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消息

  • 第十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征文通知)

    <正>为了促进我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为本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交流与合作机会,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五届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将于2009年8月19~21日在兰州召开第十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华预防医

    2009年06期 v.22 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

    <正>《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生物技术

    2009年06期 v.22 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登录《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网站

    <正>尊敬的专家、读者、作者及各位同仁:您们好!自2007年8月起,《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网站(www.zgswj.com.cn,中文域名: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com)正式运行。本站网

    2009年06期 v.22 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正>《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于1988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生物

    2009年06期 v.22 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以重配技术制备H1N1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

    张英伟;李卫东;马娜;姚忠萍;燕景恩;张勇;刘雅灵;杨佳;吴忠香;廖国阳;杨净思;李长贵;

    目的以重配技术制备H1N1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为以Vero细胞为基质生产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A/Yunnan/1/2005Va(H3N2)为母本株,与WHO推荐的2007~2008年度北半球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A/Caledonia/20/99(H1N1)共同感染SPF鸡胚和Vero细胞,用抗A/Yunnan/1/2005Va(H3N2)抗体筛选重配病毒,在Vero细胞连续传12代,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鉴定病毒型别。将重配病毒经Vero细胞大量培养,重配前的病毒经鸡胚大量培养,分别经甲醛灭活,制备灭活疫苗,免疫ICR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获得了1株Vero细胞适应的高产H1N1流感病毒株,连续传9代后,病毒血凝滴度维持在512,免疫原性与重配前的毒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与流行株的重配和抗体筛选,可以获得H1N1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

    2009年06期 v.22 529-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致病性大肠杆菌espH删除株的构建及其功能鉴定

    杨健;丁刚强;黄爱龙;

    目的构建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espH删除株,探讨espH分子的转位、定位以及在A/E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自杀质粒pcvd442-△H::kana,通过结合传递、等位交换,抗性筛选获得espH删除株,并对删除株进行PCR鉴定;构建带HA标签的espH表达载体pTrc99a-espH:HA,转化espH删除株,感染HeLa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espH的转位及定位;构建espH和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espH-EGFP,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分布;用espH删除株感染HeLa、Caco-2和TC-7细胞,分别用荧光显微镜技术、上皮细胞电阻(TER)检测和扫描电镜(SEM)探讨espH在基垫形成、屏障功能障碍和微绒毛脱落损伤中的作用。结果酶切、测序及PCR鉴定表明自杀质粒pcvd442-△H::kana和espH删除株构建正确。espH依赖T3SS转位到宿主细胞,转位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spH主要分布于细胞的可溶性成分,免疫荧光检测发现espH分布于细胞膜基垫形成处,espH与EGFP的融合蛋白分布于细胞膜。感染试验表明,espH删除株可以形成基垫,并造成Caco-2细胞屏障功能障碍和TC-7细胞微绒毛脱落损伤。结论已成功构建了EPECespH删除株。espH是EPEC的一个依赖T3SS转位的效应分子,转位后,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基垫形成处,但未发现espH在EPEC基垫形成、屏障功能障碍和微绒毛脱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09年06期 v.22 53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B族链球菌表面免疫原性蛋白的黏膜免疫效果

    薛冠华;李慎涛;杨永弘;于丽华;王爱华;王冠;殷国荣;沈叙庄;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GBS)表面免疫原性蛋白(Sip)的黏膜免疫效果。方法表达及纯化两种不同标签的Sip(Gp-Sip和pET-Sip),质谱分析法鉴定纯化蛋白。用Gp-Sip免疫BALB/c小鼠,pET-Sip检测免疫小鼠血清及阴道黏膜萃取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调理吞噬试验检测Sip抗血清的调理吞噬活性。结果经质谱分析和蛋白质库比较证实,纯化的Gp-Sip和pET-Sip为B族链球菌Sip的可能性分值分别为177和92。ELISA检测结果显示,Sip+CT经鼻内及直肠两种途径黏膜免疫后,均可诱发小鼠产生高水平的血清IgG及阴道黏膜IgA抗体,鼻内免疫效果优于直肠;不同剂量的Sip+CT鼻内免疫后,均可在血清及阴道黏膜中检出高水平的IgG和IgA抗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和CpG-ODN1826鼻内免疫均可促进Sip产生较好的黏膜免疫效果,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p抗血清可明显地促进吞噬细胞对GBS的吞噬作用。结论Sip具有较好的黏膜免疫原性,鼻内黏膜免疫效果优于直肠,CT和CpG-ODN1826两种佐剂均可有效提高Sip的免疫原性。

    2009年06期 v.22 540-543+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人溶菌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欧阳萍;雷连成;吕爽;韩文瑜;赵瑞利;姜秋杰;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溶菌酶(hLYZ)基因,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人溶菌酶基因克隆至带有GST融合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并用溶壁微球菌比浊法检测酶活性,热激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经PCR、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GEX-4T-hLYZ构建正确。SDS-PAGE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40000处可见目的蛋白条带,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6.5%,目的蛋白在裂解沉淀中占17.0%,在裂解上清中占58.3%,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纯化后,重组蛋白纯度可达95%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重组hLYZ酶活性为2389U/mg,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可溶性重组人溶菌酶,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

    2009年06期 v.22 54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乌斯他丁对其表达的影响

    于涛;孙治君;陈建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以及乌斯他丁(UTI)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22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以及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CXCR4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以及UTI对MDA-MB-231细胞CXCR4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乳腺癌组织和MDA-MB-231细胞中,CXCR4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且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UTI能下调CXCR4的表达,经UTI作用后,MDA-MB-231细胞的趋化活性降低。结论CXCR4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在乳腺癌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下调乳腺癌细胞CXCR4的表达水平可减少或抑制其转移。

    2009年06期 v.22 548-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AdMax系统构建携带HCV核心基因Core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邬冬云;王战会;周向军;蒋英丽;李进;

    目的应用AdMax系统构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基因Core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防止HCV感染的基因疫苗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RT-PCR法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HCVCore基因,连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5-Core,在脂质体介导下与腺病毒辅助大质粒pBHGlox(delta)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产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pAd-Core,经HEK293细胞扩增后,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纯化病毒,测定病毒颗粒数及滴度,并计算比活性及单细胞产量。结果重组腺病毒pAd-Core感染的HEK293细胞经PCR检测,可扩增出HCV核心基因Core片段,经测序证明,其插入序列与设计的HCV Core基因序列一致。扩增纯化后,重组腺病毒的比活性达0.034IU/VP,单细胞产量可达2.63×104VP/细胞。结论已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Core,为Core基因在腺病毒介导下的基因免疫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9年06期 v.22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颗粒溶素活性肽和小鼠单链白细胞介素-12重组卡介苗的构建及鉴定

    张黎;王瑜伟;何永林;帖儒修;

    目的构建含人颗粒溶素(GLS)活性肽和小鼠单链白细胞介素-12(mIL-12)基因的重组卡介苗(BCG),并鉴定其向真核细胞递呈质粒的能力。方法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含相对分子质量为9000的颗粒溶素活性肽基因和小鼠IL-12基因及分枝杆菌复制子OriM的真核穿梭共表达质粒pBM9,以电转化的方式将pBM9质粒转入BCG,构建重组BCG,抽提质粒进行PCR鉴定;将重组菌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经RT-PCR检测重组菌向真核细胞递呈质粒的能力。结果重组BCG可扩增出与GLS基因和mIL-12基因相符的目的条带。重组BCG感染RAW264.7细胞96h后,经RT-PCR可扩增出267bp的GLS基因条带和1632bp的mIL-12基因条带。结论已成功构建含GLS和mIL-12基因的重组BCG,该重组BCG能向小鼠巨噬细胞递呈携带的目的基因。

    2009年06期 v.22 556-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活素A对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吞饮活性及TLR4表达的双向调节作用

    陈芳芳;冯野;王轶楠;台桂香;周静;刘海岩;葛敬岩;崔雪玲;柳忠辉;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ivinA)对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加入1μg/ml脂多糖(LPS),继续培养8h,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ActivinA水平;分别加入ActivinA、LPS和ActivinA+LPS,中性红染料法检测细胞吞饮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分子MHCⅠ、MHCⅡ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LPS呈时间依赖性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ActivinA;ActivinA可明显促进静息RAW264.7细胞的吞饮活性,而对MHCⅠ、MHCⅡ及TLR4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ActivinA和LPS共同作用,ActivinA明显抑制了LPS活化的RAW264.7细胞的吞饮活性,并下调TLR4的表达。结论ActivinA可能以自分泌/旁分泌形式参与巨噬细胞活性调节,其抑制LPS作用与TLR4表达有关。

    2009年06期 v.22 560-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P53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钱冠华;蒲淑萍;郭风劲;Tsutomu MORI;Hideo KOCHI;段昌柱;

    目的构建P53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以pBabe-P53R质粒为模板,PCR扩增P53基因全序列,克隆至pGEX-4T-1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P53,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不同配比的去垢剂复性后,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gel亲和层析纯化。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P53经双酶切鉴定,表明构建正确。表达的GST-P53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80000,IPTG诱导时间以1h为宜。1%TritonX-100和1mmol/LEDTA为蛋白复性的最佳去垢剂。纯化的GST-P53融合蛋白可与羊抗人GST抗体和鼠抗人P53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500ml菌液可获得1mg纯化蛋白。结论已成功构建了P53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了GST-P53融合蛋白,为研究NIRF与P53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2009年06期 v.22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VLP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张万菊;郑丽舒;张骞;谢志萍;张钫;麻粉莲;刘斌;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蛋白病毒样颗粒(VLP),并进行纯化,为研制宫颈癌疫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HPV16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PV16L1基因的编码区,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编码区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采用GST纯化柱纯化重组融合蛋白,并用凝血酶切去GST标签,再经S100分子筛纯化,浓缩后,电镜观察纯化蛋白的VLP形态。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显示,目的蛋白可与小鼠抗HPV16L1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纯化蛋白的纯度约为95%,在电镜下可见直径约为50~60nm的VLP。结论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可溶性的HPV16L1蛋白VLP,并进行了纯化,为宫颈癌疫苗及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009年06期 v.22 567-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人IL-23R胞内区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车昌燕;张国华;刘力;

    目的克隆人IL-23R(hIL-23R)胞内区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方法通过PCR获得hIL-23R基因的胞内区片段,克隆至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hIL-23R(I),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hIL-23R胞内区基因的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见约760bp的目的片段。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在低温(20℃)、低IPTG浓度(0.5mmol/L)诱导条件下能以可溶形式表达,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的16.1%,且可被兔抗GST多克隆抗体识别。结论已成功克隆了hIL-23R胞内区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可溶性的GST融合蛋白。

    2009年06期 v.22 571-573+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_2株在不同细胞中的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谢忠平;李华;龙润乡;易红昆;沈冬;李志强;崔萍芳;蒋蕊鞠;

    目的在不同细胞中培养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病毒的大量增殖创造条件。方法将HRSVA2株分别接种至人二倍体KMB17细胞、Vero细胞、人喉癌Hep-2细胞及HeLa细胞进行培养,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的感染性滴度,并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合胞体观察。检测吸附时间、维持液pH值和培养温度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4种细胞中,Vero细胞对HRSV最敏感,病变早、病毒感染性滴度可达6.83lgCCID50/ml;KMB17细胞相对敏感性不高,但仍能良好增殖,病毒感染性滴度达6.13lgCCID50/ml;Hep-2细胞及HeLa细胞介于Vero细胞和KMB17细胞之间,病毒感染性滴度也达到6.83lgCCID50/ml。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病毒在细胞浆内增殖。吸附时间对HRSV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维持液的pH值对HRSV的增殖及病变特点均有一定的影响,在pH7.0~7.2时可快速引起细胞产生病变,并能达到最高感染性滴度;HRSV在37℃及32℃下培养均能良好地增殖。结论HRSVA2株在KMB17、Vero、Hep-2及HeLa细胞内均可增殖,但敏感性有一定差异,且对培养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2009年06期 v.22 574-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人CD147基因si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HeLa细胞中CD147基因表达的影响

    吕金星;袁成福;刘涛;易发平;卜友泉;刘革力;刘智敏;宋方洲;

    目的构建针对人CD147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对HeLa细胞中CD14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人CD147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针对CD147基因的特异性小干扰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至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和DNA序列测定。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中,观察其对HeLa细胞CD147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3个表达短发夹RNA的质粒及其阴性对照质粒构建正确。3个siRNA真核表达质粒对HeLa细胞CD147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32.5%、66.8%和59.1%;对CD147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28.3%、63.5%和56.2%。结论已成功构建针对人CD147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其对HeLa细胞CD147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CD147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009年06期 v.22 578-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预防制品

  • 国内外卡介菌的分子遗传学特性

    赵爱华;贾淑珍;寇丽杰;乔来艳;王国治;

    目的比较我国生产用卡介菌上海菌株与国际常用卡介菌亚株(巴斯德1173P2株、法国F6株、丹麦1331株、丹麦2株、日本172株、Connaught)在分子遗传学上的差异。方法应用PCR和多重PCR方法,对国内外不同卡介菌的各缺失区(RD1、RD2、RD8、RD14、RD16、nRD18、RDDenmark/Glaxo)、插入序列IS6110拷贝数及基因座SenX3-Regx3串联重复序列拷贝数进行检测。结果我国生产用卡介菌上海菌株(BCG Chinese)缺失RD1和RD2,不缺失RD8、RD14、RD16、nRD18及RDDen-mark/Glaxo,含有1个IS6110插入序列,SenX3-Regx3基因座有3个串联重复序列,PCR产物为353bp;巴斯德1173P2株缺失RD1、RD2、RD14和nRD18,含有1个IS6110插入序列,SenX3-Regx3基因座有2个串联重复序列;法国F6株缺失RD1、RD2和nRD18,含有1个IS6110插入序列,SenX3-Regx3基因座有2个串联重复序列;丹麦1331株缺失RD1、RD2及RDDenmark/Glaxo,含有1个IS6110插入序列,SenX3-Regx3基因座有2个串联重复序列;丹麦2株与丹麦1331株相似,只是SenX3-Regx3基因座有2个串联重复序列和3个串联重复序列并存的现象;日本172株只缺失RD1,RD16只显示401bp的产物,含有2个IS6110插入序列;Connaught株缺失RD1、RD2、RD8及nRD18,含有1个IS6110插入序列,SenX3-Regx3基因座有1个串联重复序列。结论我国生产用卡介菌上海菌株与国外其他卡介菌亚株在分子遗传学特性上有一定的差异。

    2009年06期 v.22 583-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孙瑞芹;高云英;王新卫;何宏轩;

    目的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蛋白为抗原,其病毒的高免卵黄为抗体,将抗原与抗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1日龄SPF仔鸡,进行保护力试验;于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HI抗体水平,并与H5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抗原与抗体比例为1∶0.6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仔鸡15d后,其诱导的平均抗体水平达6.5log2,与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6.2log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等量病毒攻击后,二者对仔鸡的保护率相同(93.3%)。结论制备的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禽流感新型复合物疫苗提供了依据。

    2009年06期 v.22 58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

    李薇;李振平;孙燕;韩德胜;周丽娟;范秀娟;王玉琳;

    目的建立利用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的新工艺。方法以Vero细胞作为乙型脑炎病毒增殖的细胞基质,使用微载体Cytodex-Ⅰ在15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高密度培养,采用2.5~4.5g/L的载体浓度培养乙型脑炎病毒,制备3批纯化乙型脑炎疫苗并进行检定。结果随着微载体浓度的增加,细胞密度升高。采用2.5~4.5g/L微载体培养的病毒收获液的平均滴度为7.38~7.56lgPFU/ml,收获量最高可达到12~15个有效罐体积。制备的3批疫苗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相关要求。结论已建立了15L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的新工艺,为进一步放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

    2009年06期 v.22 591-592+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低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流感病毒条件的优化

    刘铮;孙明波;高菁霞;马磊;林小瑞;燕景恩;张勇;吴忠香;刘雅灵;姚忠萍;廖国阳;李卫东;

    目的优化低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流感病毒的条件,为开发Vero细胞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在DMEM/F12和SLM-199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血清,培养Vero细胞,观察细胞连续传代的生长状态;接种流感病毒后,检测病毒培养液不同pH值、不同浓度TPCK-胰酶和病毒不同接种量对病毒血凝效价的影响。结果用SLM-199在1.0%血清浓度下培养的Vero细胞接种流感病毒血凝效价较高,病毒培养液pH值为7.2,TPCK-胰酶含量为1.0μg/ml,接种病毒MOI为1.0时,72h收获的病毒血凝效价最高。结论已筛选出低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流感病毒的适宜条件。

    2009年06期 v.22 59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治疗制品

  • 脱氧氟尿苷脂质体的制备

    刘朋飞;孙业欣;彭伟;朱磊;李蒙;金向群;李响;

    目的建立脱氧氟尿苷(DFUR)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DFUR脂质体,并以包封率为参考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该脂质体的配方。以优化的配方制备脂质体,观察其微观形态,测定粒径、包封率及稳定性,并进行体外释药实验。结果制备DFUR脂质体的最佳配方为:卵磷脂/胆固醇(摩尔比)为2∶1,有机相/水相(体积比)为5∶1,DFUR浓度为2mg/ml,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7.0。以此配方制备,脂质体包封率可达52.15%。3批DFUR混悬液,粒径小于220nm的粒子比率均在70%以上,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脂质体呈球形或椭圆形,粒径范围在0.15μm~1.00μm之间。4℃保存49d,脂质体的稳定性良好。其累积释放率远低于原料药浓度。结论已建立了DFUR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操作简便可靠,所需设备简单,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包埋水溶性药物。

    2009年06期 v.22 596-598+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其临床疗效

    田宁;黄山;赵唯信;潘安杰;

    目的观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血小板冰冻前后的回收率、黏附率、聚集率和血小板第3因子(PF3)活性进行检测,并比较新鲜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临床应用的疗效。结果冰冻血小板的回收率为70.93%±15.23%,黏附率、聚集率和PF3活性与新鲜机采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冰冻血小板的功能没有变化,对因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2009年06期 v.22 599-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诊断制品

  • 抗黄曲霉毒素B1重链IgG2b亚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裴世春;李玉花;张园园;才琳;

    目的制备抗黄曲霉毒素B1(AFB1)的重链IgG2b亚型单克隆抗体,并建立黄曲霉毒素B1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FB1-BSA偶联物为免疫抗原,AFB1-STI偶联物为检测抗原,利用间接竞争ELISA筛选分泌抗AFB1单抗的细胞株,并对抗体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1株能分泌特异性抗AF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染色体数目为(90±10)条;所分泌的单抗亚类重链为IgG2b,轻链为λ;间接ELISA检测该株杂交瘤细胞分泌上清效价在1∶12800~1∶25600,纯化腹水效价为1∶105~1∶106。传30代及液氮中保存6个月,抗体效价稳定;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ng/ml,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05~5ng/ml,IC50为0.01ng/ml;与AFB1的结构类似物AFM1和化学结构有差异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和<1%。结论所制备的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

    2009年06期 v.22 602-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观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v6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梁越洋;吴诚义;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v6分子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意义以及新辅助化疗对CD44v6分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前后及10例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并对所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1.1%(73/90),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0/10);CD44v6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转移个数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ER、PR、CerBb-2、P53之间无显著相关性;CD44v6阴性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CD44v6阳性组,且CD44v6阳性表达越强,患者总生存率越低;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D44v6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介入化疗组和静脉化疗组化疗前后CD44v6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44v6分子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CD44v6分子可作为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指标之一,但不能作为判断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2009年06期 v.22 605-608+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技术

  • 冻干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

    任文霞;李建科;

    目的制备冻干茶多酚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茶多酚脂质体,检测其包封率和有效粒径,筛选最佳冻干保护剂及其最适浓度,并对冻干茶多酚脂质体的形态、结构、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稳定性等性质进行观察。结果最佳冻干保护剂为15%(w/v)的蔗糖。所制备的冻干茶多酚脂质体再分散性良好;呈圆球形或椭球形,结构为大单室脂质体;有效粒径为(170.4±3.7)nm;Zeta电位为-60.5mV;在4℃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已成功制备冻干茶多酚脂质体,其各项质量指标良好。

    2009年06期 v.22 609-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人肠道病毒71型的研究进展

    常宏伟;王明丽;

    近年来,人肠道病毒71(EV71)感染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EV71感染主要引起手足口病,但所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肌麻痹,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EV71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预防和研究方向等作一综述。

    2009年06期 v.22 613-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FGF2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张耀方;肖业臣;王会岩;

    FGF21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名新成员,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亚家族成员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FGF21在肝脏中特异性表达,能降低血糖、甘油三酯、胰高血糖素和果糖胺的浓度,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因此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肥胖症及其他一些代谢综合症的药物。FGF21还有很多不同于其他FGFs家族的特点,如FGF21的信号传导需要βKlotho协同才能稳定结合FGFR;FGF21能通过血脑屏障等。另外,在斑马鱼体内还发现FGF21能促进造血功能。本文就FGF21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9年06期 v.22 618-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程娟;孙茂盛;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以及疫苗的研制和治疗效果评价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9年06期 v.22 62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HIV-Tat蛋白转导域的研究进展

    林源;罗超;赵文力;

    HIV-Tat蛋白转导域具有穿膜活性,能够将与之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快速而高效地转导入细胞内部,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在药物转运及疾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HIV-Tat蛋白的结构、穿膜机制及转导域功能的应用作一综述。

    2009年06期 v.22 625-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细胞介素-10及其上调剂的研究进展

    胡敏;程震勇;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用药物诱导内源性IL-10分泌的方案比只起短暂作用的外源性IL-10的给药更为实用。已报道的能上调IL-10的药物显示出对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疾病的良好应用前景,甚至能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本文对IL-10的生物活性及其上调剂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2009年06期 v.22 628-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