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基础研究

  • 恶性疟原虫合子表面蛋白Pfs25毕赤酵母双启动子表达系统的构建及表达

    雷清;刘晓;陈勇;陆俭;蒋琳;

    目的构建恶性疟原虫合子表面蛋白Pfs25毕赤酵母双启动子表达系统并进行表达。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pfs25基因的醇氧化酶启动子1(Alcohol oxidase promoter 1,AOX1)重组质粒pICpfs25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启动子(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重组质粒pGAPpfs25,取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获得毕赤酵母重组体ICpfs25和GAPpfs25,并构建含两种启动子的酵母重组体IC-GAP/2pfs25,甲醇诱导pfs25基因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ELISA分析各重组体表达上清中Pfs25蛋白的含量。结果各重组体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均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25 000的Pfs25蛋白条带,双启动子重组体Pfs25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表达上清的70%,明显高于单一启动子重组体,且双启动子重组体Pfs25蛋白的表达量随着补加甲醇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各重组体的表达产物均可与小鼠抗Pfs25单抗4B7特异性结合;双启动子重组体表达上清的ELISA反应明显强于其他重组体表达上清。结论已构建了恶性疟原虫合子表面蛋白Pfs25毕赤酵母双启动子表达系统,两种启动子共同作用可明显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

    2011年11期 v.24 1249-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HIV自然感染与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鉴别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袁作为;张君;胡接力;张秀瑜;黄爱龙;郑建;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HIV自然感染与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鉴别肽sk1、sk2、sk3及3条肽段串联序列。方法用普通PCR及重叠延伸PCR法从HIV-1 B亚型质粒扩增得到sk1、sk2、sk3基因序列及3条肽段基因片段的6种连接序列,并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及pGEX4T-2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NAT或谷胱甘肽-Sepharose-4B层析柱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分析融合肽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融合肽的抗原性。结果分别以pET-32a(+)和pGEX4T-2为载体,共构建了18个重组表达质粒;his-sk1、his-sk123、his-sk213、his-sk231及GST-sk3、GST-sk123、GST-sk213分别在pET-32a(+)及pGEX4T-2表达载体中以可溶形式表达,且均能与HIV-1阳性血清反应,而不能与HIV DNA-天坛疫苗免疫血清反应;经大量诱导表达纯化后,GST-sk3表达量最高,可达40 mg/L,纯度超过90%。结论已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V自然感染与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鉴别肽,为研制HIV自然感染与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鉴别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2011年11期 v.24 1254-1258+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组复杂蛋白快速表达体系的建立

    何太平;杨波;谭晓晶;唐菁燕;雷韬;宋春雷;聂艳桃;徐珑;

    目的建立重组复杂蛋白快速表达体系。方法利用定点整合技术建立定点整合宿主细胞库,分别以X-Fc融合蛋白和人凝血因子Ⅷ(FⅧ)为研究对象进行定点整合转染和表达分析。结果通过定点整合转染建立了高表达的宿主细胞库;X-Fc融合蛋白和人FⅧ均在宿主细胞中获得了高表达,X-Fc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为220 mg/L,人FⅧ在有血清培养条件下的酶活性为2 IU/ml,且细胞株表达稳定,易于扩大培养。结论已成功建立了基于CHO细胞定点整合的重组复杂蛋白快速表达体系,该体系在克隆效率和时间上具有很大优势,可实现蛋白的有效快速表达。

    2011年11期 v.24 1259-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表达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严敏;孙茂盛;王文举;谢天宏;李太华;李鸿钧;

    目的构建表达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重组腺病毒,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从质粒pMD19T-simple-NA中扩增NA基因,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中,经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Ad-293细胞,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NA,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A基因在Vero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CsC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NA抗体滴度。结果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Ⅰ酶切鉴定表明带有目的基因的穿梭质粒已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中;NA基因在Vero细胞中成功转录和表达;重组腺病毒可刺激小鼠产生抗NA抗体,初免后4周,抗体水平达最高,为1∶100 000。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甲型H1N1流感病毒NA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其可刺激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11年11期 v.24 1264-1268+1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分枝杆菌噬菌体D29裂解酶gp10的原核表达及抗脓肿分枝杆菌活性

    熊玉霞;杨致邦;于拽拽;戴维;蒋任举;蒋英;

    目的克隆并原核表达分枝杆菌噬菌体D29裂解酶gp10基因,观察重组蛋白对脓肿分枝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以噬菌体D29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p10基因片段,克隆至pET-32a(+)载体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gp10,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分析,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杯碟法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 PCR扩增获得长1 454 bp的gp10基因片段,重组表达质粒pET-32a-gp10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 800,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97.4%,破菌上清及破菌沉淀中均可见目的蛋白的表达,纯化后纯度可达90%,浓度为0.5 mg/ml;重组蛋白对脓肿分枝杆菌有抑菌作用。结论已成功表达重组分枝杆菌噬菌体D29裂解酶gp10,其对脓肿分枝杆菌具有抑菌作用,为抗脓肿分枝杆菌及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新药物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2011年11期 v.24 1269-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表达条件的优化

    杨利军;张栋;王惠珍;牛勃;杨涛;

    目的构建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的原核高效表达体系,并优化表达条件。方法在引物中添加编码6×His的核苷酸片段,使目的蛋白C-末端带有6×His标签。从质粒pCANTAB 5E-scFv中PCR扩增scFv基因,连接至pBV220载体,连接产物分别转化至E.coli BL21(DE3)和DH5α中,42℃诱导表达,并对诱导时间、培养基pH值和类型进行优化,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结果 PCR扩增出的scFv基因片段长度约770 bp,且序列正确;重组表达质粒pBV220-scFv经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在E.coli BL21(DE3)中可获得表达,在E.coli DH5α中不表达;表达的重组scFv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 000,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胞浆中,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且可与抗His-Tag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工程菌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以E.coli BL21(DE3)为宿主菌,在pH 7.4的LB培养基中,42℃诱导5 h。结论将scFv的表达载体更换为pBV220,可提高scFv的表达量,在优化表达条件下,scFv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1年11期 v.24 1273-1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Notch2胞内段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杨春秀;陈建斌;张树君;李芳菲;杨泽松;

    目的探讨外源性Notch2胞内段基因过表达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株K562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携带Notch2胞内段(ICN2)基因的质粒转染K56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Notch2基因全长mRNA的转录,Western blot检测Notch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Notch通路下游靶基因Hes1、Hey1及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numb、Bcl-2、NF-κB和TGF-β1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未转染组相比,转染组K562细胞数量减少,增殖显著受抑(P<0.01);转染48 h后的K562细胞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1),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1);Notch2基因mRNA及下游靶基因Hes1和Hey1 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增强(P<0.01),Notch2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numb基因mRNA转录水平无变化;Bcl-2表达下调,NF-κB和TGF-β1表达上调。结论Notch2胞内段基因过表达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和NF-κB基因表达及下调Bcl-2基因表达,将细胞阻滞于G1期来实现的。

    2011年11期 v.24 1278-1281+1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四川地区供浆员中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效价的分布

    秦婷婷;杨春;李小姣;刘瑞熙;武志强;张航;刘波;刘兰军;

    目的通过检测EV71中和抗体效价(EV71-NT),对四川地区供浆员中EV71-NT的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基于细胞病变抑制的EV71-NT检测方法,检测四川地区349份健康人血浆的EV71-NT,同时用肠道病毒(EV)71型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检测其EV71抗体,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检测四川地区21 817份健康人血浆中EV71-NT的分布。结果该EV71-NT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测定高效价和低效价EV71中和抗体标准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9%和33.6%;该方法与ELISA法的相关性较差(r=0.024);四川地区21 817份健康人血浆中含高效价EV71中和抗体的比例在7.1%~18.4%之间,EV71高效价血浆占10.3%。结论在四川地区供浆员血浆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高效价EV71中和抗体,可以直接从自然感染人群中筛选EV71抗体血浆进行EV7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研制。

    2011年11期 v.24 1282-1284+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DN-ALK2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孙笑笑;王科;冯红蕾;罗进勇;王虹;张彦;

    目的探讨DN-ALK2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ALK2基因mRNA的转录;分别以腺病毒DN-ALK2和RFP感染MDA-MB-231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MTT法、平板集落形成试验、细胞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 MDA-MB-231细胞中内源性表达ALK2。腺病毒DN-ALK2和RFP感染MDA-MB-231细胞36 h后,荧光表达量一致,约为70%。MDA-MB-231/DN-ALK2细胞中高表达DN-ALK2。与MDA-MB-231/RFP组相比,MDA-MB-231/DN-ALK2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集落形成率及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5),穿膜细胞数也明显减少(P<0.05);而MDA-MB-231/RFP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LK2可以在体外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2011年11期 v.24 1285-1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蹄香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观察

    孙远;付玉;刘冰;李鹏;田秀丽;王珊;宋宇;夏咸柱;王承宇;

    目的观察马蹄香(Valeviana jatamansi Jones)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给小鼠灌服5 000、7 500、10 000 mg/kg的马蹄香,对照组灌胃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观察小鼠的中毒症状,记录小鼠的死亡数,采用Red-Munchen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并检查小鼠组织和脏器的病理变化;对大鼠分别灌服4 000、1 000和200 mg/kg的马蹄香,连续给药14 d,对照组灌胃CMC水溶液,给药后观察14 d,检测大鼠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灌胃马蹄香后,小鼠短时间内出现活动减少,而后趋于正常,病理学检测未发现小鼠组织或脏器有明显异常改变,LD50>10 000 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马蹄香各剂量组大鼠的增重、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蹄香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11年11期 v.24 1290-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普洱茶水提物对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李春磊;王宣军;宋爽;李冬青;师思;郝淑美;盛军;

    目的探讨普洱茶水提物对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处理THP-1细胞48 h,分化得到巨噬细胞,以其为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普洱茶水提物(125、250μg/ml)与终浓度为100 EU/ml的脂多糖的混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普洱茶水提物能有效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且浓度为250μg/ml的普洱茶水提物对TNF-α分泌的抑制作用强于浓度为125μg/ml的普洱茶水提物,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普洱茶水提物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效果与已知的绿茶抗炎的主要成分EGCG无关。

    2011年11期 v.24 1293-1295+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3种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变迁

    福泉;包丽丽;包佳琪;张军力;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对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645株)、肺炎克雷伯菌(260株)和阴沟肠杆菌(15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测定,并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规定的标准,分析3种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变迁。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较高;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于头孢噻肟;与2007年比较,2008年和2009年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增长;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产生。结论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已成为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应从耐药监测、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多方面努力,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011年11期 v.24 1296-1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曾建涛;李泉;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NDM1)的基本性质,并与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行分子对接,在理论上研究NDM1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抑制剂的水解活性。方法应用EMBOSS 6.3.1.1软件包的程序分析NDM1的基本性质,并分别利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和PHYRE 2.0折叠识别法构建NDM1的空间结构,再运用Arguslab 4.0软件的dock模块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NDM1分子对接。结果 NDM1共270个氨基酸残基,理论等电点为6.3,包含1个跨膜区,α螺旋占27%,β折叠占34.5%;与抗生素对接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氨苄西林、头孢拉啶、阿莫西林、头孢唑林、甲氧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克拉维酸。结论NDM1对氨苄西林催化效率最高,对氨曲南催化效率最低,克拉维酸对NDM1无抑制作用。

    2011年11期 v.24 1300-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中华预防医学会关于举办2011年海峡两岸传染病防治研讨会的通知

    <正>为了提高海峡两岸传染病防治能力,加强海峡两岸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与台湾欧巴尼纪念基金会联合主办、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海峡两岸传染病防治研讨会",将于2011年12月6~1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届时我们将邀请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到会并作报告,同时还将邀请海峡两岸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对最新的研究课题作学术报告和交流。欢迎学术界专家、朋友及对本次会议感兴趣的同道积极参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11年11期 v.24 1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第2版)征订启事

    <正>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王军志研究员主编的《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一书自2002年10月首次出版以来,在生物技术药物领域获得了广泛好评。应科学出版社约稿和广大读者要求,主编及编委们对原著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第二版仍分为上下两篇,共30章。上篇系统地介绍了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制、开发和非临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技术要求,同时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技术药物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观察的章节,并

    2011年11期 v.2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来自ATCC的基因靶向工具

    <正>ATCC发布三个新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滋养细胞系,用于支持未分化胚胎干细胞系和iPS细胞系的生长。DR4 MEF(ATCC誖SCRC-1045TM)带有抗生素耐药基因,可以耐受新霉素(G418)、嘌呤霉素、潮霉素和6-硫基鸟嘌呤。SNL76/7(SCRC-1049TM)是一个克隆,来自于具有G418抗性和鼠类LIF高表达的STO细胞系。SNLP 76/7-4(SCRC-1050TM)是一株带有嘌呤霉素抗性的克隆,来自于SNL 76/7。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tcc.org/MEF6。

    2011年11期 v.24 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预防制品

  • 第6代百日咳疫苗效力国家标准品的建立

    骆鹏;沈立濛;孙琦;徐永革;祖俊;徐颖华;王丽婵;卫辰;侯启明;史峥;郁佳俊;叶娟;郭玉芬;高慧;潘海龙;刘玲;杨邦玲;张庶民;

    目的建立第6代百日咳疫苗效力国家标准品。方法选用百日咳菌株(沪64-21),发酵罐培养,收获的百日咳菌液经脱毒灭活后,分装冻干,作为备选品,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进行无菌试验、血清学试验、水分含量及百日咳特异性毒性检测。以WHO标准品PWIS和中国百日咳疫苗效力国家标准品3号、5号为标准,经5个实验室进行协作标定,并考察其效力稳定性。结果该备选标准品的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品的规定;经协作标定45次,分别以国家标准品3号、5号和WHO标准品为标准进行量值溯源,标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合并效价为13 IU/ml(95%CI=12.23~13.26 IU/ml);保存期内标准品的效力稳定。结论该备选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新的第6代百日咳疫苗效力国家标准品使用。

    2011年11期 v.24 1303-1305+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PELA-OmpK微球疫苗的部分特征及其对鲫鱼的口服免疫效果

    任燕;张小江;常藕琴;陶家发;赖迎迢;石存斌;吴淑勤;

    目的研究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DL-polylactide-co-polyethylene glycol,PELA)包裹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Vh)重组外膜蛋白OmpK制备的微球疫苗的部分特性及其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口服免疫效果。方法用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PELA,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包裹OmpK,制备微球疫苗,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计算蛋白包裹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在4℃保存不同时间的形貌。取鲫鱼随机分为3组:微球疫苗组、OmpK蛋白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组采用疫苗或蛋白拌饲投喂方式口服免疫,投喂3 d,间隔7 d,再投喂3 d加强免疫;对照组投喂不含疫苗的饲料。加强免疫4周和8周后,经腹腔注射20 LD50的Vh EcGS020802株攻击,记录各组鱼死亡数,计算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制备的PELA-OmpK微球疫苗中OmpK蛋白的包裹率达78%。微球粒径小于12μm,且90%微球的粒径小于5μm。4℃保存10 d微球表面光滑、圆整;保存30 d PELA微球降解,粒径较大的微球表面出现空洞;保存60 d可见大量碎片,微球表面毛糙松散,出现多个空洞。微球疫苗加强免疫鲫鱼4周和8周后,对活菌攻击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0%和48%,而口服OmpK蛋白组和空白对照组鱼全部死亡。结论用PELA包裹裸疫苗制备成微球疫苗,对抗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PELA用作鱼类口服疫苗的投递载体是可行的。

    2011年11期 v.24 1306-1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人禽流感裂解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观察

    刘书珍;闫昆明;周蕾;王飞宇;傅连弟;高伟星;周长民;聂飞;王敏文;

    目的观察人禽流感裂解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将不同血凝素含量(20、30、45μg/ml)的铝佐剂和无佐剂人禽流感裂解疫苗各3批分别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0.5 ml/只,每批疫苗又分为1针、2针和3针组,每组10只,每针间隔1周,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首针免疫后21 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结果 1针、2针组各3批无佐剂疫苗免疫小鼠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分别小于1∶40和1∶200;2针、3针组各3批铝佐剂疫苗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均大于1∶50,2针组20、30μg/ml血凝素铝佐剂疫苗的中和抗体效价均大于1∶200;2针、3针组20、30与45μg/ml血凝素铝佐剂疫苗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针、3针组3批铝佐剂疫苗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相应的3批无佐剂疫苗。结论铝佐剂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明显优于无佐剂疫苗,且20、30μg/ml血凝素铝佐剂疫苗接种2针可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

    2011年11期 v.24 1310-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钩体疫苗免疫小鼠最佳剂量的筛选

    王亚玉;易彬樘;卢娟;闫永平;

    <正>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为一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病,呈世界范围流行,我国为该病的高发地区之一。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钩体病的有效手段。为研究人用钩体疫苗免疫小鼠的最佳剂量,为进一步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依据,本文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三价钩体疫苗(包括黄疸出血型、流感伤寒型、秋季型,每型菌不少于1.5×108条/ml,剂量5 ml)免疫小鼠,筛选最佳免疫剂量,为下一步多种疫苗联合接种的研究奠定基础。

    2011年11期 v.24 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治疗制品

  • 静注甲型H1N1流感人免疫球蛋白的研制

    杨汇川;张燕;高阳;何建琴;吕加成;刘素芳;王焰;吴强;杨春;张雪梅;

    目的研制高效价静注甲型H1N1流感人免疫球蛋白。方法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简称甲流)对固定供血浆者按疫苗说明书免疫后2周开始采集原料血浆,采用血凝抑制法检测原料血浆和制品的甲流抗体效价;采用柱层析法从高效价甲流免疫血浆中提取富含IgM免疫球蛋白的样品,模拟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工艺从小量混合血浆分离IgG样品,测定血浆和提取样品的甲流抗体效价,分析甲流中和抗体效价与IgG、IgM含量的对应关系,判断甲流中和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按本公司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生产工艺制备静注甲型H1N1流感人免疫球蛋白,并与普通IVIG及相应合并血浆的甲流抗体效价进行比较。结果筛选到甲流抗体效价≥320 HU/ml的合格血浆9 866袋,合格率达33.5%,其中抗体效价≥640 HU/ml的血浆占合格血浆的49%,血浆质量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规程"要求;甲流抗体效价与IgG含量呈相应比例关系,而与IgM含量无关,甲流中和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以IgG为主;制备的甲流人免疫球蛋白制品的甲流中和抗体效价达2 560 HU/ml,为普通IVIG的197倍,其他质量指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制检规程"要求。结论成功研制了静注甲型H1N1流感人免疫球蛋白,在甲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仍具有战略储备意义。

    2011年11期 v.24 1314-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抗破伤风毒素免疫球蛋白F(ab′)_2新制备工艺的建立

    刘永祥;赵忠鹏;罗德炎;陈中伟;杨涛;王希良;高俊杰;

    目的建立马抗破伤风毒素免疫球蛋白F(ab′)2新的制备工艺。方法制备并纯化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toxoid,TT)及重组破伤风毒素c片段(Recombinant tetanus toxin C fragment,rTT-C),将TT/rTT-C(2∶1)免疫马匹,待血清抗体效价达3 500 IU/ml时,采血,分离血清,灭活,去除外源蛋白,胃蛋白酶消化制备F(ab′)2,经DEAE柱层析纯化,并对其进行中和抗体效力、安全性和稳定性检测。结果纯化的TT和rTT-C的浓度分别为70 000 Lf/L和4~5 mg/L,纯度分别达95%以上和96%以上;纯化的TAT-F(ab′)2收率为1.4%,纯度达91%以上,中和抗体效价>15 000 IU/ml;其安全性及稳定性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18个月。结论建立了马抗破伤风毒素免疫球蛋白F(ab′)2新的制备工艺,制备的制品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的质量标准,为马抗血清同类制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1年11期 v.24 1318-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

    宋翼升;杨红忠;张立将;由振强;周国亮;潘水珍;谢方;黄敏;王文祥;房健民;宣尧仙;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CT-18)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皮下注射RCT-18 129、37、11 mg/(kg.d)和0.9%NaCl注射液,每2 d给药1次。雄鼠连续给药5周、雌鼠连续给药2周后,按雌雄1∶1的比例合笼交配,合笼期为2周,计算交配率。雄鼠继续给药至交配成功,雌鼠继续给药至妊娠第6天。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的一般反应、体重及摄食量变化。确定雌鼠受精后处死雄鼠,解剖检查睾丸和附睾等生殖器官。于妊娠第15天解剖孕鼠,综合评价妊娠及胚胎形成和早期发育等情况。结果 RCT-18高、中、低剂量组雌性和雄性大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母体毒性反应。各组大鼠各脏器均未见肉眼可见的异常。各剂量RCT-18对大鼠的交配率、妊娠率、生殖系统脏器重量和系数以及早期胚胎发育均无明显影响。结论RCT-18对SD大鼠的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作用。

    2011年11期 v.24 1321-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骨化三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

    汪占文;杨金凤;孔庆飞;詹晓霞;穆莉莉;李乐乐;孙博;张瑶;王广友;李呼伦;张迎庆;周明言;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Calcitrio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含200μg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肽段(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3-35,MOG33-35)、250μg结核菌素的50μl弗氏不完全佐剂(IFA)皮内免疫C57BL/6小鼠,并分别于免疫当天和第2天注射百日咳毒素,建立EAE实验性动物模型(EAE组);骨化三醇组从免疫当天起隔日腹腔注射骨化三醇100 ng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小鼠临床评分的差异;于EAE发病高峰期处死小鼠,取脊髓及淋巴结,通过HE及LFB染色观察脊髓中炎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淋巴细胞CD4+T细胞亚型的分布。结果与EAE组比较,骨化三醇组发病延缓且发病较轻,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骨化三醇组较EAE组小鼠脊髓白质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脱髓鞘斑块明显减轻;骨化三醇组与EAE组相比,Th17细胞亚群明显受到抑制(P<0.05),而Th2和Treg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骨化三醇可以延缓EAE发病,减轻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并能够通过调节CD4+T细胞亚群平衡,即抑制Th17细胞,上调Th2和Treg细胞水平发挥对EAE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011年11期 v.24 1325-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乌司他丁和泰索帝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uPA、uPAR、ERK表达的影响

    罗杰;高峰;赵晓亮;孙治君;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和泰索帝(Taxotere,TXT)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u-PA、uPAR、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ER-)细胞分为4组:UTI组(UTI 800 U/ml)、TXT组(TXT 3.7μg/ml)、UTI+TXT组(UTI 800 U/ml+TXT 3.7μg/ml)、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24 h,分别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uPA、uPAR、ERK基因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uPA、uPAR、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UTI组和UTI+TXT组MDA-MB-231(ER-)细胞中uPA和uPAR基因mRNA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XT组中二者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ERK基因mRNA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和UTI+TXT组中uPA、uPAR和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TXT组中3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TI可抑制MDA-MB-231细胞中uPA、uPAR、p-ERK的表达,而TXT可上调三者的表达。

    2011年11期 v.24 1329-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诊断制品

  • 牛心肌肌钙蛋白T的提取、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付海英;崔衢;吴静;李勇;施雨露;王艳玲;李一;

    目的提取、纯化牛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组织匀浆、蛋白层析技术提取、纯化牛cTnT,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浓度;SDS-PAGE检测其纯度;间接ELISA法检测其反应特性。将纯化的牛cTnT免疫小鼠,进行细胞融合,间接ELSI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小鼠体内法制备腹水。结果纯化的两批牛cTnT浓度分别为0.246和0.336 mg/ml;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7 000,纯度分别为86.02%和93.77%;纯化的cTnT蛋白可与鼠抗牛cT-nT单克隆抗体结合。共获得5株分泌抗牛cTn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阳性杂交瘤细胞株3B10腹水抗体效价达1∶10 240。结论已成功提取、纯化了牛cTnT,并建立了稳定分泌抗牛cTnT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为cTnT检测试剂盒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2011年11期 v.24 1333-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观察

  • 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白云骅;杨立清;郭丽姝;陶航;艾星;李丽;屈燕;吴疆;时念民;郑艳微;沈艳杰;陈莹;

    目的观察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1 398名1~12岁儿童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无明胶和含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观察接种后的安全性;并对其中733名接种者采用膜抗原荧光抗体(Fluorescent antibody to membrane antigen,FAMA)法检测水痘抗体水平,观察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后全身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1.49%和14.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试验组中度发热反应(37.6~39.0℃)的发生率(0.57%)显著低于对照组(1.71%)(P<0.05);试验组(3.02%)与对照组(2.99%)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疼痛、红肿和瘙痒。试验组和对照组接种前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5.83和1∶6.04;接种后的GMT分别为1∶89.15和1∶94.44,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91%和98.3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等同于含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且能明显降低中度发热反应的发生率。

    2011年11期 v.24 1336-1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3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毒核酸阴转时限的观察

    崔文玉;闫世明;赵云虹;杨光绪;张智勇;于关成;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毒核酸阴转时限。方法选择2009年9月16~27日我院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8例,经同一名医生进行咽拭子采集,采用RT-PCR方法检测甲型通用、甲1通用、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亚型4个病毒亚型,以甲型通用、甲1通用、甲型H1N1亚型均阴转作为判定病毒核酸阴转的标准。结果 3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毒核酸阴转的时限最短1 d,最长14 d,平均4.5 d;病毒核酸阴转时间主要集中在第3、4、5天,第5天与第4天相比,甲型通用、甲1通用和甲型H1N1的阴转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发病36 h内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病毒核酸阴转平均时间为4.1 d;37~72 h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病毒核酸阴转平均时间为5.2 d;有3例甲型通用、甲1通用、甲型H1N1亚型病毒核酸未同时阴转。结论甲型H1N1流感抗病毒治疗1周,大部分患者病毒核酸阴转,不具有传染性;尽早(36 h内)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核酸阴转时间;甲型通用、甲1通用、甲型H1N1亚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三者未同时阴转的情况,应注意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感染。

    2011年11期 v.24 1339-1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

    王敏;何巍;王伟善;周欣;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2001年初~2009年初在吉林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3组均给予相同的过敏哮喘基础治疗,治疗1组再经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BCG polysaccharide and nucleic acid,BCG-PSN)注射液,疗程3个月;治疗2组再经肌肉注射BCG-PSN,疗程6个月;对照组只进行基础治疗,不给予BCG-PSN。观察疗程结束后1年内3组患者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发作情况,根据哮喘的发作次数及程度判断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0~6个月内,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疗程结束后7~12个月,治疗2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BCG-PSN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BCG-PSN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远期疗效与疗程有关。

    2011年11期 v.24 1342-1343+1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实验技术

  • 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获取方法的建立

    武晓云;王世立;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获取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明胶海绵移植到小鼠后肢的大腿内侧肌间隙,12 d后分离明胶海绵中的迁移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迁移细胞和骨髓细胞中CD34+、Sca-1+和CD34+Sca-1+细胞的表达,利用体外造血克隆分析迁移细胞和骨髓细胞中造血克隆的密度。结果迁移细胞的数量在移植12 d时达最大;迁移细胞中CD34+、Sca-1+和CD34+Sca-1+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骨髓细胞(P<0.05),造血克隆比例也明显高于骨髓(P<0.01)。结论利用生物材料明胶海绵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的造血干细胞获取方法,可实现自体细胞治疗。

    2011年11期 v.24 1344-1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活菌数的测定与分析

    魏东;李恪梅;王秉翔;王国治;

    目的优化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的运输条件及活菌数测定方法。方法用平皿培养菌落计数法对厂家先后2次送检(第1次为常温下运输3 d,第2次为低温下运输6 h)的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进行活菌数测定;对第2次送检的7批疫苗分别使用吸量管和移液器取样进行活菌数测定;取第2次送检的1批疫苗,分别使用吸量管和移液器取样进行5次活菌数测定,比较两种工具测定的精密度。结果第1次送检的7批疫苗活菌数均不符合规定,第2次送检的疫苗活菌数显著高于第1次送检样品(P<0.01),均符合规定;使用吸量管和移液器取样对活菌数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移液器取样测定活菌数的变异系数(11.3%)明显低于使用吸量管取样测定活菌数的变异系数(23.0%)。结论炭疽活疫苗在送检过程中必须低温运输;使用移液器取样测定活菌数精密度高且操作方便,有利于制品的质量控制。

    2011年11期 v.24 1348-1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血清摇动悬浮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

    闫文星;陈玉丙;张红梅;国春龙;王铁君;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条件下乳腺癌MCF-7细胞的分裂特点,建立快速、有效的乳腺癌干细胞富集方法。方法将MCF-7细胞分别采用完全培养基静置培养(A组)、完全培养基摇动培养(B组)、细胞因子静置培养(C组)和细胞因子摇动培养(D组)12、24、36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分裂情况,计算克隆形成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结果 B组和C组培养12 h,棒状分裂细胞约占30%;24 h后分别约占50%和60%;36 h后形成大的细胞克隆。D组培养12 h,棒状分裂细胞约占50%;24 h后约占80%,可见多个细胞克隆;36 h后克隆细胞数减少。D组培养12 h,CD44+/CD24-/low细胞亚群比例(8.05%)为B组(0.99%)的8倍,C组(3.80%)的2.1倍;培养24 h,D组(15.24%)为B组(4.83%)的3倍,C组(2.30%)的6倍;培养36 h,D组CD44+/CD24-/low细胞亚群比例降至9.68%,约为B组(0.95%)和C组(1.03%)的9倍。结论在细胞因子摇动培养条件下,MCF-7细胞分裂加快,分裂象增多,细胞系中CD44+/CD24-/low亚群比例增加较快,干细胞池增加明显,表明无血清摇动悬浮培养为富集乳腺癌干细胞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2011年11期 v.24 1351-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狂犬病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王伟伟;王远征;张国强;马昱;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用于不同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方法用市售的不同狂犬病疫苗株抗原免疫NIH小鼠,制备免疫血清,用不同的疫苗株抗原包被酶标板,分别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并通过不同株抗原抗体的交叉中和实验,分析抗原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毒株抗原按不同比例混合包被酶标板,分别测定阳性血清样本,并与快速免疫荧光抑制试验(RFFIT)检测结果比较,确定包被抗原模式,建立狂犬病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绘制标准曲线,确定最佳定量范围及灵敏度,确定Cut-off值;并对其特异性、精密性、准确性及稳定性进行验证;用建立的方法与其他市售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分别检测血清样品,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性。结果狂犬病病毒抗原AG∶CTN-1=4∶1为最适包被抗原模式,试剂经优化后,检测抗体效价范围在535.00~33.44 mIU/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最低检出限为8.36 mIU/ml,Cut-off值为0.735 mIU。该方法检测人血清白蛋白、破伤风阳性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清、白喉阳性质控血清均未发生反应;试验内变异系数在6.68%~7.84%之间;回收率在97.25%~104.50%之间;试剂置37℃3 d,与4℃保存试剂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法检测血清样品与市售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比较,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RFFIT测定结果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为Y=-0.475+3.246 X,相关系数为0.801。结论已建立了狂犬病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大规模狂犬病病毒抗体的筛查。

    2011年11期 v.24 1355-1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祝婧烨;沈坚;秦洁;马相虎;王维;瞿爱东;

    目的建立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多糖(Polyribosylribitolphosphate,PRP)的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灭活的Hib菌免疫家兔,1周免疫4次,共免疫6周,采血,检测血清抗体滴度。对兔免疫血清进行非特异性抗体免疫吸附,纯化兔抗PRP抗体,用纯化的兔抗PRP抗体包被酶标板,HRP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二抗,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PRP。确定标准曲线的最佳线性范围,并对方法进行特异性、准确性和精密性验证。结果兔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可达1∶2 800。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30~0.500 ng/ml,检测限为0.030 ng/ml。该方法检测大肠杆菌上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LB培养基及破伤风-乙脑结合疫苗均无特异性反应;检测0.500、0.250、0.150 ng/ml的PRP标准品试验内变异系数(CV)在1.16%~2.40%之间,回收率在93.2%~107.2%之间;试验间CV在1.57%~4.11%之间,回收率在101.3%~101.6%之间。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准确性和精密性均较好,可以特异性检测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

    2011年11期 v.24 1360-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重组戊型肝炎病毒抗原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陈子杨;吴业红;张健锋;常军亮;时成波;贾媛;郭立君;李春晖;

    目的建立重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HE疫苗中HEV抗原含量的检测。方法以重组HEV病毒样颗粒作为免疫原,免疫母鸡,制备抗HEV-IgY多克隆抗体,纯化后作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抗HEV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HE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HE疫苗成品的HEV抗原含量,计算HEV抗原对氢氧化铝的吸附率。结果建立的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2~128 ng/ml,最低定量限为2 ng/ml;该方法检测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重组人白介素-2(IL-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血白蛋白、小牛血清及健康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3个浓度的HEV抗原内部参考品的回收率在95.13%~104.50%之间,试验内及试验间变异系数均<15%;包被抗HEV-IgY的酶标板于37℃放置5 d,其检测HEV抗原内部参考品的A450值及敏感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3批HE疫苗成品中HEV抗原对氢氧化铝的吸附率均大于95%,符合相关质控要求。结论已成功建立了HE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可用于HEV抗原含量的检测。

    2011年11期 v.24 1363-1365+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梯形微板法在ABO反定型中的应用

    杜雪宁;刘芳兰;王振卿;张来玉;

    目的评价梯形微板法在ABO反定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梯形微板进行血型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利用高科技摄像数码分析技术进行凝集判别,确定血型,分析该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重复性和脂血抗干扰性,同时以U型微板法作平行对照。结果梯形微板法的准确性为99.97%,可靠性较高,重复性为100%,且能有效避免脂血的干扰,各项指标均优于U型微板法。结论梯形微板法在ABO反定型鉴定中是一项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的检测手段,更适合于血站系统的大批量标本的结果处理。

    2011年11期 v.24 1366-1367+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和表面膜蛋白A的研究进展

    唐玉龙;李启明;

    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Pneumococcal surface adhesin A,PsaA)为脂蛋白,属于ABC型转运蛋白复合物(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存在于各型肺炎球菌中,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和黏附因子,编码基因高度保守,具有转运Mn2+及黏附功能。肺炎球菌表面膜蛋白A(Pneumococcal surface protein A,PspA)是与其毒力相关的一种重要的表面抗原,在目前发现的所有临床分离的肺炎球菌中几乎均存在,其编码基因变异性较大。PsaA和PspA均为肺炎球菌的保护性抗原和新型肺炎球菌疫苗的研发热点之一。本文就这两种蛋白的结构、功能、免疫学特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1年11期 v.24 1368-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苏怀彬;胡接力;黄爱龙;

    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的模板,也是慢性乙肝患者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由于核苷类药物对cccDNA无抑制作用,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清除病毒,也就不能彻底治疗乙肝。本文对HBV cccDNA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检测作一综述。

    2011年11期 v.24 1373-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辅助性T细胞17与相关疾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史利军;袁维峰;李刚;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辅助性T细胞,该类细胞在机体的抗微生物免疫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与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过敏、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Th17细胞是与Th1及Th2细胞不同的T细胞亚类,可分泌IL-17A、IL-17F、IL-21、IL-22等细胞因子。本文就Th17细胞的基本生物学功能、与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2011年11期 v.24 1377-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