单一病毒收获液是否被分枝杆菌污染。
2013年11期 v.26 1675-1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丹;杨林;秦少容;张景勍;
目的建立测定半夏提取物中尿苷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并进行验证,同时对半夏不同提取工艺的尿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应用UPLC法测定尿苷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中尿苷的含量,并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进行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传统水提醇沉工艺及隔膜压滤工艺半夏提取物中尿苷含量。结果半夏提取物中尿苷在0.411 6~20.58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用建立的方法连续进样6次,检测对照品溶液中尿苷含量,RSD=0.32%;室温下放置8 h,检测对照品中尿苷含量,RSD=0.23%;隔膜压滤工艺半夏提取液取6份进样,检测的尿苷平均含量为0.016%,RSD=0.65%;9份隔膜压滤工艺半夏提取液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25%,RSD=1.06%。隔膜压滤工艺的指纹图谱特征峰数目多于传统水提醇沉工艺,核苷类成分的含量也明显高于水提醇沉工艺;隔膜压滤工艺中尿苷含量为传统水提醇沉工艺的13倍。结论建立了检测半夏提取物中尿苷含量的UPLC法,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准确性好,为科学有效控制半夏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2013年11期 v.26 1679-1681+1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丽芳;隋礼丽;
目的采用新型层析技术快速纯化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L1蛋白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方法应用新型的基于阴离子交换和分子筛原理的色谱填料CaptoCore 700初纯昆虫细胞表达的HPV L1蛋白VLPs,再用高流速、高分辨力的阴离子交换树脂Capto Q ImpRes进一步纯化。各步纯化的样品经SDSPAGE进行分析,采用ImageQuant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两步纯化后蛋白的纯度,并对初纯蛋白进行质谱分析;改良Lowry法测定初纯蛋白的浓度,并计算杂蛋白去除率。结果昆虫细胞表达的HPV L1蛋白经CaptoCore 700初纯后,目标蛋白组成的VLPs存在于流穿组分中,经质谱分析,为目的蛋白HPV L1;料液处理量为1个柱体积时,杂蛋白去除率达80%,料液处理量为2个柱体积时,杂蛋白去除率为76%。初纯的蛋白经Capto Q ImpRes进一步层析纯化,HPV L1蛋白的纯度接近100%。结论 CaptoCore 700加Capto Q ImpRes两步层析纯化能够快速高效地纯化HPV L1蛋白VLPs,整个工艺过程简单、快速、高效、易放大,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013年11期 v.26 1682-1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