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

  • 应用改良马丁培养基检测支原体的敏感性

    林延彬;杨秀文;代长海;

    <正> 支原体的潜在污染已成为疫苗生产和各种细胞培养工作的严重问题。检测支原体的方法有:培养法,DNA 荧光染色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同位素掺入法等。我们采用改良马丁培养基培养法,对40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待检样品为:小牛血清8批,原代细胞10批,传代细胞14批,其它组织培养物8批。

    1991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炭疽菌分子生物学及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董树林;王秉瑞;

    <正> 炭疽杆菌是细菌学历史中发现最早的病原菌之一。自1876年 Koch 首次分离到纯培养物,迄今100多年来对炭疽菌的研究经久不衰。这可能因为:(1)炭疽菌抗原性质多样,有菌体、芽胞、荚膜和分泌性毒素;(2)致病机制复杂,由芽胞侵入、发芽、繁殖、扩散,到产生毒素,宿主中毒;(3)生活力强,适应好气和厌气条件,兼有寄生和腐生特性,尤其芽胞在外环境中能生存数十年并不失去其致病力;(4)致病性强,对多种野

    1991年02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克隆抗体免疫结合物~(125)Ⅰ—3A_1在裸鼠淋巴瘤模型体内示踪研究

    林学颜;汪东海;闭兰;石磊;舒向东;陈晓英;

    本文报道利用~(125)I 标记的抗 CD_7抗原决定簇的单抗 3A_1,在人 T 淋巴瘤裸鼠模型及人鼻咽癌裸鼠模型体内进行生物学分布和显像研究。注射标记抗体26小时后,淋巴瘤裸鼠模型中出现肿瘤显像。96小时后处死裸鼠,测定肿瘤及各器官中的放射性分布,结果表明 McAb 3A_1在 CEM 荷瘤裸鼠的肿瘤组织中有特异性的浓集。~(125)I 标记的对照抗体,鼠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抗体,在 T 淋巴瘤裸鼠模型的肿瘤部位无明显浓集。

    1991年02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免疫斑点法检测不同工艺灭活的乙肝血源疫苗中的前S_1和S_2蛋白

    赖建平;何德娟;胡宗汉;

    作者应用前 S_1、前 S_2和 HBsAg/a 单克隆抗体,用免疫斑点法(Immuno-spot)检测同一批的乙肝表面抗原分别经加热灭活和三步化学灭活后的前 S_1和前 S_2蛋白保留情况,比较了两种工艺对前 S_1和前 S_2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灭活可保留前 S_1和前 S_2蛋白,三步化学灭活使前 S_1和前 S_2蛋白丢失,从抗原组成上看,加热灭活后的抗原更接近自然抗原。首次报告了含有前 S_1蛋白的乙肝疫苗,并对前 S_1和前 S_2蛋白在乙肝血源疫苗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

    1991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鼠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在肿瘤分类诊断中的应用

    谷正贤;张碧如;史秀云;韩璞;程明;

    以人皮肤、牛鼻皮肤及 Hela 细胞角蛋白作免疫原,应用鼠——鼠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三株在肿瘤分类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的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其中 HK_2和 K_(174)既可识别大分子角蛋白,又与小分子角蛋白反应,因而在免疫组化染色中对复层上皮、单层上皮及鳞癌和腺癌细胞都呈阳性反应。但 HK_2对起源于单层上皮、腺上皮癌的反应优于 K_(174),而 K_(174)则对鳞癌的反应比 HK_2强。二者的混合单抗对低分化和未分化癌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达87.1%。K_(27)则主要识别大分子角蛋白,故仅与复层上皮基底层以上细胞及鳞癌反应,而单层上皮及肺部肿瘤以外的腺癌呈阴性反应,故可用于除肺部肿瘤以外的鳞癌和腺癌的分类诊断。

    1991年02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脊髓灰质炎病毒单克隆抗体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唐恩华;庄俊英;王立言;刘名英;王宪焘;谢天宏;文喻玲;阮永良;秦红星;郭仁;

    本文从34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单克隆抗体中,挑选23株单克隆抗体(McAb)组成两套试剂盒:一套是具有各型毒株共同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偶联上异硫氰酸荧光素,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病原学诊断;一套是具有不同毒株特异的单克隆抗体,用中和试验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根据抗体在抗原上识别表位的不同及其表位分布关系,可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毒株问的差异和抗原变异的研究,以及疫苗株与野毒株的鉴别。近年来我们收集了286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标本,用上述试剂进行了病原学的诊断及抗原性质方面的分析研究。证明了这些试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快速、简便、敏感地进行病原学诊断。应用单克隆抗体试剂从抗原表位水平来分析研究毒株的性质,鉴别疫苗相关株,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1991年02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无毒性逆转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制备

    刘德铮;李万臣;肖詹蓉;王兴宇;

    将百日咳菌培养物上清液,经一段硫酸铵盐析提取百日咳主要保护性抗原 FHA 和 PT,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去除内毒素,以戊二醛解毒制成无细胞百日咳菌苗。该菌苗对家兔不产生热原反应,对小鼠毒性低,不引起明显的白细胞增多及组胺致敏活性,小鼠免疫后对百日咳毒菌脑腔攻击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可产生较高的抗体应答。菌苗经37℃保存3个月未出现毒性逆转现象,质量稳定,为大批量制造质量均一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提供了可能性。

    1991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绿脓杆菌分型血清和McAb对菌株分型的比较

    谢茂超;杨永清;彭如惠;王世鹏;

    <正> 作者用本实验室研制的绿脓杆菌 IATS-20型血清和加拿大 Lam 博士研制的 IATS-17型单克隆抗体(McAb)对315株绿脓杆菌(PA)进行了分型比较,发现血清的分型率为95.6%,一般3~10″即出现强凝集。McAb 的分型率为81.0%,且凝集的时间多在10~30″内。即使除去 McAb 中未包括的 T_(18)、T_(19)和 T_(20) 3个血清型,血清的分型率(90.2

    1991年02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人A血型杂交瘤细胞高密度培养条件的研究

    曾国华;陈贻锴;J·shevitz;

    抗人 A 血型杂交瘤15B_4细胞在 CelliGen 细胞培养罐中进行连续灌注培养,细胞密度达1.6×10~7/ml。每天灌注新培养液量由1000ml 增到2300ml,第14天后又逐日减少至1000ml,死细胞数随着转速的增加和灌注量的减少而增多。血凝效价呈梯度上升,滴度达到2~(14),相当于腹水效价。培养6天 IgM 产量为0.2克/升/天,10~18天波动在1.45~1.8克/升/天。15B_4细胞代谢与葡萄糖、乳酸有关,与氨无关。CelliGen 自控效果较好,适用于杂交瘤细胞的高密度培养。搅拌速度在120~150r/min 对细胞产生的剪切力有明显地破坏作用。溶氧控制系统有待改进。

    1991年02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絮状试验用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标准的国际协作试验

    俞永平;梁宝华;董联珠;徐锡荣;

    按照国际协作试验计划,本试验用 Ramon 絮状试验方法标化了絮状试验用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国际标准各一批,推荐品即 DIFT 和 TEFT。本试验室标定结果与由1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作标定结果几乎相同。以 DIFT 和 TEFT 为标准,用 Levine-Wyman 的试管絮状试验法和火箭电泳测定了几批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 Lf,其结果可与 Ramon 方法测定结果相比,证明火箭电泳可用于定量测定类毒素(或毒素)的絮状单位。

    1991年02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产试剂配制D-MEM与GIBCO生产的D-MEM比较

    王晓平;刘亚杰;叶世德;

    应用国产氨基酸、无机盐、葡萄糖等全部国产试剂,按 D-MEM 组成,自行配制的3D-MEM与 GIBCO 生产的 D-MEM 进行平行试验,比较对分泌 HBsAg 工程细胞的支持生长能力和产生 HBsAg 数量的效果。结果指出:二者未见有任何差别,无论细胞形态,维持细胞生长时间,细胞密度完全一样。分泌 HBsAg工程细胞在该培养液中连传7代,生长良好,长期培养核型无任何改变,用两种培养液培养该细胞,HBsAg分泌水平相同,均可达到反相血凝滴度1∶1024的水平。

    1991年02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层析法从鸡蛋中提取卵磷脂

    纪绍梅;辜清吾;

    <正> 用非密螺旋体试验检测梅毒,需要用类脂类抗原。这种抗原是用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过去二十多年里,一直使用 Pang-bon 的方法。参照 Nielse 1980年的方法,我们用层析法从鸡蛋中提取卵磷脂。5个新鲜鸡蛋蛋黄重82克,打匀。用96%的乙醇提取三次(190 ml/次)。混合后用布氏漏斗过滤。黄色的滤液于0℃放置1小时。再次过

    1991年02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血白蛋白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法

    胡可可;云志宏;卢连玉;夏振民;

    作者应用鲎试剂检测人血白蛋白制剂中的细菌内毒素。通过试验确定0.0167EU/mg 为内毒素实际限值,即>0.0167EU/mg 为鲎试验不合格,<0.0167EU/mg 为鲎试验合格。经检测72份人血白蛋白样品。家兔法合格63份,鲎试验法合格59份,说明鲎试验法较家兔法敏感。

    1991年02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噬菌体法检测实验动物中的绿脓假单胞菌

    朱梅芬;刘连生;

    作者应用噬菌体法检测实验动物中的绿脓假单胞菌,在453份动物粪便中查到绿脓菌148份(32.67%),其中包括77份 SPF 和 CL 小鼠粪便中查到17份(22.1%),206份 CV 小鼠粪便中查到79份(38.4%),20份 CV 家兔粪便中查到9份(45%),73份 CV 豚鼠粪便中查到13份(17.8%),77份 CV 仓鼠中查到30份(39%),而用培养法检出绿脓菌仅为12/453(2.65%)。结果表明噬菌体法检出率高,并具特异性高、方法简便、可靠的优点。

    1991年02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徐枫;陈明;

    作者对10万余名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的免疫持久性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1周保护率为69.95%、2周为80.94%、1~4年>80%、5年为42.18%,免疫力可维持3~4年。114名儿童免后1周血清抗体上升4.77倍、2周上升6.26倍,抗体4倍增长率为67.54%,连续3年两组血清抗体 GMT 具有显著差别,与流行病学效果一致。

    1991年02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孕妇白喉免疫状况与婴儿锡克氏阳转的关系

    梁典坤;陶满姝;沈伯泉;

    <正> 为了解孕妇白喉免疫状况与婴儿锡克氏试验(ST)阳转的关系,于1988年5月对114名母亲及其所生婴儿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对象为妊娠5个月以上的孕妇及其所生婴儿。随机分为 ST 阳性免疫组、ST 阳性不免疫组和 ST阴性不免疫组。

    1991年02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浆热原质中和抑制因子的检测及筛选

    张学述;王世鹏;

    <正> 热原质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因素,如能抑制其作用,则可为解决发热提供一种手段。本文参照有关文献建立一种特殊方法,用于检测健康人血浆中的“热原质中和抑制因子”。摸索了该方法的适宜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样品在37℃孵育不宜少于3小时,否则效价很低,样品新鲜时检测,高效价占8%,放置过夜后比例有所上升。高效价样品4℃保存一个月,效价有所下降,但不及报道的明显,

    1991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吸附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在控制白喉暴发流行中的作用

    赵现伟;丁恒玲;丁恒芝;

    <正> 我县已有17年无白喉病例的报告。于1989年9月下旬~10月下旬在石门乡发生了白喉的暴发流行,历时31天。应用长春生研所生产的吸附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下简称 DT)做大面积应急预防接种后,有效地控制了白喉的发病及流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91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硫酸锌对破伤风杆菌产毒的作用

    石云程;石瑄今;

    <正> 我们在大豆蛋白水解液中加一定量的硫酸锌,目的是除去水解物中所含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多次试验证实,未加硫酸锌处理的对照组,蛋白定性检查均为阳性,而经硫酸锌处理的水解液,合成培养基后,不仅蛋白定性为阴性,产毒效价平均也比对照组高。后在产毒培养基中加少量硫酸锌,毒素效价亦比对照组高。大批量投产以来,产毒效价稳定。

    1991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偶合病毒性脑炎一例

    张振家;乔广印;

    <正> 我们在进行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接种中出现一例急性病毒性脑炎。现报告如下:患者:女,7岁,于1989年11月21日下午7时许,在左上臂皮下接种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批号894-4)0.5ml,于次日下午3时左右出现抽搐,抽搐时头后偏,双眼球右斜视,牙关紧闭,口角抖动,持续20多分钟后自行缓解,伴呕吐两次,为非喷射状胃内容物,并伴有头痛。4小时后又抽搐一次,症状基本同前。

    1991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涂抹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石佩莹;任志霞;董义兰;

    <正> 应用人α2a 基因工程干扰素涂抹剂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用法简便、疗程短、能减轻疼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等优点。现简报如下。治疗对象:为我所医务室门诊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确诊为带状疱疹的病人儿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7岁。以上病例均系初诊,因患病的局部疼痛难忍而来就诊。治疗方法:所用的人α2a 基因工程干扰素涂抹

    1991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