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疫苗研究

  • 甲型肝炎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

    沈智俊;吴杰;解庭波;吕宏亮;王云;陈新文;严家新;

    目的制备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为研制HAV VLPs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法从HAV HM175-clone4株中扩增P1-2A、P2和P3基因片段。将P1-2A和P3基因亚克隆至pFastBacDual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astBacDual-P1-P3,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TM,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P1-P3,转染昆虫细胞sf-9进行重组杆状病毒的包装。重组杆状病毒vAcP1P3扩增后,感染昆虫细胞Tn-5,培养72 h后,收获表达产物,经原位免疫荧光、EIA、Western blot法及透射电镜检测HAV VLPs的表达。表达产物经超滤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结果重组表达质粒和重组穿梭质粒分别经双酶切和PCR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第2、3、4代重组杆状病毒的滴度分别为1.58×105、2.13×107、3.98×107TCID50/ml。vAcP1P3转染sf-9细胞72 h后,可见HAV蛋白的表达;vAcP1P3转染Tn-5细胞后,表达的HAV抗原主要存在于沉淀中,且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杆状病毒沉淀样品(P<0.001);Wentern blot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杆状病毒组相比,HAV VLPs样品中VP3的含量相对较少,HAV VLPs样品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30 700的VP1片段及相对分子质量约27 700的VP3片段;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大小约50 nm的VLPs颗粒,略大于天然HAV颗粒。纯化的HAV蛋白主要存在于40%~50%的蔗糖梯度中,提示有VLPs形成。结论成功制备了HAV VLPs,为甲肝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441-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WT1蛋白CTL表位肽基因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彭霞;樊卫平;张凯;苑晓娟;刘玲玲;王亮;

    目的构建WT1(Wilms’tumor gene 1)蛋白CTL表位肽基因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转录。方法设计分别含WT1-126肽、WT1-235肽以及这两种肽的基因载体,并加入Th通用表位Pan-DR-Th(PADRE),应用蛋白酶体切割软件PAProC和NetChop优化各表位和间隔序列,DNA疫苗在线预测工具DyNAVacS优化真核密码子后,人工合成核苷酸序列,分别插入pUC57载体,构建pUC57-WT1质粒,测序鉴定后,酶切回收各目的片段,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RT-PCR检测各目的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转录。采用无内毒素质粒大量提取试剂盒提取各重组质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质粒的纯度和浓度。结果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构建正确;重组质粒携带的目的基因可在293T细胞中成功转录;各重组质粒DNA的纯度均合格,浓度在864.6~883.9μg/ml之间。结论成功构建了WT1蛋白CTL表位肽基因载体,并能在真核细胞中正常转录,为下一步在小鼠体内探讨特异性不同的CTLs群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448-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柔嫩艾美耳球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李文超;顾有方;杜玲;宫鹏涛;李建华;张西臣;

    目的观察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基因核酸疫苗对E.tenella感染雏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取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7组:pVAX1-Serpin高剂量组(100μg/只)、pVAX1-Serpin中剂量组(50μg/只)、pVAX1-Serpin低剂量组(25μg/只)、pVAX1组(50μg/只)、E.tenella卵囊组(15日龄时,口服5 000个卵囊/只,不加强免疫)、未免疫攻虫对照组(0.1 ml PBS)和未免疫未攻虫对照组(0.1 ml PBS),除E.tenella卵囊组外,均经胸肌注射免疫,21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28日龄时,除未免疫未攻虫对照组外,均经口感染1×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攻虫后第8天剖杀,计算各组的存活率、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减少率、卵囊减少率及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l index,ACI)。结果未免疫攻虫对照组和pVAX1组的存活率分别为75%和70%,其余各组的存活率均为100%。pVAX1-Serpin高、中剂量组、E.tenella卵囊组和未免疫未攻虫对照组的平均增重2均较未免疫攻虫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其中pVAX1-Serpin高剂量组相对增重率2达95.26%;E.tenella卵囊组、pVAX1-Serpin高、中剂量组的盲肠病变记分明显低于pVAX1组和未免疫攻虫对照组(P<0.05),前两组病变减少率较高;各免疫组卵囊产量均较未免疫攻虫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VAX1-Serpin高剂量组卵囊减少率达67.04%;各免疫攻虫组ACI值均高于未免疫攻虫对照组,其中E.tenella卵囊组最高(181.23),pVAX1-Serpin高剂量组次之(166.26),而pVAX1-Serpin中、低剂量组和pVAX1组均小于160。结论高剂量pVAX1-Serpin对鸡E.tenella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2013年04期 v.26 45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第15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BIO-FORUM 2013) 第三届上海国际医疗设备与生物技术展览会(BIO-MED 2013)

    <正>"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 2013)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有关委办大力支持。历经10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生物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研讨会。为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与医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及时了解国内外生物医药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将于2013年5

    2013年04期 v.26 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3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三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正>为了促进中国生物制品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多交流与合作机会,2013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三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将定于2013年10月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主办、《中国新药杂志》和国药中生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2013年04期 v.26 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

    <正>《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

    2013年04期 v.26 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六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正>为促进我国免疫诊断与疫苗技术的发展,加强有关学科的经验交流和沟通,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决定于2013年8月,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第六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

    2013年04期 v.26 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沃特世超高效合相色谱

    <正>2012年3月12日,沃特世ACQUITY 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系统上市。该技术克服了反相色谱(LC)和气相色谱(GC)技术的局限,能完全替代正相色谱技术。新型的ACQUITY UPC2TM系统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原理,为疏水化合物、手性化合物、脂类、热不稳定样品以及聚合物等的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压缩CO2是UPC2的主要流动相,具有以下优点:①其单

    2013年04期 v.26 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关于稿件优先数字出版的启事

    <正>为缩短学术论文发表周期,提高学术论文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争取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于2011年12月与中国知网(CNKI)签订《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优先数字出版"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

    2013年04期 v.26 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orning~ CellSTACK~-40培养室培养MDBK细胞的效果

    <正>康宁公司开发出一种用于大量培养黏附细胞的可放大培养体系-CellSTACK培养室,最小的为CellSTACK-1培养室,其细胞生长面积为636 cm2;最大的为CellSTACK-40培养室,

    2013年04期 v.26 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第2版)征订启事

    <正>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王军志研究员主编的《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一书自2002年10月首次出版以来,在生物技术药物领域获得了广泛好评。应科学出版社约稿和广大读者要求,主编及编委们对原著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第二版仍分为上下两篇,共30章。上篇系统地介绍了生

    2013年04期 v.26 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抗人CD4嵌合抗体的稳定表达及鉴定

    胡迪超;张爱华;杨晓明;

    目的构建抗人CD4嵌合抗体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抗人CD4嵌合抗体质粒pHDC4稳定转染CHO-DHFR-细胞,经选择性培养、有限稀释法克隆和MTX加压筛选抗人CD4嵌合抗体稳定表达株,经细胞工厂扩大培养。收集培养上清,经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目的抗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抗体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并分别进行质谱分析、蛋白质N-末端测序和平衡解离常数(KD)的测定。结果构建的抗人CD4嵌合抗体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抗体表达水平为4.29~10.52μg/ml;BCA测得纯化回收后的抗体表达水平为12.68 mg/L;激光共聚焦检测显示,抗CD4嵌合抗体稳定表达细胞株可稳定表达人的恒定区和鼠的可变区;质谱分析表明,其含有鼠源性和人源性成分;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测序表明,其轻链与亲本抗体N-末端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其KD为2.67×10-9M。结论成功构建了抗人CD4嵌合抗体稳定表达细胞株,其表达的抗人CD4嵌合抗体保留了亲本抗体的抗原结合特异性和亲和力。

    2013年04期 v.26 456-459+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组EB病毒Zta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孙静;傅晶晶;蔡泓志;施建东;石怀生;胡云章;胡凝珠;

    目的原核表达重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Zta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 PCR扩增EBV B95-8株BZLF1n氨基端基因,分别插入pThioHisA和pcDNA3.1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ThioHisA-BZLF1n和pcDNA3.1-BZLF1n。用pcDNA3.1-BZLF1n质粒免疫ICR小鼠,制备抗血清。将质粒pThioHisA-BZLF1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后,用肠激酶切割,再经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 000;IPTG终浓度为0.1 mmol/L,37℃诱导6 h,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 000,纯度大于95%,可与制备的小鼠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重组EBV Zta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较高,特异性良好,为EBV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筛查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460-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胰岛素诱导基因-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杨发建;张琴;何芸;周龙洋;卜友泉;孙文娟;何百成;杨俊霞;

    目的构建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ulin induced gene-2,Insig-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并检测其转录活性。方法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Insig-2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389 bp的启动子片段,插入pGL3-basic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GL3-Insig-2,将其与内参质粒pRL-TK瞬时共转染HEK293、HepG2和3T3-L1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法检测Insig-2启动子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GL3-Insig-2经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构建正确;pGL3-Insig-2质粒在HEK293、HepG2和3T3-L1细胞中均具有启动子活性,分别为阴性对照组(pGL3-basic空载体)的28、40和214倍、阳性对照组(pGL3-SV40)的2.6、5.5和30倍,呈现出强启动子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Insig-2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为后续Insig-2基因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465-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核分枝杆菌TB10.4与呼吸道合胞病毒F1蛋白的融合表达

    王瑞博;井申荣;曾韦锟;黄芬;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TB10.4蛋白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F1蛋白。方法从MTB标准菌株H37Rv全基因组中扩增TB10.4(N/X)和TB10.4(N/B)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p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TB10.4(N/X)/pET-28a和TB10.4(N/B)/pET-30a;从F/18T/DH5α菌株中扩增F1(B/X)基因,与TB10.4(N/B)/pET-30a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TB10.4-F1/pET-30a;将质粒TB10.4(N/X)/pET-28a和TB10.4-F1/pET-30a分别转化感受态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重组表达质粒TB10.4(N/X)/pET-28a和TB10.4-F1/pET-30a经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TB10.4和TB10.4-F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 000和59 000,可与鼠抗His单抗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融合蛋白TB10.4-F1,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及保护性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469-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王丽萍;王越;王海漩;胡云章;胡凝珠;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对甲型肝炎(简称甲肝)和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并对皮下和鼻腔接种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酵母多糖与角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佐剂,将不同剂量的复合佐剂与HBsAg混合,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HBsAg对照组、铝佐剂对照组和酵母多糖对照组,均经皮下免疫ICR小鼠1次,分别于免疫后2、4、8、16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 IgG抗体水平,筛选复合佐剂的最佳免疫剂量。以复合佐剂的最佳免疫剂量与甲肝抗原混合,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甲肝抗原对照组、铝佐剂对照组和酵母多糖对照组,均经皮下免疫ICR小鼠1次,分别于免疫后2、4、8周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甲肝抗原IgG抗体水平。以复合佐剂最佳免疫剂量分别与HBsAg和甲肝抗原混合,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HBsAg对照组和甲肝抗原对照组,经鼻腔免疫ICR小鼠,共免疫3次,间隔2周,分别于末次免疫后4、8周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Ag和甲肝抗原IgG抗体水平。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并对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对HBsAg的最佳免疫剂量为2 mg酵母多糖+8μl角鲨烯,该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铝佐剂对照组和酵母多糖对照组(P<0.05);复合佐剂对甲肝抗原也有较好的体液免疫增强作用,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铝佐剂对照组和酵母多糖对照组(P<0.05);复合佐剂通过鼻腔免疫,对HBsAg和甲肝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也有增强作用,但效果不如皮下免疫,甲肝抗原鼻腔免疫效果优于HBsAg(P<0.05)。在试验期内,小鼠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各器官均未发生病变。结论酵母多糖-角鲨烯复合佐剂能显著增强甲肝和HBsAg抗原对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免疫效果优于铝佐剂;皮下免疫效果优于鼻腔免疫;在免疫剂量范围内,复合佐剂安全性良好。

    2013年04期 v.26 473-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mi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系的建立

    阳宏;李孝生;向颖;邢旎旎;沈艳;

    目的构建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miRNA表达质粒,并建立稳定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系。方法根据大鼠CTGF基因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寡聚单链DNA X191-1、X191-2和X191-3及1对阴性对照序列DNA X191-4,将4对寡聚单链DNA退火成双链后,分别与载体pcDNA6.2-GW/EmGFP-miR连接,构建CTGF基因miRNA重组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SC-T6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转染效率,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CTGF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取干扰效率最高的重组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HSC-T6细胞,经杀稻瘟菌素持续加压筛选。结果经测序鉴定,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正确,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与设计相符;细胞的瞬时转染效率约为50%;3组干扰质粒转染的HSC-T6细胞中,CTGF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X191-2质粒对CTGF基因转录的干扰效率最高;获得了稳定转染的HSC-T6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CTGF基因miRNA表达质粒,并获得了稳定转染的肝星状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疗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47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仙台病毒Tianjin株噬菌体Fab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

    李霞;李晓绵;石立莹;李梅;

    目的构建仙台病毒Tianjin株噬菌体Fab抗体库,并进行初步筛选。方法用仙台病毒Tianjin株免疫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提取小鼠脾细胞总RNA,RT-PCR扩增鼠抗体轻链(κ链)和重链Fd基因,将轻链基因和噬菌粒p3MH经SacⅠ和XbaⅠ双酶切后纯化回收,经T4 DNA连接酶连接,电转化E.coli XL1-Blue,构建轻链库;将重链Fd段基因和轻链库p3MH-κ经SpeⅠ和XhoⅠ双酶切后,纯化回收并连接,电转化E.coli XL1-Blue,获得噬菌体抗体库,计算重组率和抗体库滴度。以仙台病毒Tianjin株重组蛋白HN2为抗原进行初步筛选,制备噬菌体抗体,并进行测序。结果构建的免疫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1.18×107,重组率为90%,制备的噬菌体抗体滴度为1011pfu/ml;经初步筛选,噬菌体富集了约63.6倍,获得2株与重组蛋白HN2有结合活性的阳性克隆,经NCBI 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为鼠源性抗体,经IMGT分析,显示轻链基因与Vk9亚群基因的同源性为94.87%,重链基因与VH7亚群基因的同源性为97.85%。结论成功构建了仙台病毒Tianjin株噬菌体Fab抗体库,为该病毒株的诊断、疾病治疗及致病机制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482-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经肽P物质对高氧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氧化/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董欣鑫;姚兰;方芳;许峰;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对高氧损伤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typeⅡ,AECⅡ)氧化/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培养的原代早产大鼠AECⅡ随机分为4组:空气组(将细胞置5%CO2、21%O2的孵箱中)、高氧组(将细胞置5%CO2、95%O2的密闭氧仓中)、高氧SP组(细胞培养液中预先加入5×10-8mol/L的SP,再置高氧中)和高氧SP受体拮抗剂组(细胞培养液中预先加入5×10-8mol/L的SP和5×10-7mol/L的L703.606,再置高氧中),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JC-1探针法检测细胞凋亡早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力。结果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AECⅡ的增殖活力、S+G2期细胞比例、线粒体膜电位、SOD活力和TAOC均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高氧组比较,高氧SP组AECⅡ的增殖活力、S+G2期细胞比例、线粒体膜电位、SOD活力和TAOC均明显升高(P<0.01),而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SP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该效应。结论 SP可明显减轻高氧导致的早产大鼠AECⅡ的氧化损伤,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进而起到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2013年04期 v.26 486-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牙本质基质蛋白1功能片段的融合表达及其胞内定位

    王学政;张更林;崔亚洲;刘建民;柴政斌;韩金祥;

    目的构建含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不同碱基的37 kD的N-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和全长DMP1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并分析重组蛋白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改造DMP1基因,获得DMP1基因的SNP rs10019009的不同基因型,将含SNP位点不同碱基的37 kD N-DMP1和全长DMP1基因定向克隆入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质粒pcDNA3.1-EGFP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DMP1-EGFP,通过脂质体法瞬时转染HEK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融合蛋白DMP1-EGFP的表达及胞内定位。结果 DNA测序结果表明,定点突变后的DMP1基因的碱基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PCR和DNA测序显示重组质粒pcDNA3.1-DMP1-EGFP构建正确;融合蛋白DMP1-EGFP在HEK293细胞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中。结论成功构建了含rs10019009-SNP位点不同碱基的37 kD的N-DMP1和全长DMP1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并在HEK293细胞的胞浆中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MP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系统治疗大鼠膀胱癌的疗效

    殷祥瑞;唐伟;喻备;王亚荣;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yclovir,GCV)系统治疗大鼠膀胱癌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亚硝基脲(N-methyl-nitrosourea,MNU)膀胱灌注法建立大鼠膀胱癌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携带空载体pGEX-5X-1的双歧杆菌和携带重组质粒pGEX-tk的双歧杆菌(含婴儿双歧杆菌4.4×109个/ml),再联合腹腔灌注GCV(50 mg/kg)治疗,治疗结束后称量各组大鼠膀胱重量;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膀胱组织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膀胱肿瘤组织细胞色素C(Cyt-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双歧杆菌重组质粒组大鼠膀胱重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空载体组(P<0.001),膀胱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空载体组(P<0.001),膀胱肿瘤组织Cyt-C和caspase-9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空载体组(P<0.001)。结论双歧杆菌介导的HSV-tk/GCV治疗系统治疗大鼠膀胱癌疗效显著;该治疗系统可能通过以Cyt-C为中心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导致膀胱癌细胞凋亡。

    2013年04期 v.26 495-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牛Ⅱ型链球菌van B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刘燕;布日额;李艳军;白靓;锡林高娃;郭闯;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牛Ⅱ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 biotypeⅡ)van B2蛋白。方法采用PCR法从牛Ⅱ型链球菌基因组DNA中扩增van B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an B2,转化大肠杆菌Rossata(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 PCR扩增获得597 bp的van B2基因片段;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an B2经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van B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 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为70%,可被小鼠抗牛链球菌血清Ⅱ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结论原核表达并纯化了牛Ⅱ型链球菌van B2蛋白,为van B2基因的耐药性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2013年04期 v.26 50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雄性大鼠高血糖对子代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

    李靖娜;宋勇;李继斌;刘治国;陈笑宜;张琪娟;肖晓秋;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雄性大鼠高血糖对子代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STZ组,STZ组经腹腔注射STZ(35 mg/kg)建立雄性大鼠糖尿病模型,CON组经腹腔注射pH 4.2的枸橼酸钠缓冲溶液。两组雄鼠分别与健康SD雌鼠按1∶2比例交配。雌鼠分娩后,称量两组子代出生体重,并连续监测体重变化和进食量;采用自动血糖仪和血糖试纸检测空腹血糖水平;18和22周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TT);计算肝重/体重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STZ组子代出生体重和后期体重及每日进食量均始终显著低于CON组(P<0.05或P<0.01);第18周,STZ组与CON组子代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2周时,STZ组子代葡萄糖耐量在第15、30、60 min显著高于CON组(P<0.05),胰岛素耐量在各检测时间点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STZ组与CON组子代肝重/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Z组子代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CON组(P<0.05)。结论父代高血糖对子代的出生体重和生长趋势有显著影响,且能显著改善子代的胰岛素耐量。

    2013年04期 v.26 505-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酵对普洱茶中游离咖啡因含量的影响

    王腾飞;王宣军;黄业伟;方崇业;朱强强;杨军;盛军;郝淑美;

    目的探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咖啡因的存在形式及游离咖啡因含量的变化,为监测茶叶发酵程度,控制茶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低pH沉淀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普洱茶发酵全程中6个主要发酵阶段[一翻、二翻、三翻、四翻、五翻样品和出堆样品(熟茶)]样品的游离咖啡因和结合咖啡因含量。结果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游离咖啡因含量逐渐降低,从一翻样品的(2.555±0.104)%降至出堆样品的(1.878±0.049)%,超过1/4的咖啡因与茶中的其他组分相结合,形成结合咖啡因。结合咖啡因的含量不断增加,四~五翻期间增幅最大,从0.084%增至0.647%;出堆样品中结合咖啡因的含量最高,为0.703%。结论发酵过程中,普洱茶中的游离咖啡因含量逐渐降低。本实验为监测茶叶发酵程度,控制茶品质量提供了依据。

    2013年04期 v.26 509-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慢病毒介导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shRNA对荷瘤裸鼠宫颈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白垚;郭建新;崔舫;郑秀惠;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型E6基因shRNA在体内对荷瘤裸鼠宫颈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干扰组和无义干扰组,经皮下接种宫颈癌Caski细胞(2×106个),移植瘤直径达0.5 cm时,空白对照组于瘤体局部注射PBS,干扰组和无义干扰组分别于瘤体局部注射靶向HPV16型E6基因的shRNA-PLL3.7干扰慢病毒和无义干扰慢病毒(3×108TU/ml),2周后检测瘤体大小和重量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16型E6、P53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无义干扰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干扰组裸鼠体内肿瘤明显缩小,瘤体重量明显降低(P<0.000 1),无义干扰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肿瘤组织中HPV16型E6蛋白的表达被抑制,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慢病毒介导的HPV16型E6基因shRNA能有效抑制动物体内宫颈癌的生长,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2013年04期 v.26 512-514+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治疗性制剂

  • 全长PTH(1-34)-HSA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活性

    李俊毅;彭林;唐存多;邬敏辰;金坚;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全长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albumn,HSA)的融合蛋白PTH(1-34)-HSA,并检测其活性。方法在质粒pPIC9K-PTH(1-34)2-HSA的基础上设计引物,引入6His标签及肠激酶酶切位点,从该质粒中扩增6His-EK-PTH(1-34)-HSA基因,插入pPIC9K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6His-EK-PTH(1-34)-HSA,转化毕赤酵母GS115,甲醇诱导表达;表达的6His-PTH(1-34)-HSA融合蛋白通过两步亲和层析纯化和肠激酶酶切,获得全长的PTH(1-34)-HSA融合蛋白;检测融合蛋白对UAMS-32P成骨细胞增殖活力、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RANKL和OPG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6His-PTH(1-34)-HSA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70 000,可与PTH抗体和HSA抗体特异性结合,发酵获得的融合蛋白的浓度为200 mg/L;纯化的融合蛋白可与抗PTH、HSA和6His标签抗体特异性结合,经肠激酶酶切后,该蛋白失去了与6His抗体反应的能力,保持了与PTH和HSA抗体结合的能力;酶切后的全长PTH(1-34)-HSA融合蛋白保持了PTH的生物活性,能促进UAMS-32P成骨细胞的增殖活力,提高细胞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上调细胞RANKL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抑制OPG基因的转录水平。结论成功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全长PTH(1-34)-HSA融合蛋白,有望提高PTH的成药性。

    2013年04期 v.26 515-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刘兰;史新昌;饶春明;

    目的评价近年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e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y factor,rhG-CSF)的生物学活性及其检测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mNFS-60细胞/MTT比色法对41批不同来源的rhG-CSF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与各生产企业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测rhG-CSF生物学活性结果的可信性。结果 37批国产rhG-CSF的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质量要求,4批进口rhG-CSF的生物学活性均符合进口拟定质量标准(JS20070016)要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与各企业的rhG-CSF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上市的rhG-CSF生物学活性达到《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质量要求;该制品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应用情况良好。

    2013年04期 v.26 521-523+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穿心莲内酯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中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管弦;朱涛;王导新;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LPS组和AP+LPS组。AP+LPS组腹腔内注射10 mg/kg的AP,空白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的NS,2次/d,连续3 d,第3天注射后2 h,LPS组和AP+LPS组气管内雾化吸入LPS(1 mg/kg),空白对照组气管内雾化吸入等剂量的NS,12 h后处死小鼠,开胸取肺,10%甲醛溶液固定,随后进行石蜡切片及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抑制蛋白IκB(Phospho-inhibitor ofκB,p-IκBα)和p-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组小鼠肺损伤明显,有明显的炎症反应;AP+LPS组小鼠肺损伤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LPS组相比,AP+LPS组小鼠肺组织中VCAM-1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p-IκBα和p-NF-κB(P65)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P可通过抑制磷酸化的IκBα的降解及P65单体的磷酸化来调节NF-κB通路,从而减轻小鼠肺损伤的炎症变化。

    2013年04期 v.26 524-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透明质酸对人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李化光;刘华;孙洁;刘肃;张林西;王文;郭佳;赵琛;赵增虎;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对人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HA保护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人正常软骨细胞和OA软骨细胞,传至第2代后,分别经H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HA能明显降低人OA软骨细胞的凋亡率(P<0.05),提高细胞的增殖活力、S期比例和增殖指数(P<0.05),且对正常人软骨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HA可促进OA软骨细胞的分裂与增殖,降低细胞凋亡率,从而对软骨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2013年04期 v.26 528-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鼠疫噬菌体对感染鼠疫小鼠的疗效

    张珊瑚;祁芝珍;张青雯;赵海红;辛有全;金泳;仇杰;

    目的观察鼠疫噬菌体对感染鼠疫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寻找治疗鼠疫感染的新方法。方法小鼠经皮下感染141株鼠疫菌建立鼠疫感染模型后,用效价为10-11的鼠疫噬菌体对短期治疗组在感染后3、6、12和24 h给予100μl/次的注射治疗,对长期治疗组在感染后1~7 d连续注射鼠疫噬菌体,100μl/次,1次/d。同时,设阴性对照组(不感染,只治疗,观察噬菌体对小鼠的毒性)和阳性对照组(仅感染,不治疗)。结果阴性对照组小鼠治疗14 d后全部存活,处死后剖检未检出鼠疫菌。各治疗组小鼠在治疗第5天存活率为100%,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腹腔治疗组效果明显,鼠疫噬菌体在小鼠体内存活时间长,效价不降低。结论鼠疫噬菌体对感染小鼠急性感染期的治疗有一定效果,长期腹腔注射治疗效果较好,为其进一步应用于抗感染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3年04期 v.26 53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诊断制剂

  • 人乳头瘤病毒58型截短型L1蛋白与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型抗原靶蛋白-6的融合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朱攀;井申荣;曾韦锟;黄芬;

    目的原核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58型截短型L1(Truncated L1,tL1)蛋白与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型抗原靶蛋白-6(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6,ESAT-6)融合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利用PCR技术分别从HPV基因组DNA和ESAT-6-18T质粒DNA中扩增tL1和ESAT-6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ESAT-6-tL1-pET-21a,分别转化E.coli BL21(DE3)和Rosetta,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ESAT-6-tL1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免疫昆明小鼠,ELISA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 PCR扩增出750 bp的tL1基因片段和320 bp的ESAT-6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一致;重组表达质粒ESAT-6-tL1-pET-21a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ESAT-6-tL1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0 000,在E.coli Rosetta中的表达形式为包涵体,纯化后纯度为85%,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4 000。结论成功表达了ESAT-6-tL1融合蛋白,并制备了其抗血清,为进一步研制检测HPV58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534-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的安全性

    杨彦基;钱晓华;王春燕;施雪华;区志莲;鲁依力;

    目的观察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pertussis-inactivated poliovirus-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 containing a polyribosyl-ribitol-phosphate-tetanus toxoid conjugate,DTacP-IPV//PRP~T)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知情自愿原则,在虹口区4个街道选择100名出生60~74 d符合检测要求的婴儿,分别于2、3、4月龄接种五联疫苗,并进行4次现场和3次电话访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接种五联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前3位为轻度异常哭闹(25.8%)、轻度触痛(23.8%)和轻度食欲下降(23.2%),随着接种剂次增加,局部发红、肿胀的严重程度升高,而呕吐、嗜睡、食欲下降、易激惹的严重程度下降。结论五联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受主观影响较大的不良反应报告偏多,在日后的接种工作中需注意后续剂次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减轻局部症状。

    2013年04期 v.26 539-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比例、亚群、表面受体及免疫效应分子的变化

    王倩倩;许红梅;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患儿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亚群、表面受体及免疫效应分子的变化。方法将EV71阳性的急性期患儿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病例组和普通病例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提取各组患儿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NK细胞亚群、自然细胞毒受体NKp30和NKp46、激活性受体NKG2D、抑制性受体CD94和NKG2A、脱颗粒标记CD107a及免疫效应分子(PF、GrB和GNLY)阳性细胞所占NK细胞的比例。结果重症病例组患儿外周血NK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普通病例组CD16+NK细胞亚群比例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重症病例组较普通病例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组和普通病例组NKG2D阳性细胞百分率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0.01),而CD94和NKG2A阳性细胞百分率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NKp30和NKp46阳性细胞率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组和普通病例组CD107a、PF、GrB、GNLY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EV71感染可能抑制宿主NK细胞的增殖、激活及其杀伤功能。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比较,NK细胞比例和CD16+NK细胞亚群降低,抑制性受体CD94表达增高,胞浆内CD107a、GrB和PF表达显著降低,可能与重症病例的发生有关。

    2013年04期 v.26 543-547+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重庆地区5岁以内儿童腹泻病毒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任增志;孔元梅;王倩倩;黄爱龙;钟晓妮;许红梅;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5岁以内儿童腹泻病毒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8~11月就诊的5岁以内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共500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RT-PCR法检测B、C组RV、诺如病毒(Norovirus,NV)GⅠ和GⅡ、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ADV)、札如病毒(Sapovirus,SLV)和星状病毒(Astrovirus,ASV),取NV和SLV阳性PCR产物测序,并对病毒基因进行分型。采用MEGA 5.05软件构建进化树,Kimura’s two-parameter法计算遗传距离,邻接法(Neighbor-joining)boot-strap重复检验1 000次。结果 500份标本中,检测到A组RV阳性标本134份,阳性率为26.8%;NV GⅡ型阳性标本132份,阳性率为26.4%;ADV阳性标本31份,阳性率为6.2%;SLV阳性标本9份,阳性率为1.8%;ASV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为0.2%;未检测到B、C组RV和NV GⅠ型。随机选择22份NV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及基因分型,其中GⅡ/4占绝对优势,其次为GⅡ/6、GⅡ/2、GⅡ/3和GⅡ/7。SLV可分为4个基因亚型,其中GⅠ/1为优势株,其次为GⅠ/2、GⅡ/1和GⅠV 1。结论重庆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RV是主要的病原体,其次为NV、ADV、SLV和ASV。

    2013年04期 v.26 548-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技术方法

  •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W135群和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中半乳糖和葡萄糖含量

    李冶珊;刘梅影;陈敬;林海涛;王平;

    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High-performance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amperometric detection,HPAEC-PAD)测定W135群和Y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中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多糖蛋白结合物原液的混合液经HCl水解处理后,进样CarboPac PA10柱,以氢氧化钠-醋酸钠梯度流洗,脉冲积分安培检测器检测。筛选样品的水解条件;对HPAEC-PAD法进行专属性、精密性及准确性验证,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确定的样品水解条件为以2 mol/L HCl于85℃处理1 h。载体蛋白破伤风类毒素对检测结果无干扰;重复性、日内精密性和不同操作者之间精密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5%;准确性试验中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回收率在90%~110%之间。HPAEC-PAD法测定多糖蛋白结合物原液的多糖含量与传统间苯二酚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成品疫苗中的W135群和Y群多糖含量测定结果符合《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草案》的规定(均≥4μg/剂)。结论 HPAEC-PAD法专属性、精密性和准确性良好,可用于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W135群和Y群多糖含量的测定。

    2013年04期 v.26 553-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CHO-DG44细胞瞬时转染条件的优化

    黎美香;陈先金;王晓慧;王亚玉;袁凤媚;汪才坤;谢秋玲;

    目的优化CHO-DG44细胞瞬时转染的条件。方法采用TubeSpin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为报告基因,氯醚酰亚胺(Polyether imide,PEI)为转染试剂,将质粒pIRESneo3-eGFP瞬时转染CHO-DG44细胞,优化瞬时转染的基本条件[细胞密度、DNA浓度和DNA:PEI比例(w/w)]以及其他条件(换液、渗透压和温度),采用优化的条件转染质粒pIRESneo3-eGFP,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生物发光仪检测相对荧光强度。结果 CHO-DG44细胞瞬时转染的最佳条件为:采用XLG-P8培养基进行转染,细胞密度为2×106个/ml,DNA浓度为6.25μg/5 ml,DNA∶PEI(w/w)比例为1∶5;转染后4 h更换新鲜培养基,添加30 mmol/L NaCl,并于31℃继续培养。在此条件下,CHO-DG44细胞的瞬时转染效率可达81.45%,相对荧光强度可达9×105RFU/106cells。结论优化了CHO-DG44细胞瞬时转染的条件,为下一步药物蛋白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13年04期 v.26 558-562+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9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伤寒Vi多糖柱层析纯化工艺的优化

    黄镇;王铭;陆伟;黄志伟;王茜;余晓书;冯晓异;者海燕;江超;

    目的优化伤寒Vi多糖柱层析纯化工艺,以替代传统苯酚抽提、乙醇分级沉淀法。方法采用DEAE离子交换层析柱,分别在缓冲液(20 mmol/L Tris-Cl)pH值为6.0、7.0和8.0的条件下纯化1批伤寒Vi多糖粗糖,并与传统苯酚抽提、乙醇分级沉淀法进行比较。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检测纯化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核酸含量、O-乙酰基含量、分子大小及内毒素含量,并计算样品的多糖回收率。采用优化的DEAE柱层析纯化工艺纯化3批伤寒Vi多糖粗糖,验证该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DEAE离子交换柱缓冲液(20 mmol/L Tris-Cl)pH值为7.0和8.0时,可有效将伤寒Vi多糖的杂质与纯化产物分离,多糖回收率分别为36.52%和38.35%,明显高于传统工艺的多糖回收率(15.52%),且纯化产物的内毒素含量(10 EU/μg)明显低于传统工艺(200 EU/μg)。以优化工艺(pH 7.0)纯化3批伤寒Vi多糖粗糖获得的6批精糖的蛋白质含量、核酸含量、O-乙酰基含量、分子大小、内毒素含量及多糖回收率差异较小,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优化了伤寒Vi多糖柱层析的纯化工艺,该工艺稳定性良好,可替代传统苯酚抽提、乙醇分级沉淀法,应用于伤寒Vi多糖的纯化。

    2013年04期 v.26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改良维持液培养aG株狂犬病病毒制备病毒原液

    曹金良;

    目的通过改良维持液的缓冲体系,改进aG株狂犬病病毒的培养条件,制备高滴度的病毒原液。方法在传统病毒维持液的基础上,补加缓冲盐和碳酸氢钠,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传统维持液和改良维持液培养病毒,收获2次病毒液,混合,经300 KD膜包超滤、Sepharose 4FF纯化后,制成病毒原液,采用ELISA法检测抗原含量,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检测病毒滴度、效力、宿主DNA和宿主细胞蛋白残留量,用便携式pH计检测pH值。结果改良维持液制备的病毒原液的抗原含量、病毒滴度及效力均高于对照维持液;两种维持液制备的病毒原液的宿主蛋白和宿主细胞DNA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改良维持液的缓冲能力明显增强,对病毒培养过程中pH值的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维持液。结论改良维持液培养狂犬病病毒制备的病毒原液滴度较高,可改进传统aG株狂犬病病毒生产的病毒原液滴度较低的现状。

    2013年04期 v.26 567-568+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噬菌体展示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

    杨柳;沈克飞;郑华;张邑帆;熊仲良;付利芝;

    噬菌体是以细菌为宿主的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寄生"在易感宿主菌体内,对动植物细胞无毒性。噬菌体结构简单,基因数少,是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良好操作系统。建立在噬菌体展示技术基础上的噬菌体颗粒,因其安全可靠,免疫效果好,在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中取得良好效果,表明噬菌体作为疫苗载体用于疫苗学的研究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对新型疫苗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噬菌体颗粒用于疫苗研究的优势、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2013年04期 v.26 569-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朝阳;孟佳帆;程鹏飞;

    目前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单向免疫扩散法(Single-radial immunodiffusion,SRID)。为了解决大流行流感发生初期无法获得参考品的情况,提高流感血凝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准确性,人们从物理化学和免疫化学两个方面对SRID的替代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对近10年来对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2013年04期 v.26 574-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杂合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韩镇;解桂秋;高仁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注,以酶为催化剂的绿色生物催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酶的催化能力是影响酶能否进行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因素,同时,因催化不同反应的需要,新酶开发显得十分迫切。杂合酶技术是基于已有酶资源来进行新酶的设计和开发的技术,其具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目前酶的表达克隆、分子筛选、人工进化、DNA序列改组和体外突变等技术已成为常规技术,为杂合酶的开发及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杂合酶的构建策略、构建方法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为其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2013年04期 v.26 578-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报道

  • 我国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的历史沿革

    王晓娟;曹琰;郭中平;

    <正>《中国药典》三部是对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和检定方法的技术规范,是生物制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管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中国药典》三部的前身是《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自第一部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生物制品法规》(1952年版)颁布以来,历经《生物制品制造及检定规程》(1959年版),《生物制品规程》(1979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1990年版、

    2013年04期 v.26 582-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